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伴我们走过青涩、彷徨、迷茫的道路
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的绿洲
给予我们追寻梦想的力量
他们是我们成长岁月里难以忘却的挚友
学习的榜样和灯塔
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都与他们有关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
又是一年教师节
此刻的你,是否依旧能回忆起
那些陪伴自己成长的老师?
在你的相册中、手机里,
是否还保存着一张昔日与恩师的合影?
那些不知愁滋味的年纪里
是否有位老师
为了督促你奋进而苦口婆心?
他们治学、奋进、鞭策你的身影
是否偶尔在午夜梦回之间还会浮现
在这感念师恩的金秋时节
让我们用文字
重温那些既有爱又有趣的求学岁月
分享你与重医老师之间的难忘故事
我与重医老师的“微故事”征集活动
正在进行中——
(文末有惊喜)不同年龄、不同专业的重医学子,在这里,回忆他们最难忘的恩师——
“老师和我”的“微故事”
在我求学的岁月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当时时任医学检验系主任的康格非教授。康教授早期随上医援建重医来到重庆,一直在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工作,1983年,康教授同附一院检验科陈宏础教授一起创建了医学检验系,当时由国家教委批准的检验专业共有吉林医学院、重庆医学院、镇江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天津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6所院校,重医的检验专业是我国最早的检验专业之一。
康格非教授
1985年,我顺利考上重医的研究生,成为了检验医学系的一份子。那个时候,国内没有现成的医学检验教材,作为系主任,康老师就让我们翻译国外的教材,订成油印的讲义,供83级专科班使用。84级是第一届本科,康老师又联合了国内多家兄弟院校,组织编写了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第一套统编教材,包括临床生化、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等。为了协作教材编写,还专门还成立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教育校际协作理事会,并担任多届理事长。
康格非教授组织编写的教材
康老师对学科发展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很早就提出: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两翼发展,既要懂得检验技术,也必须知道检验项目的临床咨询,缺一不可。还记得2001年的时候,国家主持申报第二批全国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当时康老师已经快七十岁,古稀之年,卸下手里的工作,本是安享天伦之际,可他依旧心系检验系的发展,和我们一起准备申报材料、帮助指导。后来还同我们一起奔赴北京参加学科评审会,当时全国的临床检验诊断学就只有一个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成功,就是我们重医的检验系。多少年过去了,一直到去世前,作为老一辈重医人,康教授甘为人梯、教书育人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们。
康老师还十分关心青年师资的成长和学生的培养,在学业上给与了青年师资很多的指导与帮助,经过康老师送出国进修的青年师资就有多名。
康老师思维活跃,鼓励学生进入第二课堂,给学生开展了很多活动,在后来教学生涯中,我也一直延续康老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时常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参加学生活动,帮助他们成长。现在,检验学院每年都会开展多场学生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成长报告会,还常常邀请大企业来学校进行宣讲等等,不仅是培养专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临床检验诊断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教学名师、重庆医科大
学检验医学院尹一兵教授
早期重医校园全景
1998年5月,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三个年头,我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李维信教授。李教授是重医建校之初,从上医西迁而来的老专家,求学期间,我受到李教授悉心指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回顾李老师的尊尊教诲,一直在心中深深怀念他。
年轻时期的李维信教授
最初,李老师在组织胚胎学任教,1976年,学校投入对当时来说的一笔不小的经费来购买电子显微镜,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李老师和另外几位老师一起参与组建电子显微镜室。建室之初,学校将贵重的仪器交到他们手上,那段时间,李老师整天待在实验室,有时候晚上还直接住在实验室里,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设备正常使用后,为提高电镜在学校的使用效果,他三次为全校有关科室的教师举办培训班,并在1978年后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电镜课程。
李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科研工作态度极其严谨。从我就读研究生开始,李老师对每一张照片、每一个数据,都要逐一审查,指出不合格的地方,要求重新制作标本或者重新拍照,并且每周给他汇报科研工作进展。得益于李老师的这份严谨,为我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9年下半年,李老师为学校在职博士班开办了《电镜技术与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课程,我有幸完整听了一次李老师的课程。虽然已65岁高龄,但每次上课前一晚,老师都要认真进行备课,并逐一准备幻灯片、挂图。课堂之上的他仪表端庄,娓娓道来,课间和课后还要与同学进行互动。
李老师对学生很关心,当时他所带的其他研究生均是电镜室的青年教师,而我是全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在学习与工作上对我要求十分严格,在生活上也十分照顾。2001年,我顺利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这些年,李老师认真细致、严谨治学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
——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汪克建教授
9月5日,我校1995级检验系本科近30名校友相聚袁家岗校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时隔25年重返母校,重拾校园记忆,畅叙师生情谊,分享人生体会。他们当中,多人曾奔赴抗疫一线,发挥专业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到熟悉的环境,他们畅谈起关于老师们的深切记忆——
重新回到母校,想到了以前求学时的老师们,一位老师的音容笑貌浮现脑海,不禁潸然泪下,敬爱的组培教研室老教授——管必隆老师,虽已离开我们,但他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却使我铭记一生。
年轻时期的管必隆教授
记得刚进学校时一次基础组培课,白发苍苍的管教授看着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有点生气,我依稀记得,管老师一头白发,身体健硕,说话带点上海口音,他训诫我们道:“你们这些孩子,五年挥挥手就完了,不懂得珍惜。”那个时候,我似乎还不太能理解其中含义。
后来的一个晚上,忙碌了一天的管教授,专门抽空给我们班做了一个分享。他告诉我们,在他小的时候正是读书的时候,所在的地区被日寇占领,成为沦陷区,被迫接受日文化教育,倍感屈辱,管老师饱含泪冒着风险偷偷读书,因为他知道,只有读书,才能救国。管教授在用自己亲身经历鞭策我们,在这美好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更应该珍惜这来自不易的机会;他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整整两个小时,白发苍苍的老者,一直站在黑板前,精神矍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铿锵有力,字字在心,诠释了老一辈重医人开拓奋进、报国图强的精神。那个时候的我,才有了感悟,对当时风华正茂的同学们而言,时间是多么宝贵。
毕业多年,管教授的教诲时刻提醒我,要对眼前的生活倍感珍惜,不断努力,因为“我们正年轻”。
——检验系1995级本科校友 王勇
最近,大学同学微信群里不时跳出各种照片,熟悉的毛主席像、图书馆、检验大楼、基础医学楼、操场和宿舍,还有一些熟悉的难忘的面孔……每一张照片都能把我带入曾经的重医印象,尤其是看到检验系陈宏础老师近照,特别感动,更是打开了我对他的记忆!
年轻时期的陈宏础教授
我们进校那会儿,陈老师就已经头发花白了,但他时刻都精神饱满,喜笑颜开。他是从上医支援西南来到重医的,作为重医检验系的开创者之一,人称“西南检验王”。他严谨、勤奋,钟爱自己的职业和深爱自己的学生,是一位以身示范的好老师。
他对我特别关照,毕业的时候,认真地给我写推荐信和介绍工作,但因为工作地点的原因,最后我去了成都一家医院。工作后,他把自己编辑的每一期《检验风》都邮寄到我们单位检验科,希望我能保持学习、让知识不断更新。
康格非教授(右)、陈宏础教授(左)在日本杏林大学访问
陈老师能记住他教过的每一个学生。毕业多年后的一天,他出差来成都,我去看望了他,一大群人围在他房间里,有行业专家、有学长…...刚一进门,他就一口叫上我的名字,问长问短,还嘱咐我要好好发展,我为曾经受教于这样一位老师而感到幸运与自豪!
多少年过去了,校园的点滴尽在心中,看到他的照片,感触良多,各种画面泉涌而现,时值第36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倍感思念,遥祝陈老师永远快乐,身体健康!
——检验系1995级本科校友 任志
时隔25年的相聚
校友们重返母校
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年,我幸运地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学吴凯南教授的硕士生。他和师母朱慧琪老师不仅在生活上视学生如“半个儿”,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照,更在学业上手把手指导、严格要求。
82岁高龄的吴凯南老师还在记录病人病情
还记得我的第一篇综述写好后交给吴老师,几天后老师把我叫到身边,把修改稿拿给我看的时候,我目瞪口呆——文稿被改得“面目全非”。老师逐字逐句讲解,使我深深领悟了他字斟句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
三年研究生生涯里,吴老师就这样手把手指导我完成7篇科研论文,我荣幸地获得重庆医科大学和重庆市优秀毕业研究生的荣誉。毕业工作至今,吴老师对我和我每位研究生的论文和著作文稿都进行同样字斟句酌的修改,涉及70余篇近百万字中文论文和20余部近300万字著作,多么不易!近年已80岁的吴老师面对治学之道,仍是乐于思、勤于辨,可谓“百首之年,未尝释卷”,诲人不倦、一如既往。
毕业工作后,老师送给了我两个笔记本:一个首页上写着,“小孔:请记录您的每一篇论文、综述及著作,这是您前进成长的足迹”;另一笔记本上写着,“小孔:请随时记录下您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idea”,这是您前进成长的基础”。这两个笔记本,我始终珍藏着。同样,我每位研究生面试录取后,我也把写上同样寄语的笔记本送给他们。
吴凯南老师在他的慢时光里,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积累,日复一日的耕耘,诠释着自己对医学事业一心一意的爱
每次教学查房,吴老师总会提前把一些最新进展和诊治规范誊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查房时拿出让青年医师拍照,以供青年医师日后进一步学习。
久久不能忘怀两年前的一幕场景,一天下午,我来到医生办公室,看到吴老师手背和手掌上都写满了密集的文字,80高龄的他正在把手上的内容抄到一张纸上。我惊奇之余了解得知,原来这是MDT时讨论的一个复杂病例,在周边一时没找到纸的情况下,老师把重要内容记在了手上,讨论完后又到办公室查阅该患者的病历资料,再把相关资料及时抄到纸上,准备回家后再进一步分析总结,再记录到病人随访登记本上。吴老师这种认真的治学态度,恐怕我们很多年轻医生都无法比拟。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师才积累起丰富的临床经验,方能发现更多的临床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这是我们该学习的,临床虽忙,但不能“盲”。
这些虽是普通的几件小事,但平凡之中体现了吴老师的伟大人格。正是老一辈们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精神,才使得我们重医不断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精神,把祖国的医学事业和我们重庆医科大学的未来建设得更加美好!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孔令泉
自99年来到重庆医科大学求学到后来毕业后留校工作已有21个年头,期间上过数不清的课,到后来自己也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工作伊始,作为青年医师临床工作十分繁重,个人精力大多消耗在繁重的医疗工作中。
工作时的王学峰教授(中)
自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我开始进行神经病学大课教学,第一次教课的内容是脊髓病变。按照惯例,教研室组织科内试讲。那段时间我正在担任科室总住院医师,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繁忙且疲乏。我利用两个周末的休息时间匆匆备了课,心想试讲就是走一个形式。我清楚地记得那次试讲是在2011年2月的一个周三下午,我照着PPT将课件内容念完,接下来教研室主任王学峰教授对我试讲进行的点评让我羞愧难当,终身难忘。
“肖飞,你这样去讲课根本不行,内容不熟悉,不能够脱稿授课,大多数时候都是照着PPT念,无法吸引同学们的兴趣”,王老师大声点评道。我解释道:“这段时间当住院总,时间比较仓促,离正式授课还有一段时间,我还可以修改。” 本以为王老师会就此打住,给我一个台阶下,但是接下来他继续不留情面地说道:“就拿PPT课件来说,字体、背景和版式的安排都有问题,体现出不认真;语言混乱,太多口水话;缺乏师生互动,必须得全部重新来过。”听到这里,我像一个泄气的气球,内心深深的挫败感。
当天试讲结束后,王老师把我喊到了他的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讲:“教学医院的医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医生,也是老师。医疗工作再忙,教学和科研工作也不能落下,哪怕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甚至需要把将要在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都记录在教案中并反复练习,才能够从容不迫,脱稿讲出。教学水平和能力需要勤学苦练才能提高,只有这样才对得起”老师”这一称号。”
王学峰教授(中)和肖飞(右)
王老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几乎每年本科生教学都会获得由学生评选的“最受学生喜爱教师”称号,他的医疗、行政管理、科研工作十分繁重,能够将教学工作也做得这么出色,是以实际行动践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这次试讲过去近10年,从那以后不管多忙,我始终牢记王老师的教诲,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获得过第一临床学院“受学生欢迎教师”和青年医师讲课比赛二等奖。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肖飞
那些有爱的师生岁月
我从来没有设想过有这样一位老师,第一次初见点完名后,第二节课就能准确地认识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并喊出学生的名字,沈春明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的存在。那时我们刚步入大学,同学之间都还不熟悉,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沈春明老师使我们获得了一种别样的归属感。
沈老师的课堂也总是妙趣横生。他总能结合实事,紧跟潮流,看似死板的知识在他的口中都变得焕然一新,让我们兴趣倍增。他也总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使我们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对他说:您辛苦了!
——儿科学院2019级儿科学本科生
曾祥安
几年前我和同学们做肾脏肿瘤的课题,需要指导老师,懵懵懂懂的我们跑到了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办公室。姜主任告诉我们:“你们可以去找泌尿外科的张元峰老师,他刚刚从国外回来,做科研很厉害。”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张元峰老师的名字,怀着敬仰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张老师办公室,没想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略带腼腆的“大男孩”。介绍来意后,张老师很果断的答应了我们,开启了课题实验的指导之旅。
最开始我们有很多担心, 怕立不了项,怕实验做不好,怕结果数据出不来……慢慢地,所有的忧虑和忧惧,都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消失了。有任何不懂的问题,他都会非常认真细致地为我们讲解,一次不懂说两次,两次不懂就边拿纸画边给我们说。张老师是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医学、生命科学双博士,在实验设计和理解上高屋建瓴全面透彻。那些晦涩复杂的知识,经过张老师深入浅出一讲就变得易懂起来。
在实验进行中,张老师也用心负责,担心经费不够用,他自己来填;担心我们不会做实验,他拜托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来带我们,甚他还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到实验室来指导我们。跟着张老师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止是科研的思维和严谨的治学,还有他温柔善良的秉性,谦逊求知的坚持。
本科毕业后,我们当中有的留在本校读研,有的去了协和、厦大……和张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我们心头珍贵的回忆。
——第三临床学院2019级医学影像
与核医学研究生唐心一
由于疫情,我们在家里通过网课和视频学习,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胡晶老师。即使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我仍能清楚地记得胡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每一个细节。
胡老师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并且富有热情,她会在每次教学之后在课外时间针对重难点、我们提出的与作业中呈现的问题再次进行讲解,这份不厌其烦的耐心、对于教学工作的认真使我们心生敬佩。她这份对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也让我们对实验诊断学这门课程更有兴趣。
从和胡老师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她是一个声音甜美、温柔又有趣的人。对于学生不懂的疑问,她会耐心地讲授到我们理解为止,课堂上也会注重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每次上完课后,我们都会在弹幕里为胡老师送上一朵小花,以此来表达对于她的敬重和喜爱之情。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想祝胡老师节日快乐,感谢您对学生的付出,谢谢您!
——第一临床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生
张悦
记得最后一次实验课,医学免疫学教研室朱钰老师让我们讲解“流感病毒是如何被人体清除的”,这一次是她与我们角色互换。朱老师让每一组都要发言,她说,不管是否有所准备,或是正在仓促准备,她都愿意等待我们。
记得我们小组有一位自告奋勇的同学回答时在一个节点上卡住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朱钰老师笑着告诉他,“你可以向你小组的同学求助”。一句话顺利帮他化解了语顿的尴尬。
朱钰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总是平等而让人感到安心舒服,让我们释放了自己的顾虑与戒备,所谓良好的课堂气氛,就是这样一种愉快的感觉吧。通过一件件具体的小事,我感觉好老师的影响,远在课堂之外,除了那些无声的知识,她们更以身作则教我们如何正视与看待生活,而朱老师正是这样一位老师。
——第二临床学院2019级神经病学研究生
刘钱坤
课前,您早早地在黑板上书写板书,整齐而富有条理,还细致地标有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课间,您总是在耐心地给同学们讲题,态度温和,条理清晰,直到我们弄清楚为止。您还会向我们阐明问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确保我们是真正地理解知识而不是仅仅完成了一道题目。课后,您也时常在群里发布每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帮我们及时解决疑惑,巩固知识。您追求真理,以身示范的精神将我们深深打动。
陆巍老师,我想对您说一句,感谢老师的谆谆教诲!您的教学方法和态度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充满动力,您的认真和热情,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们无微不至的关照。
——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019级食品卫生
与营养学本科生杨一凡
时光从指尖悄悄溜走
留下无数难忘的记忆
重温与老师之间的点点滴滴
仍能感受到这一段段
饱含敬意、寄托深情故事背后浓浓的师生情
纸短情长,师恩难忘
正值第36个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们面向全校师生、校友征集
“我与老师的微故事”
欢迎大家在本篇后留言
讲述自己与最喜欢的重医老师之间
温暖而动人的小故事
(字数:微信留言上限约410字内)
我们将精选出相关留言
对情感真挚、内容感人的10位留言者
赠送重庆医科大学官方定制保温杯一个
活动时间
2020年9月10日-9月12日上午12点
(获奖名单将于9月18日前公布)
快来借此机会
对你心目中的NO.1老师表白吧!
策划:党委宣传部
编辑:涂念 蔡雨齐
排版:涂念
往期热点
第36个教师节丨致全体重医教师的慰问信
致敬英雄,振奋人心!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重医人中引发热烈反响
光荣!这五位重医抗疫英雄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医”心战疫,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洒下阳光 ——2020年重医附一院精神科战疫工作纪实
重医“科技战疫”成果亮相2020重庆市科技活动周
点一下 在看表达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