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派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建筑设计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诺曼·福斯特(NormanFoster)简介:诺曼·福斯特于1935年出生在曼彻斯特,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

建筑设计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简介:

     诺曼·福斯特于1935年出生在曼彻斯特,1961年自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获得耶鲁大学亨利奖学金而就读于Jonathan Edwards学院,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并获得190余项评奖,赢得50个国内及国际设计竞赛。诺曼·福斯特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于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0年被册封为骑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杰出人士名册,1999年获终身贵族荣誉,并成为泰晤士河岸的领主。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荣誉:

  诺曼•福斯特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荣誉成员;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会成员;瑞典皇家艺术学会外籍会员;建筑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工程协会荣誉会员;Kent设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艺术科学协会外籍荣誉会员;Académie 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ais会员;Akademie der Künste,建筑协会成员。他拥有下列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 皇家艺术学院、Eindhoven技术大学、伦敦大学、巴斯大学、East Anglia大学、亨伯赛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 和瓦伦西亚大学。他获得过日本设计基金会的奖励,和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的Kunst-preis奖。诺曼•福斯特在世界各地做过讲演,并在英国和美国教授建筑学。他是伦敦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皇家艺术学院理事、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教育和监察部成员,伦敦建筑基金会理事。并于最近接受了伦敦University College的Bartlett学院访问教授一职。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奖项:

      1991年以来,诺曼•福斯特获得密斯•凡•德罗奖的欧洲建筑大奖、法国建筑协会金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阿诺德•W•布伦纳纪念奖、美国建筑师协会1994年建筑金奖、UniversidadInternacional 'Menendez Pelayo'金奖, Santander, Spain1995;法国文化部的艺术与文字顾问团高级顾问;the Order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MIPIM 年度人物奖; “Building”1996 年度建筑师名人奖;因为巴塞罗那城市建设所作贡献获得 the'Premi a la millor tasca depromoció international deBarcelona'荣誉;1997年特许设计师协会银奖;1999年入选德国联邦杰出人物名册;Walpole 杰出成就奖;并于1999年荣获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1995年事务所被授予皇家出口奖。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成立: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简介(Foster and Partners)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是一家国际性建筑、规划和设计公司。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坐落在英国伦敦,主要成员是事务所主席福斯特爵士及4位合作者。事务所董事会长管着事务所每天的运营工作。由于在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卓越表现,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目前已荣获了280多项奖励,赢得了50多次国内和国际设计竞赛。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设计产品很广泛,包括城市规划,建筑物设计,产品设计,展览等。产品大到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设计-香港新机场,小到一套家具上的门。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在国际上拥有着良好的口碑,它的代表性作品包括:德国新议会大厦 (柏林);大不列颠博物馆大厅 (伦敦) ;汇丰银行香港和伦敦总部; 德意志商业银行(Commerzbank)总部(法兰克福);加里艺术中心 (尼姆) (Carré d'Art N?mes); 斯坦福大学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 (诺里奇) 。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在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也有良好的造诣。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作品:

1964 - 1966 creek vean house
1965 - 1966 skybreak house
1965 - 1966 reliance controls electronics factory
1969 - 1970 air-supported offices
1970 - 1971 IBM pilot head office
1970 - 1974 willis faber and dumas head office
1970 - 1972 special care unit
1968 - 1970 fred olsen amenity centre
1969 - 1970 fred olsen passenger terminal
1972 - 1973 factory for SAPA
1972 orange hand shop
1973 - 1976 palmerston special school
1974 housing and offices for fred olsen ltd
1974 - 1977 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1975 gomera regional planning studies
1975 - 1980 IBM technical park
1978 shop for joseph
1979 - 1986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
1980 - 1982 renault distribution centre
1980 - 1991 london's third airport, stansted
1981 athletics stadium frankfurt
1982 BBC radio headquarters
1985 - 1991 sackler galleries
1986 - 1990 riverside apartments and studio
1986 - 1987 shop for katharine hamnett
1986 televisa headquarters
1987 - 1991 century tower
1987 - 1997 american air museum
1987 king's cross masterplan
1987 - 1989 stockley park offices
1988 city of london heliport
1988 shop for esprit
1988 - 1991 crescent wing, 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1988 - 1995 bilbao metro
1988 - 1992 telecommunications tower
1988 - 1990 ITN headquarters
1988 - 1993 business promotion centre
1988 - 1993 telematic centre
1988 - 1996 microelectronic centre
1989 millennium tower tokyo
1989 - 1992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1990 shinagawa
1990 - 1995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1 sagrera masterplan
1991 - inner harbour masterplan
1991 - 1992 shops and franchises for cacharel
1991 - 1993 lycée albert camus
1991 - 1993 offices for obunsha
1991 - 1996 agiplan headquarters
1991 - 1997 commerzbank headquarters
1991 - 1999 canary wharf station
1992 musée de la prehistoire
1992 tower place
1992 - 1993 marine simulator centre
1992 - 1994 joslyn art museum
1992 - 1994 solar electric vehicle
1992 - 1996 offices for electricité de france
1992 - 1997 design centre, london
1992 - 1997 kowloon canton railway terminal
1992 - 1998 HACTL superterminal and express centre
1992 - 1998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1992 - 1999 new german parliament (reichstag, berlin)
1993 - 1995 forth valley community village
1993 - 1998 valencia congress centre
1993 al faisaliah complex
1993 holborn place
1993 millau viaduct
1994 grande stade olympic stadium
1994 - 1998 sir alexander fleming building, imperial college
1994 great court, british museum
1994 - 1995 sealife centre
1994 - 1998 faculty of management
1995 arsta bridge
1995 daewoo electronics headquarters
1995 - 1997 SECC sonference centre
1995 LIFFE headquarters
1995 - 2000 national botanic garden of wales
1995 - 1998 ASPIRE national training centre
1995 world port centre, rotterdam
1995 med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stanford university
1995 - 1998 greenwich transport interchange
1996 london millennium tower
1996 prado museum extension
1996 wembley stadium masterplan
1996 - 2000 london millennium bridge
1996 - 2000 citibank headquarters
1996 world squares for all
1996 oxford university library
1998 the music centre, gateshead
1999 kingswood, ascot
1999 greater london authority
1999 swiss re headquarters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谈贝聿铭

      诺曼·福斯特开口谈贝聿铭无疑是特大号新闻。这两位当今世界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普利茨克奖的获得者数度“狭路相逢”,已是各国建筑师津津乐道的话题。

      20年前在福斯特完成香港汇丰银行的设计之后,贝聿铭匆匆从美国赶来,在汇丰银行的边上,设计了另一家银行的大厦———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以其开创性的内部空间设计,为福斯特赢得巨大声誉。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却以其节省三分之一钢材的纪录以及蓝宝石般的外观,成为香港的新地标。

      在这两个银行大厦的较量中,贝聿铭似乎稍占上风。但几年之后,福斯特在香港完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香港新机场的设计,名震天下。

      20年前在福斯特完成香港汇丰银行的设计之后,贝聿铭匆匆从美国赶来,在汇丰银行的边上,设计了另一家银行的大厦———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汇丰银行大厦以其开创性的内部空间设计,为福斯特赢得巨大声誉。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却以其节省三分之一钢材的纪录以及蓝宝石般的外观,成为香港的新地标。

      在这两个银行大厦的较量中,贝聿铭似乎稍占上风。但几年之后,福斯特在香港完成了当今世界最大的机场建设项目———香港新机场的设计,名震天下。

      同样的故事又发生在德国柏林。两德统一后,福斯特担纲德国新议会大厦的设计,在一个老建筑的顶上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穹顶,其杰出的建筑手法使之成为德国统一的标志,并每年招徕300万游客。而在这之后,贝聿铭又来到柏林,应德国总理科尔之邀设计了另一处标志着德国统一的建筑———德国历史博物馆新馆。今年5月这个新馆开业之时,整个柏林都陶醉了。一家报纸的标题是“柏林为贝聿铭欢呼”。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执业的贝聿铭今年86岁;在英国出生、在美国留学并返回故里的福斯特今年68岁。从年龄上看,他们是两代人,但作为先锋人物,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将现代主义建筑发展到精细阶段,使之从实用的技术演变为完美的艺术。

      日前,因出席中国建筑学会年会而在北京匆匆逗留了24小时的福斯特,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在得知笔者近几年曾3次采访贝聿铭之后,他的眼里立刻流露出兴奋之情,谈话就从贝聿铭开始了。

      “并不能说我和贝聿铭之间存在竞争。”福斯特首先为话题的“性质”定下调子,“你要知道,我们俩的作品是在不同的时间完成的,而且各自面对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所谓的竞争是不存在的。我在香港设计了汇丰银行大厦之后,这个城市的规则发生了变化,对建筑高度的控制放松了。这样,贝聿铭就设计了一个更为高大的建筑。但是,香港汇丰银行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经验,20年后,这家银行又邀请我们在伦敦设计了他们的大厦。”

   说到这里,福斯特拿出笔和纸,边画边说:“你看,过去的高层建筑都把管道、电梯、卫生间等安排在中心位置,而在香港汇丰银行,我们则把这些设施放到了建筑的两侧,使内部成为一个大空间,不但能灵活地使用,还可将太阳能从顶部引入,并予以重新利用。这种全新的结构,已使这个建筑成为当地的象征,并被印到了港币上。”

      “我们在东京设计的千年塔,也采用了这样的思想,在建筑的内部断开几层使外部环境能够渗入,以解决生态问题。法兰克福银行也是这样,建筑是空心的,实体建在外围,隔几层我们就建一个可让人休息与交流的花园,使建筑物的能耗降低为一般办公楼的五分之一。在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摩天大楼的设计中,我们所进行的每一次建筑变形,都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自然通风。”

      这时,笔者又把话题拉回到贝聿铭身上:“听说你在设计香港汇丰银行的时候,曾考虑过风水等中国文化的因素,贝聿铭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设计中也是这样。而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方面,一些建筑师则爱采用中国式的屋顶,对此,贝聿铭表示反对。他说,这不会成功,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么高的建筑。于是他就把中国特色做到了建筑的内部,比如造一个室内园林等。你欣赏这样的手法吗?”

      “是的,贝聿铭在许多建筑中采用了竹、石等中国园林的手法,这是很好的尝试。”福斯特说,“尊重当地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但同时必须明白,我们现在是在2003年从事设计工作了,今天的观念跟100年前比已有很大不同了,所以必须考虑到现在的技术、材料、文化、气候等因素。我们所进行的设计,只能是属于那一个场地的设计,它是不可能被搬到别的地方去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从古到今都是这样,建筑必须反映当代的特点。”

      说到这里,福斯特向笔者表达了他对贝聿铭的故乡中国的情感:“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北京,上一次是在今年8月。我还没有时间看北京所有的建筑,但已经看到的都很好。我和夫人正准备在北京找一个中国老师教我两岁的儿子和五岁的女儿学中文呢。从小就能够接触到各种文化,对他们的成长是有益的。我的办公室有38位建筑师既会说英文,又会说中文,我希望他们能到中国做项目,到时候我也跟着来,带着全家一起来,这对我的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要问我对北京的印象如何,我想这个问题最好由我的夫人来回答,因为她是第一次来到北京。”福斯特以动情的口吻说,“如果你去问她,她一定会这样说:从飞机降落到由机场进入城市,我们都感到这里的文明程度很高,机场的一切井井有条,从高速公路到我们住的饭店十分便利,道路两旁的树木、景观都很整洁。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到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和谐的景象,并从心里感到了希望。”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作品选:

法國世界第一高橋: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   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vspace=2 border=0>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地理位置

     世界最高的高架桥—米洛高架桥在经过三年时间的施工后,于2004年12月17日竣工开通。高架橋位於法國南部,目的是為了緩解法國渡假時期往來巴黎和地中海沿岸地區的交通擁塞。 於2004年12月14日由法國總統席哈克(希拉克)主持落成儀式,12月16日正式通車,這座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橋,連接法國南部到西班牙之間,車行其間有如穿越雲端一般。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高架桥创下的各项纪录:

  1、桥长2460米。 
  2、宽度达32米的大桥连接起了米洛(Millau)山谷和西南部的塔恩(Tarn)河谷。 
  3、桥塔总高达343米。 
  4、塔恩河谷上方桥面高达270米。 
  5、整桥的最高桥墩高度达到破记录的245米。 
  6、该桥有一个3.6吨重的钢制桥面,相当于5个艾菲尔铁塔的重量。 
  7、创新科技:桥墩建造过程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 
  8、米洛高架桥的抗震性极高,并且能够抵御各类严峻的气候条件。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技术参数:

紀錄:世界最高的橋
     (橋距離河谷的平均高度為280公尺,橋面最高點離地有270公尺,相當於90層樓高,2號橋墩的斜張鋼索離地面最高點更高達343公尺,比巴黎鐵塔還高。)
地點:法國南部
連接:法國巴黎到郎格多克地中海岸,延伸到與西班牙巴塞隆納高速公路相連的A75號公路。
橫跨:塔恩河谷
效益:原山路路程需時3個小時,完工通車後只需10分鐘
總長:2460公尺
結構:橋面由七座鋼筋混凝土橋墩支撐,加上斜張鋼索結構
橋墩數量:7座
最矮橋墩高度:77公尺(七號墩)
最高橋墩高度:343公尺(二號墩)
               橋梁最高点離地面270公尺
橋索數量:154捆
橋面厚度:4.20公尺
橋面寬度:32.05公尺
水泥體積:85,000立方公尺
金屬結構重量:36,000公噸
設計:诺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1987年開始設計
施工:艾法吉(Eiffage) 營建公司
經費:3億9400萬歐元 (約台幣169億元)由艾法吉公司獨資
動工:2001年12月 (施工期間無安全事故發生)
落成:2004年12月14日
通車:2004年12月16日
管理:艾法吉公司擁有75年的管理權
過橋費:淡季為4.6歐元/車,7-8月為6.5歐元/車
一日遊收費:32-48歐元不等

建筑设计

(技术参数图解)

日本“朝日新聞”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報道

     法國近日在其南部米堯地區的塔倫(音譯)河流經的一個峽谷修建了一座高達343米的世界第一高橋。它由7根粗大的橋樁支撐,聳立雲霄,從照片上看極其壯觀。不知道司機和乘車人從橋上通過時是為感到身在天上而開心還是因害怕掉下去而提心吊膽。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远距离

建筑设计

2004年12月14日由法國總統席哈克(希拉克)主持落成儀式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黄昏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上的行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上的车辆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如穿越雲端   建筑设计   壮观的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   建筑设计   雲端中的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设中的米洛大桥(Millau Viaduct)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诺曼·弗斯特(Norman Foster)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香港新机场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投资707亿港元于1998年7月6日正式启用的香港新机场

香港新机场每年可运送旅客3500万人次,货物300万吨

机场客运大楼内的行李提取大堂设有十二条输送带,每小时可处理19200件行李。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77年设计的英格兰东安格利亚大学艺术馆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1991年设计的英格兰伦敦钢结构机场 :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的北京国际机场第三候机大楼:

      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诺曼•福斯特的作品遍布全世界,眼下他手头最重要的项目——北京国际机场第三候机大楼,将是世界最大的有顶建筑。  

    诺曼•福斯特2005年已经有70岁了,显然,他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也是最具有野心的建筑师。在法国落成不久的米劳大桥、伦敦市政厅、德国柏林国会大厦增建的圆屋顶、纽约的赫斯特大厦、香港银行和香港上海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大厦(法兰克福)、斯坦斯泰德机场(埃塞克斯)、瑞士再保险公司大楼(伦敦),这些形状突特,创意现代的建筑都是他的杰作。诺曼•福斯特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福斯特自己,他在一次次地超越自我。

    北京新候机楼将是世界最大

      诺曼•福斯特的办公室坐落在泰晤士河的南岸,巴特尔西(Battersea)附近。他经常站在办公室里,安静地眺望着窗外的风景。整齐的西装,黑色的圆高领,他看起来远比70岁老人年轻,酷爱空中航行和滑雪。最近,他最乐意和人谈起的事情就是他新近设计的一个玩具,一家遥控的模型飞机,专门设计用来做室内飞行的。“它已经撞击地面很多次了。但是我很快就要掌握安全着陆的诀窍了。”他还乐意提到,他在商店上方设计了一款小棚屋,当然远没有他正在设计中的北京新国际机场那么大,但是足够让一架模型飞机着陆。

      当然,事实是,他在北京新候机楼上花了更多的时间。“这将是全世界最大的有顶建筑。有4万个工人在那里按8小时轮班工作。建造时间从2004年4月6日开始,将于2007年12月31日封顶,刚好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

      这个建筑最终将呈现中国最传统的吉祥之物——龙的形状,屋顶长3.25千米,宽785米。人们将搭乘列车穿梭于终点航楼不同的部分,终点航楼将有175部扶梯,173部升降机,和437部自动人行道。据估计,到2020年,每年将有5500万人在此穿梭往来。

      福斯特用英国希思罗机场来打比方让人们对北京新机场规模形成概念,“想象一下,将希思罗机场的1、2、3、4、5终点航楼聚集起来放在一个屋顶下,然后将地面面积再增加17%。未来的北京机场第三候机楼将非常非常大,甚至在一定的光线角度下,你站在这个建筑的一头,看不到建筑的另一头。”

      福斯特的掌心里牢牢地掌握着这个建筑巨像的每一个细节。他热爱飞机,热爱飞行。自从他在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之后,他就狂热地爱上了飞机场的建筑设计,还经常研究怎样将新近的轻量级的技术和材料融入笨重的建筑中。福斯特的建筑设计在赛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完工时达到一个巅峰,他的雄心和他的工作量从此向极致迈进。

      融合当地文化的建筑设计

      福斯特的设计无疑包含着对当地建筑文化、历史和地域感觉的一种回馈。“我们在设计界是领先的。”他们非常自信地强调这一点。他补充道,“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会把一些本土的东西加入到我们设计的楼宇里,这不是妥协,更不是模仿,而在潜意识里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影响力,所以只要能把握到本土的元素,我们一定会加入设计。”福斯特思考了一秒钟,继续充满Ji情地说,“我很想给你看看北京新国际机场第三候机楼华美的钢铁架,那是一个由那些复合曲线组合而成的钢铁组合体,而这个设计的灵感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造船工艺。古老的中国工匠们真是伟大的船只制造师。”

      这就是沉浸在福斯特的世界中的福斯特,他总是想要制造一些凝结了桥梁和机械的结构、逻辑和美感的建筑。福斯特得到的第一个建筑类奖项是缘于他设计的一幅风车图纸,他还设计过通往他家乡的铁路。当他为现代化的中国设计一个超现代化的建筑时,他并没有准备利用中国古老的设计传统,而是以自己年轻的建筑工艺、技术和工程方法为基础。

      当然,一些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并没有被福斯特放弃。“当你沿着北京新国际机场走的时候,墙壁和天花板的颜色会从红色演变到黄色,这是中国的传统色系渐变。”福斯特在设计新机场的早期工作时,还从老机场的设计中获得了不少灵感,“新机场是一种延伸和发展,之前设计香港赤腊角新机场和斯坦新机场也给了我不少经验。”

      福斯特既是设计师,又是工程师。他并没有在所谓时尚论调的追逐中兜兜转转,而是几乎重新定义了过去10年间的建筑设计理念。他的很多建筑都是Ji动人心的,虽然建筑必须要遵循一些严格的设计规律和工程逻辑,但是福斯特依然在他的建筑中体现了让人心动的曲线美感。即使在一些加入了严格职能要求的建筑里,我们依然可以轻易捕捉到福斯特用建筑表达美感的影子,比如伦敦市政厅和赛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

     福斯特喜欢和事实对话,喜欢谈论那些让他感到兴奋的事物。中国最让他Ji动的地方,就在于中国变化的速度。“英国希思罗机场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用了50年的时间;但是对于北京来说,新国际机场发展到等同的规模,只需要5年不到的时间。中国整个社会正在用十足的能量发生着变化。”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设计-环艺设计-建筑设计-现代建筑派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