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即一些以团体的方式、用自己的生命实践在自觉地传承她的“道统”的人们;(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按这样一个看法,我们就不能说古埃及文化还活在埃及,或两河文化还活在伊拉克。当然,任何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更具体地说,如果以上讲的四个标志中的一个所指示的现象基本消失,那这个文化就出了较大的问题,有两个或三个标志现象不明显,这个文化就已陷入危机,如果四个标志现象都不可见了,这个文化就已经寿终正寝。
那么,自新文化运动、“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什么异变呢?简单的一个回答就是: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顶替掉了,而且其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由于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以下的讨论将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例来说明这个判断。针对以上的四个标志,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礼、文、仁、德、《春秋》等)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了。请注意,传承文化道统的生命实践与对某个文化形态感兴趣、做研究、有好感、偶一实践等等都不是一回事。举例来说,道家文化至今尽管十分衰弱,但还是有自己的生命实践团体的,也就是还有道教徒这么一批人或团体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传承着道家文化的精髓。佛家文化的传承团体也是后继有人。印度的印度教、日本的神道教等也是这样,或者还要兴旺得多。至于西方宗教团体就更不用说了。对世界历史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宗教或准宗教中只有一些相当古老的,比如古埃及宗教、古希腊宗教,才完全消失了。能够存活到近一千年的大宗教或准宗教,后来又完全灭绝了的极少,就像耆那教(天衣教、白衣教)、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明教)这样衰微的宗教至今都还有传人。像儒家或儒教这样,影响曾经那么巨大深入,却在不足一个世纪的时间中其传承团体荡然无存的情况可谓绝无仅有。其中尽管有一些具体原因,比如儒家团体与历史上的政治形态联系过密,但由此还是可见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的摧毁达到了何等惨烈的地步。
其次,以我的观察,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团粒结构。以西周的“乡遂(村社)”、“辟雍(学校)”为始,在三千年中变化不少,但还是保存了“耕读传家”的特点。但自中国倾全力以西方意义上的工业化为强国之术之后,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相比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生存方式,以土地为生的农业生存方式的地位日渐低下。现代的西式教育体制从根本上就不利于农村,村民子女受教育的水准远不如城里,而且一旦有凤毛麟角者脱颖而出,就多半要进入工业和城市而不复回返。农村实际上成了贫乏与落后之处,摆脱贫困要靠城里人,靠“希望工程”,靠脱胎换骨不再做农民。当然,有的调查显示现在农村中的家族结构还有一定程度的保留。但是,由于受到正统意识形态的压制,这种结构要昼伏夜出,得不到有益的引导和调节。而且,由于大环境的恶化,比如乡绅和有社会地位的农村文化人阶层(比如秀才、举人)的消失,或农村的宏观有机结构的衰败,这种家族结构也正在丧失以前曾有过的文化含义(比如家规、祖训)和良性循环的特点,越来越趋向浅层的利益结合和简单的排外。至于城里人的生存结构,是逐渐趋向无机化,不仅家庭越来越小,家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淡,而且即使是小家庭的结构也正受到自愿无子女家庭、离婚、同居而不结婚、以及快乐的单身汉等生存方式的损害。 当代的中国人对人伦孝悌的看法与一百年前相比是大大不同了,总的倾向是越来越淡化冷漠,转而注重个人及利益集团的功利及发展。无人伦含义的“单位”、“机关”、“公司”成了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一个中国孩子从被怀孕、出生、哺育、受教育(幼、小、中、大学)、找工作、结婚、维持家庭、对待年老父母,到他或她自己如何得到娱乐和精神满足,如何应对疾病、挫折,最后如何面对死亡,这里面还有多少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少传统文化的总体形态(包括传统的技艺,如算盘、中医、书法、民乐、京戏或地方戏)的影响?从身体上看,是西医的方法和技术占主导,接生、打疫苗、查体、诊断、下药、开刀、……,不弄到西医束手无策,很少有人会求助中医。教育上,哪里还有传统的私塾、书院、大学、科举的影子?只有西式教育与考试制度的门类与规则。中国教育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统一规范与灵活掌握的冲突,教育资源的畸形分布,以及语文教学和不少非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背后,确实有民族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消亡所带来的恶果。今天我们最好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西方研究生院的预科,“新东方学校”实际上是“朝西方学校”,培训“托福”、“GRE”之处年年人满为患。出国留学者,类似于农村子弟到城市上学不归,滞留他国而为他人效力者是大多数。至于寻职创业,也很少带有传统文化的动机和内涵的,做官、赚钱、出名在主宰一切。人在面对挫折、死亡时,的确,儒、道、佛似乎还能提供某种帮助,但也已经或正在被边缘化,利益团体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不断扩大。
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儒家语言集中存在于《四书》、《十三经》等经典中。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不含标点、竖排的繁体文本),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以“戏说”的方式闪现在历史小说之中。呜呼哀哉!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非认定它是落后的根源而务必铲绝?留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使用西文之后,偶一读到中文、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要罪过。
此外,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可看作是一种国家语言、民族语言。我们现在都过什么节呢?从春季开始,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西历)元旦、……。从国家法令上看,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释迦牟尼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只留下一个春节,但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也被禁“哑”了,与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丰富、深入、隆重、神圣化相比,我们的春节已经被剥得相当光秃了。除夕夜里只有电视屏幕上的“联欢晚会”,而[在文革中]没有了或[现在]很少见传统的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那些天人合一的民俗和礼节。而没有了这些能让孩子快乐、让青年纯朴、让成人充实、让老人得安慰的礼俗,和那充满喜庆与驱邪的文化功能的炮仗声,春节还有多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意呢?以放炮仗伤人、引火为由来禁止放炮仗,而不是想办法趋利避害地引导,这样的政府行为中暗含着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歧视。吸烟每年致死者和引发火灾者、游泳淹死者、车祸撞死者……比短暂的放炮仗烟火造成的损伤要多得多,为何不禁?难道维系传统文化的习俗就“无用”吗?就可欺吗?除此之外,我们的服装、建筑、学术方法等等身体的、材料的和思想的语言又哪一个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化了呢?孩子们玩的玩具、青年人看的电影、成年人的舞会、老年人的黄昏恋,这都意味着什么呢?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辛巳十一月写于北大畅春园 当代的中国人对人伦孝悌的看法与一百年前相比是大大不同了,总的倾向是越来越淡化冷漠,转而注重个人及利益集团的功利及发展。无人伦含义的“单位”、“机关”、“公司”成了人们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
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一个中国孩子从被怀孕、出生、哺育、受教育(幼、小、中、大学)、找工作、结婚、维持家庭、对待年老父母,到他或她自己如何得到娱乐和精神满足,如何应对疾病、挫折,最后如何面对死亡,这里面还有多少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多少传统文化的总体形态(包括传统的技艺,如算盘、中医、书法、民乐、京戏或地方戏)的影响?从身体上看,是西医的方法和技术占主导,接生、打疫苗、查体、诊断、下药、开刀、……,不弄到西医束手无策,很少有人会求助中医。教育上,哪里还有传统的私塾、书院、大学、科举的影子?只有西式教育与考试制度的门类与规则。中国教育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专业教育与通才教育、统一规范与灵活掌握的冲突,教育资源的畸形分布,以及语文教学和不少非自然科学学科教学中的伪科学现象——背后,确实有民族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消亡所带来的恶果。今天我们最好的大学在某种程度上也只是西方研究生院的预科,“新东方学校”实际上是“朝西方学校”,培训“托福”、“GRE”之处年年人满为患。出国留学者,类似于农村子弟到城市上学不归,滞留他国而为他人效力者是大多数。至于寻职创业,也很少带有传统文化的动机和内涵的,做官、赚钱、出名在主宰一切。人在面对挫折、死亡时,的确,儒、道、佛似乎还能提供某种帮助,但也已经或正在被边缘化,利益团体的意识形态和西方宗教的影响不断扩大。
最后,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儒家语言集中存在于《四书》、《十三经》等经典中。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教学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不含标点、竖排的繁体文本),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的破碎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以“戏说”的方式闪现在历史小说之中。呜呼哀哉!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非认定它是落后的根源而务必铲绝?留过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使用西文之后,偶一读到中文、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诉诸直觉的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要罪过。
此外,官方承认的节庆假日可看作是一种国家语言、民族语言。我们现在都过什么节呢?从春季开始,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九月十日教师节、十一国庆节、(西历)元旦、……。从国家法令上看,没有或边缘化了元宵节、端午节、七七牛郎织女‘乞巧’节、重阳登高节、孔子诞辰、释迦牟尼诞辰、老子诞辰、腊八节等等,只留下一个春节,但在北京和其他一些大城市也被禁“哑”了,与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丰富、深入、隆重、神圣化相比,我们的春节已经被剥得相当光秃了。除夕夜里只有电视屏幕上的“联欢晚会”,而[在文革中]没有了或[现在]很少见传统的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那些天人合一的民俗和礼节。而没有了这些能让孩子快乐、让青年纯朴、让成人充实、让老人得安慰的礼俗,和那充满喜庆与驱邪的文化功能的炮仗声,春节还有多少“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意呢?以放炮仗伤人、引火为由来禁止放炮仗,而不是想办法趋利避害地引导,这样的政府行为中暗含着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歧视。吸烟每年致死者和引发火灾者、游泳淹死者、车祸撞死者……比短暂的放炮仗烟火造成的损伤要多得多,为何不禁?难道维系传统文化的习俗就“无用”吗?就可欺吗?除此之外,我们的服装、建筑、学术方法等等身体的、材料的和思想的语言又哪一个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化了呢?孩子们玩的玩具、青年人看的电影、成年人的舞会、老年人的黄昏恋,这都意味着什么呢?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
最近有数十多位有志于复兴汉服的年轻人着汉服拜祭了一回在北京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墓,一时成为新闻媒体、网络的热门话题。赞之者有之,贬之者也不少。赞之者多以汉民族的服饰失落多年为憾,现在终于有人从事复兴工作,走出了第一步,当然感到欣慰。贬之者则以为人为地复兴一种失落多年的服饰,是一种复古,会阻碍中国的进步;更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大汉族主义抬头的表现,认为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会影响到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的稳定。
其实,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穿什么,不穿什么完全是个人的自由,谁也管不着。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完成是因为其潜在的意义。众所周知,汉民族的服饰传统三百年前,在清军的屠刀下被子强行中断的,现在有人出来做恢复工作,自然不免触到这些痛史。这是无可避免的,也无须讳言。但这还只是表面,一引起更怕由此引发汉族民族精神的回归、Ji发,以至于影响到一些少数民族在国内的地位。这是根本的原因所在。
我是赞同复兴汉服的,更希望籍此引发汉族精神的回归、复兴。复兴汉族不但不是大汉族主义,反而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最重要部分。试想,如果一个占国家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族不复兴,中华复兴不是一句空话。至于这一行动会不会引起大汉族主义,进而造成对少数民族的压迫,我认为这纯属多虑,汉族追求的是中国各民族的真正平等,如果少数民族也有失落的优秀文化,其族人也可以从事复兴工作,谁也无权干涉,国家更应适当扶植。生态需要多样性,文化也需要多样性嘛。
下面我不揣冒昧,试就一些众所关心的问题作出回答,希望能起到一些解惑的作用。
一、 汉服复兴会阻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吗?
答:不会。世上有这么多民族,中国也有55个少数民族,各有各的民族服装,阻碍了其进步吗?一个也没有!那凭什么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会阻碍汉族的进步呢?有人说,汉服已中断三百多年,缺了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而这几百年中世界又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这样汉服还实用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应该明白,现在所走出的只是第一步,以后完全可以此基础上设计出又具民族特色又实用的服饰来。再说服饰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审美,即使在一些特定工作场所不适合,但作为礼服甚至便服有何不可?
二、 汉服复兴会制造国内的民族矛盾吗?
答:不会。我相信大多数少数民族人士是通情达理的。人与人之间的尊敬是相互的,我敬你一丈,你也应当敬我一尺。民族间也应该这样。汉服是在屠刀下消失的,现在出来做些恢复工作是在抚平伤口。汉族敬重某些民族,这些民族人士不会连汉族疗伤的权利都不给吧?至于由此牵出的历史问题,这与现实的利害无关,谁也不能把祖先的帐算到子孙的头上。
三、 汉族精神的回归会影响到目前少数民族的地位、权利吗?
答:正当的权利丝毫不会受到影响。当然汉族精神的回归必然会牵涉到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对这些问题应该按客观标准是其是,非其非,更不能颠倒黑白。我们总不能肯定蒙元的大屠杀吧?也总不能满清的“杨州十日”、“嘉定三屠”吧?同样,对一些汉族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屠杀也不能肯定。
在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历史发展有一条主要线索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这是看过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的人大概都知道的。总体而言,在这几千年中,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科学、艺术、宗教等均起源、成长、成熟于农耕文明;游牧部落绝大多数时候只扮演劫掠者的角色。明白了这一点,对“胡汉恩怨”谁是谁非实不难得出结论。有的人可能对此难以接受,这也无妨,有任何思想是你的权利。但汉人也没有必要自虐,硬说被打劫、被强Jian是有人给我输血吧。历史的结论是,文明地区每给游牧部落统治一次,总会导致文明在总体上倒退。
四、 中国的主要问题是少数民族问题吗?
答:不是。恰恰相反,主要问题在于汉族,在于汉族的不团结。现在汉人的地域观念强于民族观念,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汉族不分裂,以汉族人口之多,地域之广,人材之众,保国家安定足足有余;但一分裂,后果就难以设想了,历史上的教训太多太多。西晋“八王之乱”,遂有“五胡乱华”;唐末“藩镇割据”,致有“五代十国”;宋金对峙,蒙元终于亡华;明末内乱,满清窃据神州。现在社会上有一股虚化汉族,甚至否定汉族的思潮。这种思潮认为汉族是一个大杂烩,血统杂、文化杂,没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南北汉族论”就是重要的一例。这种思潮对汉族的危害性可想而知,对国家的危害性更大。不知道汉族焕散了,还有多少人能对“中华”两字有认同感!
汉族的血统杂吗?是有不少历史上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但以汉族人口基数之大,每次融入的少数族人口之少,能有多大影响?现在的满族、蒙古族的血统要比汉族杂上几十倍,却没有人去说他们,这不奇怪吗?汉族的文化杂吗?端午、重阳、春节、汉字,对祖先的尊崇,这些各地的汉人能有多少差别?所以汉族是个实实在在的民族,人为的虚化即不符事实,也不利国家。
结语:从服饰复兴走向精神复兴
服饰复兴是提高汉民族凝聚力的手段之一,我们更应看重由服饰所承载的精神内含。汉族是一个创造了光辉灿烂文明的民族。老子、孙子、孔子、管子等思想家放在任何圣贤的殿堂里都不会逊色,与西哲相比,其生命力只会更长久。葛剑雄在《统一与分裂》一书中曾叹道:“…哲学思想方面的成就尤其令人瞠目,不少精辟深邃的论点 即使到二十世纪的今天也没有失去光彩,很多毫无实证基础的推断竟然与现代科学实验的结果完全符合。”唐诗开印象派诗歌之先河,到十六世纪末,由传教士介绍,又在西方开出奇岜。中国的文人画早就知道艺术主要是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何必执着于形似,“吾但抒吾心中逸气耳”,何等的潇洒,何等的先知先觉。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五州”,汉唐的汉族先辈,是何等的开放昂扬,何等的敢于冒险。想想班定远、王玄策孤身立功异域,想想陈汤的“明犯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再想想在满清治下的那幅萎靡不振,萎琐自私的样,汉族的精神难道不需要复兴吗?
复兴汉族的精神,决不是要回到专制统治去,决不是要回到闭关锁国去。汉族的往圣与先贤,在历史的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长串精神文明之花,我们决不可以轻易抛弃,完全西化意味着相当大部份人类精神成果的丧失。这些精神成果,不只代表着往昔的辉煌,而且里面包含着迎接未来挑战的种子。我们回去追寻她,浇灌她,终能在新时代开出新的灿烂之花。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汉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实基于对自身文明的自信,如果一味否定自己,实与自宫无异。而自宫者岂有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