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荣:关于做饭及十二道菜烹饪诠译得奖者作品

设计推荐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卢志荣:关于做饭及十二道菜烹饪诠译得奖者作品

过去几个月的隔离、独处,就算在不安之中,大家不单止找回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当城市的喧嚣戛然而止、窗外的世界万籁俱寂,大家更逃不了去面对之前无辜地被自己忽略了的内心,或者会质问自己为什么之前对爱人亲人没有在意、承诺一直被耽搁、志趣一直被困在种种的借口而无从发挥...

开始时,这段燕燕居息的日子感觉很长、太无聊,大家都不习惯,天天对着四面墙壁不知怎样过生活。不少家庭因此而四分五裂,更有不少放弃自己、狂饮暴食、日夜颠倒。与此同时,亦有不少夫妻因此而再次同床共枕,更有不少积极进取、锻炼身心、持之以恒。

一起设计△做饭-家庭的共享情趣

一个月、两个月... 很不容易的过着。祝福大家在疫情期间,有一段发生于回忆和想像之间的美好时光:”...困在一起的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不约而同的找到共享的情趣——开始为自己为家人做饭。之前从未做过饭的,搜网上的配方、问家郷的婆婆、改爷爷拿手的一道来迎合自己的口味...

总之,厨房乍然变小、做饭的人太多,吃饭的人对味道的要求突然更多。今天的午餐是姐姐上星期因调量而醉了两次的高粱醉矮瓜,夜宵是弟弟刚从电视看到的小鱼吞大鱼的初步演译,明晚的一顿是由从未下厨的爸爸主持,听说是他祖母当年疯魔尚合风土村一带的茅根绑番薯、风吹响田螺。

既然他说一切就绪了,大家只好期待,就算各自脑子的上空不停地闪着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在封城的非常时期,他从那里买到茅根、田螺!奶奶的和蔼、慈祥是难以代替的调味品,她的包容酱、欢颜粉可以把每道出错的菜调得回味无穷。妈妈亦凑着家人做饭的热闹,自得而认真地向大家学习、在旁为大家鼓励打气。

对妈妈来说,这些日子是天赐的,令她把持的家被环抱得更热更紧。妈妈感到多庆幸,不需每天出于责任的原因将好吃不好的都端到桌上;多难得,可以静观各家人对口味的呈现和偏好,其乐融融的帮大家收拾、洗碗...”

一起设计

△茅根绑番薯 风吹响田螺- 主要材料

谈到做饭对家庭、对情义、对人生的追求所带来的启发,我想跟大家分享两部把做饭当中极其深刻的含义表达得痛快淋漓的电影。如果大家都看过,更好,我们一起重温;但还没有机会看的话,那么我希望它们的情节和内涵能让大家在每吃一啖的同时,品尝到人生的滋味是多么的丰富。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第一部是1987年丹麦的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背景为十九世纪,一位女厨师——巴贝特,因政治的特变,从繁华的巴黎逃难到一处遵循新敎信仰和约束的丹麦偏僻小村。寄人篱下,不求工资,只望两餐一宿,为两位暮年未婚姐妹管家做饭。

十多年了,巴贝特慢慢改良她们索然无味的日常饭食,也令她们不知不觉的把舌头之欲视为罪行的观念逐渐改变,并得到她们的认同。巴贝特唯一与她前半生有关联的是一位为她每年续订彩票的巴黎朋友。有一天,她的彩票中奖了,赢得非常可观的一万块法郎!这一笔突然而来的钱财,可以很充裕的让她从回巴黎,发扬自己的事业。但她没有选择这条大家都会选择的路径。默不作声的,她为庆祝主人过身的牧师爸爸一百岁的纪念日,整整用了这一万块法郎,为她们及她们邀请的几位旧友和新教的会众安排盛宴。

一起设计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一起设计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关于盛宴的准备过程,巴贝特对烹饪的讲究和专注,客人在餐桌前为遵守新敎对美食的禁忌,不能表达味道有多好;伪装木无表情的去啜饮每匙令他们飘飘欲仙的清炖海龟汤,掩饰其内心的激动去细嚼令他们心醉神迷的鹌鹑泡芙饼... 这些印象深刻的情境,我不多说,就让大家用眼去餐葩饮露、用心去浅斟低酌、体会以味道构建出来的仙境。

一起设计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在这部电影的结尾,巴贝特说了一句非常经典而真实的话:真正的艺术家永远不会穷的!她不需要这笔钱、也不需要靠巴黎。令她活下去的是她的自信和满足,她也想不到,人生到此,能用上她那么多年前在巴黎Cafe Anglais 当女主厨时的烹饪高艺,以一顿惊喜的盛宴作为回报两位女主人长年的扶持。

她更想不到,这盛宴会同时把村人对她的质疑放下、把他们对食的盲目抑制释放、会令主人和来宾之间的多年恩怨一一化解,重修旧好。巴贝特的精选菜谱没有这么多的意图,她只希望用自己拿手的烹调来恭奉她的恩人。她一生追求的是用心去做的饭、用爱去炒的菜所带来的满足自豪。然而,我们从这故事所体会到的远远跨越了饭菜本身。跟欣赏艺术创作一样,桌上的这一道菜,我们想品尝的是它的哲理、色彩、灵魂。

一起设计

△《巴贝特的盛宴》Babette’s Feast

另一位女厨师,在一部1985年的日本电影《 蒲公英 》Tampopo,以她不顾一切的坚持去做好一碗她一直没法做好的汤面。电影和女主角的取名一样——蒲公英。单身母亲,为养活他的小儿,她只好维持经营她继承的小面馆,对什么是一碗好吃的汤面,蒲公英开始时没有概念。

但她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个性:她没有自我。可以说她的缺乏自我就是她的人生守护者、是她的天使。她的局限让她接受、让她随风飘零,为了找配汤的秘方,好像没有什么我们以为的障碍可以拦着她。

遇到种种情况,她会听、想学,会用她的小聪明,她最受不了的批评,是当客人吃完她做的汤面后,怕她尴尬,给她长达五秒没有声息的反应。蒲公英知道她的配汤做得不好,也觉得做面和吃面的大多是素人、业余者们不太苛求的嗜好,也可得过且过,明天不会比今天不同。

△《 蒲公英》Tampopo

一起设计

△《蒲公英》Tampopo

对的,谈到业余的心态,大家都可以给自己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借口,既然大家都是业余厨师,下厨是嗜好,不要那么严厉苛求,做出来好吃是巧合的、就吃多点吧;做出来不好吃是公认固然的,下次有机会再试试吧...

但蒲公英,是人是花,有一种坚毅,生长在贫瘠不宜的环境中,她的适应力不断地成长着,连她的种子不论飘散到何地都能随遇而安。对实实在在的如何做好一碗汤面的追求上,她摆脱了素人的苟且,迈进了匠人的认真。

一起设计

△《 蒲公英》Tampopo 一碗汤面

一起设计

△《 蒲公英》Tampopo

十二道菜烹饪诠译得奖者揭晓

就十二道菜的诠译活动为出发点,我是希望用烹饪,这大家常常进出的一道门,来打开艺术和设计对人性的薰陶及其实质意义。这个话题,我一生在探索、反思,更希望能够跟你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更新的启发。多月的跟你们隔离,这场活动有你们无条件的参与和支持,把我们之间现在还是无法克服的相距时空,再次拉近。从众多充满创意的投稿中,我特别选了八件带着不同诠译方式的作品,跟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五玄土 ORIENTO 的十道《卢味》

以现代诗的抒情和韵律,加上变化万千的铸铜色调,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天与地、人与物、情与理,不断地互相交织的境界。有好几行文字令我十分回味:

”巷内尽是柴米油盐... 还有青春过往”,”十指抚琴 似夜雨落荷塘”,”剔透的露 揉碎的影”,”浩瀚无垠里... 经历过无妄”, “整个海岸线都是我的”,”雪诞生了美 也诞生了泥泞”...

五玄土没有把十道《卢味》煮成可以用咀即吃的饭食,他们收罗的是催化省思的食疗。吃后,令人守望、寄情远方;同时,令人惆怅、背看方今。

一起设计

△五玄土 ORIENTO 的十道《卢味》铸铜

一起设计

△五玄土 ORIENTO 的十道《卢味》诗与铸铜

一起设计

△五玄土 ORIENTO 的十道《卢味》诗与铸铜

一起设计

△五玄土 ORIENTO 的十道《卢味》诗与铸铜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以童年的回忆和当代的摄影烹调在一起、一道又甘又甜的苦瓜。她要我们尝的是我们可能从未尝过的瓜囊,她把她家郷的苦瓜打开,镜头聚焦在一粒粘着一粒、红斑斑的瓜囊。每幅充满诗意的构图,好像想说服我们红瓜囊的味道甜如樱桃、杨梅、石榴内红宝石般的榴籽。但我对苦瓜的心理认识就是苦瓜够苦,瓜囊一定更苦更苦,所以每次把苦瓜切开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把瓜囊刮得干干净净,连菜刀都要特别清洗后才再使用。

王艳萍用苦瓜的内外来比喻她外苦内甜的童年。更具意义的,是她的苦瓜意味着多少人性、事物,他们的外表和内在所织成的似非而是、似是而非的悖论,无时无刻的指正我们的肤浅、偏见、大意... 很感谢你!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卢老师给苦瓜的前缀是“ 万缕织”不知道是不是形容当切开苦瓜时那细丝万缕的瓜囊呢?也许,很多人并没见过苦瓜的里囊,更多的人,没有见过成熟的苦瓜,而吃过苦瓜囊的人那就更是非常少了。什么?苦瓜囊还可以吃?是的,而且甜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都说含着金汤匙出生是幸运的,因为好的身世让你的生活甜的比例更高。而出生贫寒就不会被认为是幸运的,苦苦的家境中也许苦的比例更大吧。不那么幸运地,我小时候家里比较贫困,父母为了养育我们姐弟都做着很辛苦的工作,为了节约,妈妈还种了一大片菜地,一年四季的蔬菜瓜果都有。

我们放学后就直接跑到菜地去找妈妈,在地里蹦跳穿越瓜棚果树,长长的豆角,肥胖的茄子,像盆那么大的南瓜,五颜六色的小尖椒,绿悠悠大芥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夏天里,我最喜欢跑到苦瓜地里,看看有没有成熟的苦瓜。日常所见的苦瓜是青绿色的,熟透的苦瓜是黄色的,如果还未被采摘,它就自然地裂开,红色的裹着种子瓜囊就会掉到泥土里。

每每见到成熟的苦瓜,我就把它摘下来,轻轻掰开,然后把鲜红的苦瓜囊往嘴里塞,就像吃水果一样,甜甜的,然后把种子吐到地里。苦瓜是清苦味的,而苦瓜囊是甜甜的,你可能想象不到,对于没有零食的孩子来说,能吃几个清甜的苦瓜囊是多么美好的事情。现在,物质丰富,完全不需要担心挨饿了,我依然记得苦瓜囊的清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苦瓜,在广东,人们也叫凉瓜,因为它有清暑热的功效,苦瓜黄豆龙骨汤就是广东人夏天喜爱的家常汤,炎炎夏日,一碗苦瓜汤很是解暑。苦瓜炒牛肉,苦瓜炒五花腩,苦瓜排骨煲,煎让苦瓜......这些都是苦瓜的家常做法,近年新兴的有苦瓜刺身,就着芥末一起吃...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而我,最近喜欢做清炒苦瓜。前段时间,由于嘴馋,吃了个树上掉下来的芒果,皮肤过敏了,脸和下巴肿的像猪头,而且奇痒无比。过敏有太多不能吃的食物,为了保险起见,我叫家人从家乡寄了十几根苦瓜下来,连续三天都是清炒苦瓜配白米饭,很舒服啊。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这十多个苦瓜中有些已经熟透了,我把它掰开吃苦瓜囊,甜甜的,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在市场上几乎是见不到变黄的苦瓜了,你可以见到的是个头都一样大的,鲜绿的,像打了高光的,放了保鲜剂的苦瓜。要见天然的苦瓜你得回到乡下,回到土地里。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作为一个客家人,我做菜即是客家风味。客家菜的主要特点是保持食材的最本真的味道。客家人由于食材是天然的、自产的,所以做菜是只需要用简单的油和盐和酱油,甚至连生粉也不是必须的。我的这道清炒苦瓜,一个人份量,只需一根苦瓜,佐料是花生油,盐少许,酱油少许,蒜几粒。

烹饪方法:几粒蒜头拍扁备用,一小撮豆豉洗净备用,一根苦瓜切成小片段备用。热锅,放适量花生油(或者其他植物油),放拍扁的蒜头小炒一会,苦瓜入锅爆炒,放适量的盐,最后豆豉加入适量的水和酱油拌匀入锅,2,3 分钟后起锅。

我个人偏爱炒至8、9 分熟的苦瓜,带点青脆的感觉。大约7-8 分钟可以做好,这成本6,7 元的一道菜是不是这12 道里最便宜的呢?如果恰好是碰到一个非常苦的苦瓜,你吃起来也许还会皱着眉头,哇,真苦!但是苦瓜最后总是会回馈给你的是甘,在轻而易举就能吃到酸甜的今天,可能人们都不会去选择苦。

听说,在印度的某个节日,人们会吃苦楝叶和红糖,比例是一半一半,以提醒人们记得生活就是苦甜参半。而我们的节日,几乎都是甜腻的,糖、饼干、水果、各式酒水饮料和丰盛的菜肴.....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大自然母亲对人类是多么挚爱,她知道人类不喜欢吃苦,所以苦味的食物是很少,日常生活的苦味食物除了苦瓜,还有苦丁茶,苦菊,连子心,苦笋,胡柚.....对比鲜甜可口的食物,苦味的是少之又少。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不知道你是否会尝试做一次这个极其简单的清炒苦瓜,配上一碗白米饭。主动尝试一下简单的苦,尽情的苦,然后口齿留甘的味蕾。这个从地里冒出来的苦味的,长得也不好看(人们形容不好看的脸是苦瓜脸)的苦瓜,你咀嚼它时好苦好苦,你把它吞咽下去后,舌头是丝丝甘甜的,若你发现它是伴着甘甜而来的,你会不会也爱上它?

人生如苦瓜,伴着甜......

一起设计

△王艳萍的万缕织苦瓜

姜子文的无人争芒果

没有任何文字的说明,姜子文以一张风趣而有布局性的图像,诠译十二道菜中可能是最难的一道。作品充满自发性,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如果大家想洞察其奥妙之处,可以仔细分析一下图像的角度、氛围、光线、构图、颜色、框架等等。大猫小豹在中不在中,为守护芒果准备肉搏决斗。

从空中的鸟瞰角度和方向,想来争芒果的捕食者,在框架之外。大家都感到危机在前,有点紧张,因为不知道是人、是鼠、是猫、还是吞芒噬果兽?虽然后防木板小区一片和平,前线大幅绿地战区早有爪痕。踏上前线的圆盘,其图案伪装成大猫小豹的毛皮,来吓走捕食者,但芒果安然自得的一身傲气,唯恐天下不乱,以其尖处的光芒引斗争、拉仇恨....

一起设计

△姜子文的无人争芒果

郭展的云烟探玉米

以一篇短文把家鄕和城市、封建和开放的思想、心态隐然的带出。云烟早被时代吹散,玉米的甜美犹在。探,这个动词,在这 里永远在等着起航。其中的几行特别感人:

“...炊烟袅袅,大人们做着饭,我和姐姐就蹲在那目不转睛的等待玉米出炉,火苗在里面窜动着,噼里啪啦的...”

“...差不多了,爷爷就会帮我们夹出来,擦擦干净放到碗里,嘱咐我们慢点吃,别烫到...”

“...曾经听爸妈说,在我刚出生时,爷爷知道又是个女孩儿,撂下土鸡蛋就回家了...”

“...我想是岁月和亲情让爷爷最终抛开了封建的思想,和自己、和我与姐姐和解,把爱毫无保留的留给了我们...”

洛普希娜的静水蒸米饭

以想当年的感慨谈现今蒸好一锅米饭遇到的种种困难。生活的节奏、时间的无情、我们对电饭煲、外卖饭盒的长期依靠。加上米饭在肚子里的真正地位,在这追求美酒佳肴、苗条身段的时代,还有多少!很会讽刺自己的几行:

“...都说乡愁恋的是家乡味。即使用家乡原产的米和千元的电饭煲,我也蒸不出儿时米饭的味道...”

“...没有刚出锅时的粘稠,被水稀释了,米不是米、水不是水、似粥不是粥...”

“...我们的胃承包给了各种外卖餐馆。米饭也沦为了各色菜肴后的背景、一种打底的配角...”

李世兴的云烟探玉米

以配方和烹饪,探索云烟和玉米共存的可能,其口感的对比、色泽的互补犹如设计选材的手法:刚因为有柔、浅因为有浓。

△李世兴的云烟探玉米

沈慧的雪舞伴小饮

以一味送酒的家常小吃,撒上椰丝,来诠释雪舞的意象。糖醋的浓烈、腌肉的熏香、椰子的微妙口感、清酒的先淡后劲、家里的快乐时光... 大家试一下,告诉我雪舞伴好了小饮没有?

一起设计

△沈慧的雪舞伴小饮

张雁楠的晚霞凭岸虾

以盘子的设计诠译晚霞和凭岸的意境。或者可以借一个故事去感受这盘子的意义,多少年前,一处贫穷的村落,结婚的宴会有一道鱼汤,但因为这处没有鱼,也付不起鱼的代价,而鱼是最有体面的菜谱,最后主人把木头雕成鱼,放在汤里。客人舔舔木头,来追想得不到的。

这一盘暖暖的晚霞,每匙可尝到的是回忆和向往被搅拌均匀的鸳鸯羮。

一起设计

△张雁楠的晚霞凭岸虾

一起设计

经过一个多月的征集,本次《十二道菜烹饪诠释》活动已画上圆满句号。

我们也感受到了读者对卢老师、对一起设计的支持,收到的每个作品都格外用心,我们也有幸体味到了那种连卢老师本人都未曾想到的,关于烹饪、关于设计、关于生活的精妙诠释。

关于活动奖励:我们将向以上列出的优秀参与者送上卢志荣老师的设计作品或签名作品集。烦请获奖者添加「一起设计」运营官(十七少:yiqijun777)微信,告知您的联络方式。

扫码添加「一起设计」运营官

一起设计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一起设计

「一起设计」专注于设计的新媒体品牌

一起设计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一起设计官网视频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设计-设计资源号-设计号-设计推荐-卢志荣:关于做饭及十二道菜烹饪诠译得奖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