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的建筑设计作品
在当今建筑设计实践中探索“中式”,私以为从三个层面来看:建筑的构造营建方法;建筑的类型与形态;建筑的空间氛围。分别可以看做建筑的“骨、相、神”。下面的案例可能无法兼顾所有三个层面,但是应该都可以在至少某一个层面达到所谓的“兼容中西”,或者说,在现今建筑设计普遍遵循和关注的内容之中,融入和强调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转译。
第一个例子,日本建筑师隈研吾(Kengo Kuma)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依山势由高至低,屋顶借鉴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玄瓦坡顶,错落有致,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也与所处地域的建筑文化契合
然而如果将建筑的表皮剥开,直视内部空间乃至结构构造的话,不难发现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现代建筑.
博物馆内部空间. 大跨度开放空间与落地玻璃保证室内展区可以被有效使用
从这个层面上讨论,则这无疑是一座现代建筑,从建构到空间本身都非常的“西方”。看似是主题语言的玄瓦,其实更多地成为了立面上的装饰(图6~8,确实有立面上的调节光线等意义,但装饰意义似乎更多)。
这个项目可以说比较成功地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了中式建筑的特色,虽然略显刻意,但是从设计到完成度都是水准之上的。不过最终建成效果和内里的建造方法、空间体验之间的“中西差异”,应该如何评价呢?
另外,虽然隈研吾被调侃称为“装修建筑师”,但是他的其他作品比如“长城脚下的公社”系列建筑中的竹屋Great (Bamboo) Wall也是颇具东亚文化禅意的现代建筑
第二个例子,美国建筑师搭档Tod Williams+Billie Tsien(华裔)设计的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东亚图书馆
因为对这座图书馆有很多亲身的体验,对整体空间的氛围有着更为真切但是同时也更加主观的理解,所以如果用一句非常任性的话来评价,就是:“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这座图书馆的大门,都会感受到彻底的精神上的宁静。”
图书馆整体是白墙红瓦,虽然坡顶看起来隐约有中式意味,但是其实也是受西班牙殖民风格影响的加州传统建筑风格,与校园中附近的原有建筑群相处融洽
而在这种统一的风格下,外部立面上富有传统中国元素的条形花窗成为了点睛之笔,赋予了图书馆与其身份相符合的个性与在校园上的辨识度;同时,也让内部空间的光影变化和气氛变得仿佛中式书房,午后斜阳时分捧卷倚窗,饶有生趣.
在这样一个因地势而建的多层图书馆的内部,建筑师选择了创造一个开放的通高核心空间;而在屋顶开出的一个北向的、几乎横跨整个平面的天窗,则使得自然光线能够柔和地布满较深的内部空间,整体的采光氛围非常平衡,也让整个空间充满了宁静感。
而同时,这对建筑师搭档又是以擅长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营造出含蓄又富有张力的体验闻名的,在这座图书馆的内部也是采用了混凝土、玻璃、石材、木材等多种材料:完成度很精细的木材、石材与玻璃使得裸面混凝土的粗糙显得有古拙意味,木材作为有机材料本身即是东亚文化的重要体现方法,也平衡了其他材料带来的冷感,因此整个空间的氛围愈加静而不旷,尺度感和温度感都恰到好处
另外,传统中式空间营造中非常重要的“框景”和“对景”等手法,在图书馆设计上均有体现。
比如提到“对景”,在外部是主入口处的楼梯与观景平台,既可以望向对面的校园主要建筑景观,也是图书馆外部的重要开放空间;
在内部则是建筑师在每一层平面上创造出一些退让和错层的效果,这些细节让在不同楼层的人互相望去都有不同的观感;
提到“框景”,则是利用空间透视效果、立面开窗尺寸的考量加上室内外景观取得了园林中月门或者尺幅窗的效果
其实近年来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大规模发展与回落,加上与其他国家建筑界的交流与融合,对建筑师的要求日趋严格。大规模城镇化的前提下,如何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做出有个性有针对的设计成为了一种日益迫切的需求。同样有亮点但是没有在文中展开讲的,还有诸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王澍先生的水岸山居;台湾建筑师姚仁喜先生的水月道场、乌镇剧院等等(依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