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片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校对应硕士点:生态学
本校对应博士点: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土保持
专业概况:
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本-硕-博-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科研教学平台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草局)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
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含海外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创新团队
“生态-地理过程”教师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国家级一流课程:“亚热带森林生态水文过程综合观测虚拟仿真实验”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第16,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列B-
专业历史沿革
专业特色优势
随着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所面临形势的严峻性,生态学成为气候变化与人类发展、碳达峰与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的引领性学科。在生命与环境的关系中探寻生命规律和自然之力,建设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国家战略赋予生态学科的重要使命。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依托生态学和地理学两大优势学科、一流师资队伍和国家级科教平台,打造科教协同育人体系,实施导师制和班主任制,筑牢理论基础,突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为国家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培养理论基础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国际视野宽广、富有创新意识,能够在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生态学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生态保护、生态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工作的基础研究型与应用型复合人才。
师资队伍
目前教师65人(生师比1.8:1),其中教授/研究员28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7人,讲师/助理研究员10人,博士学历比例达94%,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以及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获得者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师资力量雄厚。
名师风采
科教平台
生态学专业依托地理科学学院4个国家级、13个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平台,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超1亿元,拥有各种先进教学设备,教学条件全国同类专业前列。
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全球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
闽江河口湿地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课程体系
按照“重视基础理论,突出实践教学、强化科研训练、培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优化课程结构,将“两山理论”“双碳目标”等新理论引入课程体系,打造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以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课程思政建设和劳动教育,实现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一流课程与教材
点击查看大图
实践教学
本专业发挥生态与地理两大优势学科的共同引领作用,以国家级科研教学平台为依托,以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滨海湿地、侵蚀退化地、城市森林等为实践对象,建设了课程思政(福州)、劳动教育(福清)、社会实践(长汀、上杭)、综合实习(福州、三明、武夷山、建瓯)等实践教学基地9个,打造“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实践育人体系。
植物学实习
动物生态学实习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环境学综合实习
生态学综合实习
创新实践
人才培养成效
强化科研训练,注重全面发展
以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为基础,生态学专业设立导师制,创设“研究生+本科生+导师”科研训练共同体,强化科研训练。生态学专业获得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连续10年保持全校领先,生均立项数超过1.2项,2018-2020年生态学方向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达12项。丰富的科研训练活动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和科学素养,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
2018-2020年
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创立项项目
点击查看大图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
土壤碳通量观测
树干液流
叶片光合参数测定
土壤培养实验
土壤有效养分测定
盆栽实验
气象色谱仪使用
注重生态教育和思政教育共融,在“绿色生态”的理念中传递“红色教育”的观念。丰富的课外活动,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近年来,学生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和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各类竞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9项。
2018-2020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第三届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二等奖
《水土流失治理--从长汀经验到中国行动》
综合素质过硬,就业前景优良
毕业生主要致力于教学科研、地方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近年来,读研比例保持45%左右,大部分毕业生保送或考入双一流高校和中科院等单位,100余人保送或考入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学生创新潜力大,继续读博和从事本专业科研教学工作的比例高,如2010级有70%的学生读研,其中40%的学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学生毕业后进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宁夏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任职。社会、用人单位和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都给予了毕业生充分肯定。
部分毕业生就业单位情况
近3年考研录取情况
点击查看大图
2022届毕业生升学读研情况
2018级(2022届毕业生)上岸学子风采。目前已经有5位学生进入双一流大学和中科院大学深造,5位选择本校读研。
优秀校友
学长寄语
2018级郑子艺(北京大学)--2018级邱思慧(中科院华南植物园)--2018级廖李仁(中科院亚热带所)--2018级廖抒蔚(厦门大学)--2017级傅胤(华东师范大学)--2017级江德钧(厦门大学)--2016级王声钰(复旦大学)--2016级张一萍(厦门大学)--2015级陈涵睿(浙江大学)
联系我们
来源:地理科学学院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