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设计师眼中的中国包装设计

包装理论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设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更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近几年,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2

    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设计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更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近几年,上海经济的高速发展和2010年世博会蕴含的巨大商机,使国外一些大公司纷纷将设计中心和研发中心移师上海,而海内外一些优秀的设计公司和优秀设计师也随之落户上海。

  正是在这样的独特背景下,2004年9月16-18日,上海对外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办了“上海设计双年展”。本届活动的主题是“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包括“第二届上海国际设计创新论坛”和展览会两部分。论坛共邀请了69位中外设计专家作专题报告,其中包括法国工业设计署主席Anne Marie Boutin、迪卡侬公司设计总监Picaud、美国IBM全球设计总监Lee D.Green、德国青蛙设计FROG DESIGN首席执行官Hartmut Esslinger、日本东芝设计中心总经理片上义则等;展览会面积5000平方米,展位100多个,其中外国机构和公司占一半以上。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一个集各种机械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于一体的综合设计交流会中,竟有十多家国内的包装设计公司和协会组织大面积设展,并且还推出“包装设计专家”、“包装设计基地”等大型配套活动,可见一直被发达国家印刷包装业所高度重视并在产业链中处于高附加值部分的包装设计也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预示着中国印刷包装企业已经开始从制造加工商角色向制造产品高级供应商角色过渡,并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国际活动和国际交流当中。

  展会期间,我们拜访了法国知名的设计公司---“耐思得设计”的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ertoux先生,希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一个欧洲设计师的眼光去了解中国的包装设计市场以及它的消费群体,为中国民族产品的设计之路找明方向,找到出路。

  接受采访的Stephane先生在中国有四年的工作经验,对中国设计市场和中国文化有独到的见解。采访中,他幽默的语言、睿智的见解、精辟的分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开始认识到包装设计不仅是对产品本身的美化和保护,更是民族文化、经济、法制、观念的集中体现。

  以下是对Stephane先生的采访录音(经过整理):

  欧洲设计师眼中的中国包装设计市场

    在中国,由于各种体制、各种经济形态、各种消费群体的同时并存,致使中国市场成了世界各国包装文化和包装产品的大杂烩。在大型超市里,风格各异的包装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代表中国本民族设计风格的产品却极少且普遍缺乏个性和人性化设计,一言以概之,中国包装设计市场处于整体无规律状态。

  中国消费群体特征

    中国民众的特点:中国的消费者非常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的能力也非常强,但是由于中国全面开放的速度太快,思维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强势入侵,导致整个民族处于群体无意识状态,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冲突当中,无所适从,使民族品牌和民族文化短期内处于抑制状态。

  中国与欧洲设计的差距

    生存环境差异:经济与文化上的优势使欧洲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处于高端市场,可以不断地输出高附加值的设计、研发产品来进入第三世界国家以获利。而中国则处于世界经济产业链的低端市场,被定位在产品加工和复制环节,致使民族企业处于低迷状态,无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无从谈起设计的民族性。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民营经济,如中国广东和浙江、江苏等地区的民营企业,虽然起点较低,但发展的速度极快,而且以跨越式发展向世界经济看齐。这些民族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的民族产业找到了方向,让中国的整个群体确立了信心、建立了对民族品牌的忠诚度。

    设计理念不同:由于欧盟经济一体化,可以在欧洲各国的大型超市,看到欧洲各个国家的产品,它们一般都共同遵守一些国际标准,而同时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风格,我们可以根据各国独特的风格很清楚地辨别出英国产品、德国产品和法国产品。中国同行则过多的摒弃自己的民族性,以对海外产品的概念化模仿为荣,错误的诠释了现代商品包装的理念。

    知识产权体系:世界发达国家如欧洲有比较成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不被侵权,从政策上保证了设计的执行。而中国相关体系和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为了降低成本,模范和抄袭成为主流。

    人才结构组成:专业设计学院、专业设计团体和专业设计组织在国外非常活跃,而在中国近年来才刚出现一些松散的组织和高校,如设计专业、设计协会、设计沙龙等,这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周期:中国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消费周期不同,一般欧洲设计更新换代的周期是5-6个月,而中国则是1-2年,设计本身必须在否定、推翻和改变中得到提升,所以周期性长短也对包装设计的发展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市场细分:在欧洲,个性化设计成为主流,不仅是不同品牌需要通过设计来区分,即使同一品牌产品的不同类型也必须以设计来区分其不同的特性,设计成为诠释产品细微而独特特性的手段之一。而中国情况则正好反之,中国产品品牌界限和产品细分不明确,甚至不同品牌产品的设计亦趋于雷同。

  中国包装设计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它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贸易等各个领域的通力合作会带来中国消费群体的迅速成熟,带来配套的包装产业的发展,带来知识产权等相应法规的完善,带来世界各国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的包装设计市场也将在这一变化中快速发展。但是它同样会面临着挑战,这个挑战来自欧洲、日本、美国等优秀外资包装设计公司的竞争压力,因为无论是中国本土设计公司还是外资公司,其目标群体都是一致的,即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而外资企业在设计历史、设计经验、设计理念上都非常成熟,也非常愿意把中国的文化融入到本国的设计经验中以更好地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服务。那么,中国民族设计产业在这种挑战面前又将如何呢?这是所有这个行业和关注这个行业的人必须去认真思考的。

  编后语:这次采访使我们对设计产业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设计产业作为意识形态的产物,是和一个国家的政策、经济、文化、体制等息息相关的产业,它的发展和提升必须依赖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共同向着民族振兴而有目标、有意识地努力。    

  “耐思得设计”介绍:一家成立于巴黎的设计公司,有15年的设计经验。自2000年开始与中国公司合作,是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将中国市场纳入公司的国际市场发展规划并全力推动与中国公司合作的法国设计公司。目标客户群体是为想做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及为想来发展中国市场的法国公司提供各种形式的设计解决方案,如品牌、产品、包装、商业环境、网络互动等。目前与上海世博会及北京奥委会的项目合作也正在进行中。

  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ertoux先生介绍:1984-1989是一家法国讯息传媒公司的新产品开发总监。1989年,也是他26岁时与Laurent FERRAGU创建了这个设计公司。发展到现在是唯一一家发展中国市场业务的法国设计公司。他本人专长在于做市场研究分析与做设计发展上的评论。是设计行的经理人的身份。经常在法国的专业杂志发表文章(有法国的"市场marketing"杂志,"讲坛La tribune"等杂志)也接受过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采访(Radio France inter).由他编写了“耐思得”自己的刊物- 《耐思得星报》: 一份反映法国当今市场发展与设计趋势的刊物。自四年前与中国公司合作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发展与中国公司在设计与市场上的沟通。试图从市场发展战略与设计等角度提升中国品牌在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形象。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设计-包装设计-包装理论-欧洲设计师眼中的中国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