据“智联招聘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对2020 年新基建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发现,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 417 万人。未来的你必将成为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优秀的一员,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未来IT类工程师和精英们的到来!
杨国才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教育部科技奖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和主研国家、教育部、重庆市和学校各类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论文60余篇。
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IT类专业构成的一所新工科二级学院,是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物联网工程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和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752名,拥有专任教师50多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含高工)25名、博士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有多名教师具有在华为、联想、腾讯等大型企业或公司5年以上工作的经历,实践经验丰富。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采用分类培养方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完成前两年的基础学习之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成绩选择相应的专业培养方向继续深化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学院现有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网络协议分析实验室、网络互联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云存储与虚拟化实验室、物联网基础实验室、物联网综合实验室、360网络安全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以及计算机与物联网工程训练中心(包括互联网智能安防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创新中心)等实践创新环境,并与中移物联网、北京奇安信科技集团、新华三、中兴等多家行业知名企事业单位或研究机构建立了70余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学院每年均有较多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竞赛或大赛,仅2018年就获得各级各类竞赛奖励80余个,其中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中与全国453所高校近3000支参赛队伍竞赛中获得了两项国家级一等奖的骄人成绩。学院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95%以上,许多学生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
骨干教师
王志良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名誉院长,物联网工程专业学术带头人,北京物联网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物联网产业规划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专项(物联网)总体组专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
谢正兰
教授、硕士,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副院长,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网络工程专业带头人。主持重庆市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教材6部,发表EI、核心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1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重庆市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谢箭
教授、高级工程师、博士,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副院长,物联网工程专业带头人,智能制造专家。从事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计算机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参与国家研究计划2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项,发表专著2部,发表EI论文2篇,IEEE国际会议论文3篇,核心论文2篇。
宋文强
教授、硕士生导师,物联网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计算机学会体系结构委员会理事,重庆计算机学会理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在海内外出版学术专著20余本,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国家和军队研究课题十余项,获得国家安全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李波
副教授、硕士,学院物联网工程系主任,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项目主研人,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主研人,发表论文12篇,主持重庆市教委教科研项目2项,主持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部级大赛获奖十余项,多次获得“优秀教师”“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智能软件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手机、家用电器到无人驾驶汽车、高铁、飞机以及航天等都与计算机密切关联,因为计算机是这些智能化产品的大脑,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则是让计算机大脑具备知识和聪明才智的一门科学。现在计算机应用无处不在,以后随着5G通信技术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必将带动该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高涨,就业市场持续火爆。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成、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Linux系统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ARM微处理器开发技术、嵌入式软件测试技术、智能终端开发技术、人工智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领域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移动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信息系统运维工程师等岗位。
物联网工程
培养方向:物联网应用开发、无线传感网设计与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是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重庆市“一流建设专业”。物联网就是将人和物、物和物相连的互联网,其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如生活中的智能穿戴设备、远程控制的智能家居、智能公交、高速ETC等都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必将广泛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催生产业的爆发式发展,迎来该专业的就业黄金期。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电路与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及应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与设计等。
就业方向:面向国家和重庆经济发展需求,重点服务物联网及其关联行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物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及其关联行业的设备产品研发、传感网络设计与开发、物联网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应用开发等工作岗位。
网络工程
培养方向:云计算应用技术、网络运维开发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网络工程专业是现代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必需的IT基础架构,是支撑着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信息传输的桥梁。它不仅在信息传播、国防工业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产业提供基础信息传输保障使其快速发展。目前我校网络工程专业与行业知名企业中兴、北京奇安信科技集团、紫光、深信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开展深入合作,协同育人,每年为他们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路由与交换技术、Linux服务器系统管理、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云平台部署、存储技术与应用、Open Stack云平台技术、 Linux脚本编程、网络运维开发、Web前端技术、Python程序设计、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担任互联网及其关联行业的云计算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网络工程师、系统工程师、云计算应用开发工程师、网络开发工程师等岗位。
信息安全
培养方向: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与此同时信息外泄、网络攻击、黑客入侵等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安全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安全基石,是保障互联网、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各种行业信息安全的屏障。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中统计,我国目前信息安全人才需求70万,已培养的人才不足10万人,人才缺口十分巨大,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光明。
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信息安全、软件安全、密码学、网络攻击与防御、网络攻防安全应用实战、无线通信安全、计算机犯罪与取证、信息安全综合训练、信息隐藏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安全领域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交通、金融、通讯、互联网等企业中从事信息安全相关的科研、开发、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专家引领,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实施新工科教育的前提
学院由物联网行业知名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良教授任名誉院长。同时,我们还从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第二炮兵学院、第十三集团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知名院校和重要技术保障单位引进了多名退役的专业技术军人,还从行业顶尖企业华为、腾讯引进高管4名作为行业带头人。
工作室老师在培训
新工科要回归工程,其核心是技术新、人才培养理念新,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实施新工科教育的保障。目前,学院的四个新工科专业,包括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和智能控制等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学生毕业前完成2-5个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综合项目,培养学生解决较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联网+创新中心
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
近年来,学院依托“物联网+创新中心”,为学生们参与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和实践环境。同时,利用拥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导师的指导,学院学生们在各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学生设计和开发的作品上百件。学生先后获得各类竞赛奖励17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3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其他6项;省(市)部级14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40项,三等奖71项。特别是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分获重庆市银奖2项、铜奖3项。
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 实施多主体协同育人
目前,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和中移物联网、新华三集团、360安全集团、中兴集团等业内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育同育人协议,并共建了“物联网+创新中心”、“物联网智能安防实训基地”“360云安全实验中心”和“导师工作室”。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此外,学院还依托3个“导师工作室”,以纵横向科研项目为依托,学生围绕某个具有一定难度的课题开展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研究或设计开发,可以更好的系统化的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参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项。
为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积极性,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园,制定了《重庆工程学院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办法》和“优创优帮”大学生创业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业大讲堂”,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进一步推进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学院除与行业内知名企业建立了就业基地,同时还与地方对口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多措并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我们与360安全集团、中兴ICT学院、新华三集团、旭硕、惠与、粤嵌等企业签订了6个订单式培养班;同时,与区域专业对口企业签订了45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而以上举措,均是为了给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和就业平台。
据重庆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2019届学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从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毕业的学生,目前主要服务于重庆并面向全国。在物联网、网络、软件、信息技术及智能化等行业,学生就业率为95.4%,实习岗位与专业匹配度高达73.7%。同时,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行业优质知名企业的比例达到了30%。
广阔的就业前景 特色鲜明的专业 迎接新学子的到来
据“智联招聘新基建信息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对2020 年新基建产业人才需求分析发现,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长期存在,预期年底将达 417 万人。下表是2020年一季度前20的IT类职位。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四个专业的培养方向,皆被涵盖其中。欢迎报考重工计算机与物联网学院!为您塑造坚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编写未来生活的美好程序!
“浴罢温汤生趣满,花溪舟楫唤人回”
“游览重工流连返,校园亮舍吸子汇”
风景秀丽的重庆南温泉,美丽的重庆工程学院欢迎新学子的加入!
文章来源:大学生记者团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