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科研也好,教学也好,育人也好,都要持平凡心,不可太功利。润物细无声,水到自会渠成。正所谓,“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嘿,尊师爱生月来了!
“我很庆幸可以遇到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他帮助我在大学里成长,给我照亮了一条道路。”文化传播学院2015级传播学专业的谌良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谌良汶眼中的这位老师就是靳阳春教授。
现任教于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兼任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三明学院“中国文化概论团队”主持人。
潜心科研,专注执着
靳阳春老师从事中国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文化研究和传播教学,对这一领域颇有研究。靳阳春老师申报的《宋代汀州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获得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他表示:“一共申报了四次,每一次申报都是熬到深夜,苦心斟酌,绞尽脑汁。惟其刻苦难忘,才能不断提高。”据了解,靳老师前三次申报虽然没有成功,但并非没有收获。在前三次的申报中,他不断完善文本、充实成果,最终在第四次获得立项。
靳阳春老师坚持自己的学术方向,持之以恒地完善前期准备,并不断地将一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形成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结合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需求,立足地方实际,把学科特色和研究特色有机凝练,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方向,在中国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学术领域脱颖而出。
靳老师坦言,自己事业上的每一个成功,都有爱人的付出和汗水。爱人担当了大部分孩子的教育和抚养,还在科研工作上的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有了爱人的支持,靳教授的科研之路也越走越广。靳老师共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A类项目2项;三明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并参与课题9项。在国家级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参与编写专著1本,教材1本;在《中国史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6篇。
作为文化传播学院办公室主任,一边忙着科研,一边忙着教学,一边忙着院里繁重的工作,如此巨大的工作量,他依然把每一件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靳教授的身体吃不消了,他的椎间盘也因此出了一些问题,虽然眉宇间偶有不易察觉的痛楚,但依旧面带微笑,热情洋溢。
以爱育人,尽心尽力
“上课的时候,靳老师不拘泥于课本,总是能旁征博引,让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这也是我们爱上他的课的原因。”2016级传播学的韦贤林谈到。据悉,靳阳春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因材施教,教育教学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教学。《新闻学概论》上,靳老师总是可以把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和新闻焦点贯彻到理论的教学中,让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刚接触课题的时候,我一无所知,是靳老师耐心地教会我如何撰写申报书,帮助我理清实施思路,引导我从各种资料来源去学习和使用,指导我运用正确的科研技巧,甚至包括申报书的排版布局和文字字体格式……”对谌良汶来说,靳阳春老师教会他的绝不仅是做科研写论文的技巧,更有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
“指导学生做科研,就是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最好实践。”靳阳春老师在指导学生科研上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首先,他帮助同学们树立一个科研和学习并行不悖、且相得益彰的观念。其次,他从各种资料来源的学习、使用以及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甄别等方面入手,手把手地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科研技巧。然后,他会给同学设立一个小目标,让同学们能够逐步完成并且看得到坚持下去的希望和毅力。同时他还会给学生制定一个高远的目标,鼓励他们走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就是这样一套独特的方法,靳阳春老师身体力行落实导师制,带好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科研工作,共指导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7项“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竞赛项目,指导学生发表论文5篇,指导5名同学考上研究生。靳老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校院领导的肯定,是师生认可的好老师,2012年获评校级优秀教师。
亦师亦友,温暖人心
走过鸿文楼的走廊,经常可以看到靳阳春老师和同学们亲切地交流。他们有时在探讨学术,有时在交流心声,有时在解答疑惑。
“我把学生当朋友,同样我也希望学生把我当成朋友。”靳阳春老师笑着谈到。令靳老师高兴的是,这个目的基本上达到了。“每一次参加辩论赛,我们都会找靳老师讨论关于辩题的一些问题,”文化传播学院一言辩论协会会长魏子盟说,“靳老师总是能帮助我们发现新观点,发掘新思想。”实际上,每届辩论赛的同学都会找靳老师来探讨辩论,虽然靳老师和辩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的观点总是大家眼前一亮。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状态,靳老师和同学们作为朋友相互交流,同学们认可老师,老师也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也有很多同学遇到一些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家庭问题,他们也都愿意找靳老师谈心聊天。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骑行去尤溪的途中迷路,水和粮食都没了,然后就骑不动了,在山里面也很少人经过,然后他第一个想到了靳老师,把坐标发给了他。靳教授没有任何推辞,带着水和粮食开车去把这位学生接回学校。靳老师是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人,这大概就是靳老师个人教学理念实践上的成功。
成绩是起点,荣誉是动力。每一份荣誉都是一种激励,激励着人越走越好,越走越远。面对卓越教学奖、十佳教师等荣誉,靳老师笑着说:“荣誉是对我工作的一种肯定,尤其是学生们对我的肯定,这也是我今后工作最大的动力。”潜心科研,用心育人,亦师亦友,靳阳春老师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润物无声,以爱育人。
主要事迹
靳阳春,男,汉族,1969年5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现任教于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兼任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家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三明学院“中国文化概论团队”主持人。中国汉民族学会会员、福建省传播学会会员、写作协会会员。
该同志主要从事中国东南区域民族与族群文化传播研究和教学。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1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教育厅人文社科A类项目2项;三明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教研项目3项。指导4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7项“互联网+”大学生创业竞赛项目,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在《中国史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收入国际和国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1),市厅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第3),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科研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获评2010年到2016年(2011学年和2015学年脱岗进修)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从教心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明学院大学生新闻通讯社
纳新|我们是肥沃的“坑”,你是不是合适的“萝卜”
投稿邮箱:16771946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