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现在已经是中秋节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和小编我一样,也是孤身在外呢?重点是!我现在连一个月饼都没有!!我现在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默默地去买一个月饼T_T
没关系,我们可以聊聊天,假装我们今天还有人一起过。
中秋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习俗
祭月、赏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其数量甚至要计算在外的家人。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的节日习俗当然还有很多,诸如放天灯、猜灯谜、舞火龙等,我也不一一例举啦。恩,对的,大家知道就好。0.0~
然后,我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一些能够在出去浪的时候体现实力(??)的东西,比如说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什么的?
苏轼(宋代)——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商隐(唐代)——嫦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张九龄(唐代)——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唐代)——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杜甫(唐代)——月夜忆舍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唐代)——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秋瑾(清代)——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李商隐(唐代)——霜月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苏轼(宋代)——阳关曲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杜甫(唐代)——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白居易(唐代)——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孟浩然(唐代)——秋宵月下有怀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苏轼(宋代)——念奴娇·中秋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刘过(宋代)——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王建(唐代)——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辛弃疾(宋代)——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吴文英(宋代)——思佳客·闰中秋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元好问(元代)——倪庄中秋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吴文英(宋代)——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刘禹锡(唐代)——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苏轼(宋代)——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辛弃疾(宋代)——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范成大(宋代)——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
苏辙(宋代)——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毕竟呢,还是有三天假期啊~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期微信编辑:王鑫
责任编辑:康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