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丨陈嘉庚:华侨赤子心 兴学强国志

厦门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缅怀丨陈嘉庚:华侨赤子心 兴学强国志

编者按: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怀抱“教育兴国”信念,爱国兴学,奉献一生。今天是嘉庚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一同走近建国初年陈嘉庚扩建厦大的往事,以此缅怀先生,感悟先生留给我们沉甸甸的精神财富。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这张珍贵照片拍摄于1955年,居中年长者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华侨陈嘉庚,背景建筑为新落成的厦大建南楼群。陈嘉庚站在楼前环形台阶上,远眺前方大海,豪情万丈地说:“以后,外国和本国的轮船从东海进入厦门,一开进厦门港就看到新建的厦门大学,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而照片背后的故事,还得从数年前说起。

兴学强国始终不渝

1949年10月1日,受毛泽东电邀回国的陈嘉庚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亲眼见证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饱受侵略和屈辱历史的结束。陈嘉庚欣喜万分,决心从南洋回国定居。

1950年,陈嘉庚告别满堂子孙,只身一人回到故乡厦门集美,此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扩建厦大。这所由陈嘉庚于1921年怀抱“教育救国”理想,倾资创办并独立负担16年的大学,是中国第一所侨办大学。陈嘉庚为之勘遍厦门全岛,选定民族英雄郑成功操练士兵收复台湾的演武场为校址,择“五九”国耻纪念日为首栋校舍奠基,在企业陷入困境时,陈嘉庚“宁可变卖大厦,也要维持厦大”,毁家兴学震动海内外。

建国后,陈嘉庚对厦大的发展满怀希望。在了解到校舍紧张后,陈嘉庚向其女婿李光前募资600万元港币,决心扩建校舍。但当时,厦大地处海防前线,时常遭受炮火侵扰。有人担心这时修建校舍易遭破坏,建议暂缓。陈嘉庚坚定地回答:“敌人一边炸,我们一边建;今天被炸毁了,明天再建起来。”

事必躬亲风雨兼程

1950年11月,厦大扩建工程开始施工。从勘定地基、校舍设计、雇工备料乃至施工,陈嘉庚都事必躬亲,一丝不苟。此后数年,这位八旬老人每周两次从集美渡船来到厦大工地巡视,拄着拐杖踏遍每个角落。他时间观念极强,每次都准时早上7点半到校。有一天风雨大作,建筑部同志说:“快7点半了,看今天天气,陈校主肯定不会来了”。话音刚落,门外拐杖就出现了。在陈嘉庚亲自督建指导下,十个基建工场千余名技术人员和工人日夜加紧施工,工程进展迅速。至1955年5月,共建筑大小校舍24幢,占地面积24,397平方米,建筑面积59,057平方米,为厦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一时期的建筑,中西合璧、庄重典雅,不少成为嘉庚风格建筑的经典之作。建南楼群、芙蓉楼群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世纪中国建筑遗产。

厦门大学

图为厦大建南楼群

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陈嘉庚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幢幢美轮美奂的校舍,“热心祖国教育事业始终不渝”的他更是给厦大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爱国精神。在嘉庚精神激励下,一代代厦大人始终以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弦歌不辍,奋勇前行。华侨渊源与传统也成为厦大最鲜明的办学特色,1956年厦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华侨函授部、南洋研究所,成为我国海外华侨华人教育与研究的中心。

为感恩陈嘉庚、回馈他事业成长地马来西亚、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开始建设。2016年2月,首批新生正式入学。2019年9月,马来西亚分校迎来首届毕业生。其中,绝大多数加入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行业领先的公司任职;还有一些在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继续深造。厦大马来西亚分校是中国大学在海外设立的第一所分校,被誉为“镶嵌在现代‘海丝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正在源源不断地为“一带一路”建设输送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分校的创办既是厦大国际化办学的新举措,也是厦大人传承嘉庚爱国精神、实现新时代强国之志的使命担当。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图为“为吾国放一异彩”百年厦大校地情缘主题展

厦门大学

图为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主楼

往期精选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文:石慧霞、林秀莲

编辑:莫西

来源:厦门大学档案馆

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厦门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厦门大学-缅怀丨陈嘉庚:华侨赤子心 兴学强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