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载体

工业设计理论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于是,设计也就成了艺术与科学的载体。●艺术与科

        设计是人类把自己的意志施加在自然界之上,用以创造人类文明的一种活动。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于是,设计也就成了艺术与科学的载体。

● 艺术与科学都把设计当成自己的载体

  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载体。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千百次地找寻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点;科学家也在自己的科学世界里,千百次地找寻科学与艺术的切入点。从艺术与科学各自的发展历史看,它们都是源于一个出发点,不论中间有着怎样的殊途,最后又不约而同地走向一个终点——创造。而设计,正是一种创造。设计,要求科学技术支持人们对事物(或者物体、产品等等)功能(物质性)的最大需要;要求艺术支持人们对事物(或者物体、产品等等)美学(精神性)的最大追求。而且这种要求还在经常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人类的需求,成为设计的原动力;设计,也就成为艺术与科学的载体。艺术与科学在设计这个统一体中,充分证明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可以把它们图解如下:

需求(物质与精神)——→设计(科技与艺术)——→满足(物质与精神)
↑                               ↓
满足(物质与精神)←——设计(科技与艺术)←——需求(物质与精神)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永无止境,而且每一次循环往复,又都向更高级阶段迈进一步。这就是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艺术的提高。

● 艺术的挑战促进科学更快进步

  艺术总是在向科学发起挑战,也就是说,人类的精神追求,总是要求物质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体现。而科学又总是以自身的进步,不断地响应着这种挑战,不断地支持和体现美的艺术(FINE ARTS)。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最早的英国,迅速地成为“全球车间”(WORKSHOP OF THE WORLD),于是,为了扩大世界贸易,就有了1851年举办国际博览会的需求。博览会的巨型展厅,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把艺术与科学紧紧地拉在一起。由园艺师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设计的展览大厅,后来被人们称为“水晶宫”的建筑,就成了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杰作。科学技术也很快回应了这一挑战。当时,钢铁和水泥已经大量生产,正好为建筑提供新材料并促进技术革新,使建筑走向具有前所未有的面貌——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因此,一座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的水晶宫展现在人们面前。

  水晶宫具有新建筑的特点:全部采用预制构件,以陈列架长度(长24英尺的1/3即8英尺或2.4米)作模数,排列柱距;闭幕后全部拆除并在另一地点装配复原。水晶宫长563米,宽124.4米,高20.13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相当于梵蒂冈彼得大教堂的四倍,而全部支柱的截面积只占总建筑面积的1‰,9个月全部完工,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单层建筑。1851年5月1日伦敦世界博览会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万参观者,当时虽然还没有思想准备接受水晶宫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却都异口同声地赞扬钢架玻璃形成的广阔透明空间,不辨内外,目极天际以及莫测远近的气氛。这种特色是任何传统建筑所达不到的境界,无人不欣赏这一奇观,连远在德国乡村的小屋墙壁,也悬挂水晶宫画片。后来,这种建筑形式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水晶宫出现之后,欧洲各国相继举办的博览会,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钢架玻璃作法,以解决陈列和采光问题。

  水晶宫对世界近现代建筑史,乃至工业设计史,影响极大,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产品,表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定型化。这种生产上的定型化,必然要求设计上的标准化。各个立面只显示出必不可少的结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从设计思想到制作安装,突破传统建筑观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体现初期功能主义风格的重要作品。水晶宫的出现,预示了20世纪设计的三大发展方向:机器成为风格的塑造者;技术作为新建筑、新产品、新材料的直接来源;非建筑师取代建筑师的地位,成为建筑风格的革新者。水晶宫成了现代设计的代表作,以至于我们今天还常常以它为案例,谈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等等的发生与发展。然而,水晶宫也的确是艺术与科学通过设计这个载体产生的不朽艺术作品。

  但是,人们很快就陷入新的追求当中,于是,就有了1914年德国科隆博览会出现的“玻璃亭”。这是一座用五光十色的玻璃嵌板搭建而成的拱型建筑,是由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设计的。陶特的灵感来自于保罗·希尔巴特(PAUL SCHEERBART)的作品。希尔巴特不是建筑师,而是一位作家,专好作奇思异想之语。由于受了他的启发,并且有现代材料以资使用,陶特就用了七彩颜色和怪异形状,创造出了一座极其富于想象力的建筑。在这座“玻璃亭”的束带层上,铭刻着一些希尔巴特的文字,如“彩色玻璃消弭仇恨”之类。新材料和新技术满足了布鲁诺·陶特奇思异想,他的设计也就被后来的人们常常谈起,而且把这个设计作为西方表现主义的代表作,说布鲁诺·陶特是在用奇幻的乌托邦方案,作着建筑师改造世界,进而改造人类思想意识的梦。

  到了1977年,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这是艺术向科学挑战的更高阶段。这种挑战也许预示着现代艺术走向新生,也许预示着科学技术在创造艺术。

  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座由钢管和玻璃管构成的庞然大物,特别引人注目。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个容造型艺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艺术、影视、文学、音乐、舞蹈,以及其它种种最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于一身的杰作。它的每一层都有7500平方米宽阔的面积,整座建筑上下均衡,占地一公顷,由13根立柱和84根长48米,重72吨的钢梁构成桁架。建筑物前留有面积达一公顷的空地,周围的楼房经过精心修整,恢复了18世纪的原来面貌。文化中心门前的空场地呈坡形,可容纳自发性的娱乐活动及露天表演,使传统的街头艺术得以恢复,成为卖艺者自由活动的“天堂”。在文化中心内,大厅里和第五层不定期举行展览会,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活动的见证。整个中心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并且协助管理,如检索、统计出入人次等等。在“工业创造中心”中,主要通过各种展览会和图书资料向观众介绍有关市政建设、生活环境及各种工艺产品的发明和创造情况。“公共参考图书馆”也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旧式图书馆,馆内设施一律开放,读者可随意翻阅开架图书,也可以通过录相机随意选看介绍各国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情况的电影、录像。馆内到处都设有放大阅读机和复印机,读者可随时用以查阅微缩胶卷和复制资料。“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也与那些旧的艺术博物馆不同,集中突出了“现代”二字,专门介绍20世纪以来的西方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立体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派、结构派、概念艺术及流行艺术等各种流派的2000幅作品。馆内藏品的陈列方法也是现代的:一条主要线路按时间顺序排列着各个流派艺术的代表作,周围分设许多小展室,分别介绍某流派某作家的作品,使观众既可以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概貌,又可以对某一感兴趣的流派或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

  蓬皮杜文化中心不仅内部设计、装修、设备、展品等新颖、独特、具有现代化水平,它的外部结构也同样独到、别致、颇具现代化风韵。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工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如果说卢浮宫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巴黎现代化的象征。

  这又是艺术向科学进行的一次挑战,科学也再一次用新材料、新技术响应了艺术的挑战。同时,设计也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满足,依靠的仍然是艺术与科学的合力。

● 科学进步刺Ji艺术大胆创新

  当然,科学也不是永远被动地接受艺术的挑战,科学也在积极地诱导着艺术的大胆创新。当人类刚刚迈进汽车时代的门槛时,设计最简陋的汽车,也很快就取代了设计最精妙的马车,工业化满足了人们的实用主义心理。于是,科学开始刺Ji艺术的灵感,要求艺术与自己连起手来,为工业文明带来的巨大变革,创造更美好的产品。应运而生的是流线型的设计。流线型运动最初发轫于汽车设计,然后蔓延到其他设计领域,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或者INDUSTRIAL ART)。流线型的汽车、流线型的冰箱、流线型的打火机、流线型的订书机……接踵登场,流线型成为一种时尚,它的造型代表了流行风格和时代感。

  为了减少空气摩擦阻力,提高行驶和飞行速度,科学家们仿照鱼和鸟的体形,把流线型引入工业设计。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工程部主任卡尔·布利,于1934年主持设计了“气流型”(AIR FLOW)轿车,造型在当时非常新潮和前卫,这种造型影响了整个汽车流线型运动。三十年代中期以后,流线型已经成为汽车设计的流行风格,并很快影响到设计领域里的其它行业。当时的工业设计师,根据人们对时尚的追求,掀起了流线型设计热潮,大到飞机、火车,小到厨房用品、铅笔刀,都体现了这种设计风格。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流线型成了“现代化”的代名词,“流线型的商业”、“流线型的政治”等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着,形成了“流线型文化”。

   美国的“流线型文化”,很快就波及了整个西方世界。欧洲许多国家的产品外观,开始被设计成美国的流线型。FIAT公司1935年出产的FIAT1500型汽车,是意大利产品第一个模仿美国风格的典型例子,流线型的车身明显地借鉴了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933年生产的“AIR FLOW”轿车模型。如果说FIAT1500型车是对美国风格的响应,那么,FIAT500则反映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裁亨利·福特的社会哲学。这辆车是小型的、标准化的、功能性的廉价产品,其价格也是大众可以承受的,正象福特“T”型车一样,成为真正的大众化汽车。设计师兼工程师但丁·加科萨的主要革新,就是减小了它的尺寸,这一小巧玲珑的车型被意大利人称为“小老鼠”,“小老鼠”成为意大利20世纪30、40年代最流行的车型。FIAT公司的小汽车很快就成为意大利都市和乡村随处可见的风景。在国外,FIAT公司的小型汽车成了法国和德国汽车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意大利汽车的成功使当代意大利文化赢得了更多的观众。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人开始设计具有意大利特色的汽车了。这些汽车因为在设计中使用了有节制的、优雅的线条而不同凡响,在这一时期确立的设计特点,到今天,仍然是意大利设计中最重要的特色。

● 艺术与科学联手打造新纪元

  但是,艺术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并没有到此停止,当人类从工业社会突然迈进信息社会门槛的时候,艺术家与科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艺术与科学竟然同处一个载体中,以至于达到密不可分的程度。这种密不可分的现象,几乎遍及艺术与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舞蹈、音乐、绘画、戏剧、影视……一切视觉艺术都离不开新技术,有了新技术,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绚丽多彩。艺术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创造更新、更奇、更异的艺术效果。科学也同样离不开艺术,它需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证明和推销自己的新技术,借助艺术来增加新技术的高附加值。信息社会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学开始在这个广阔的新天地里,上演更加引人入胜的一幕。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一切现代艺术设计,又争先恐后地在这场新的“艺术+科学”的运动中,充当着开路先锋。新媒体艺术成了艺术与科学携手的最前沿。

  20世纪是一个发明与创造的黄金时代,对人类社会带来最大影响的莫过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冲击了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开始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数码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如同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新技术革命为人类文明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也正在为更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提供更大的可能。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曙光出现于20世纪初期,在新技术浪潮的冲击下,艺术家在更加纯熟运用传统表现手段的同时,又在科学技术的诱导下,开始使用声、光、电和信息等一系列的新型媒介。新时代的艺术家通过图像、声音、虚拟环境等各种表现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充分发挥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即时性,事物发展的过程性,和生命本来具有的交融性,由此构成了一部历史上任何艺术表现也无法达到的,由光、时间、运动,与视觉、听觉、触觉相融合的新型感官空间,创造了一种历史上从未体验过的互动艺术。在新媒体艺术里,我们已经很难分清楚什么是科学与技术,什么是文化与艺术。科学技术自身的展示,就已经是一种令人赞不绝口的艺术了;而艺术本身的展示,更告诉人们,它就是科学技术的高附加值。所不同的是,科学技术仍然强烈地提醒人们,要特别了解和掌握它的使用功能;艺术则一再暗示人们,它仍然包含着人类的特定思想和情感。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艺术已经融入科学之中,科学也披上了艺术的盛装。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在今天这个大融合的时代,谁也离不开设计。它们必须通过设计这个载体,来完成它们自身无法实现的梦想 。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设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理论-现代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