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我校师生团队提案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三明学院招生办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首次!我校师生团队提案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2019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

征集活动获奖作品日前揭晓

由校团委推荐、文化传播学院师生提交的

《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建立闽中(三明)地方戏曲

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从全国1884件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

荣获“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三明学院招生办

活动历时7个月

全国1.1万名青少年报名参与

初评497件入围作品

经过地方推荐、团中央初审、专家评审、

网络投票、评审会终审、网络公示6个环节

最终评选100份优秀提案

一起为优秀的文传小伙伴们鼓掌吧!

三明学院招生办

三明学院招生办

指导老师:余达忠

团队成员:叶芷毓、罗家滢、马逸芸、冯泳

保护传统文化资源

建立闽中(三明)地方戏曲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背景和问题]

戏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我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普及广泛、影响深远。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和抢救地方戏曲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重要策略。

闽中即以三明市为主体的区域,包括尤溪、大田、沙县、将乐、梅列、三元、永安、永春、德化、仙游、延平等县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闽中一直是江西、浙江等地进入福建的重要通道和人口集散地,是汉至清代北方移民的重要中转地,是八闽文化交汇点,闽文化汇集地,不同形态的闽文化在闽中(三明)地域都有体现并得到较好保存。闽中是福建境域文化生态最多样化的地区。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和多样化的文化生态,使闽中(三明)成为福建戏曲文化的汇集地,不同地域、不同形态、不同时代的戏曲文化在闽中(三明)境域都得到了很好的繁衍、保存。在闽中(三明)境域,不但保存最古老的傩神戏,唐宋时代的古剧;而且,闽中(三明)境域还是元代南戏重要的汇集地、繁衍地,明清时代各种成熟的地方戏曲在闽中(三明)境域都得到很好发展、传播;同时,在闽中(三明)境域,还孕育、繁衍了许多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既有木偶戏、大腔戏、小腔戏、宜黄戏、采茶戏、梨园戏、汉剧、祁剧、赣剧、梅林戏、高甲戏、南词、肩膀戏、莆仙戏等,也流行京剧、越剧、黄梅戏,同时,还有各地种类繁多的地方戏曲。闽中(三明)是福建戏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区域。更重要的,闽中(三明)境域形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戏曲,仍然还是以活态的形式得以保存和发展,各种方式的民间戏班仍然活跃在乡间村落,各地民众对地方戏曲仍然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和热爱。由福建省戏曲研究院、三明学院学者新发现的大田地方戏《张大阔公戏》,就是宋代戏曲的活态遗存,是迄今中国还在演出的最古老的戏曲形态。闽中(三明)是福建乃至全国戏曲文化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区域。

[原因分析]

地方戏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是传统农耕社会中人们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进入现代社会之后,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戏曲和戏曲文化生态形成极大冲击,尤其是现代传媒的日益普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等,传统地方戏曲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困境,地方戏曲繁衍、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发生根本性改变,传统戏曲的生存发展日益式微。一方面,传统戏曲的传承面临严重的危机,既表现为古老的传统剧目、剧种不再演出、演唱,濒临失传,能够演出、演唱古老的传统剧目、剧种的艺人越来越少,越来越老年化,也表现为古老的传统剧目、剧种的观众日益减少,中青年人普遍不喜欢观看、欣赏传统戏曲,演出、演唱传统戏曲的民间戏团、乡村戏班普遍难以维持,出于生存压力纷纷解散、停演;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导致传统戏曲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发生改变,由此直接影响传统戏曲的生存发展。在传统农耕社会,地方戏曲文化是一种乡村制度,但在现代性的冲击下,戏曲文化作为一种乡村制度的根基已发生根本性动摇。保护和传承传统戏曲,重要的在于保护传统戏曲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

闽中(三明)作为传统地方戏曲文化形态保存最丰富和完好的地区,南方流行的大部分戏曲在福建和三明都有传播,各种传统剧目、剧种都在福建和三明有深厚的积淀,形成了福建和三明丰富的戏曲文化生态,又形成许多具有福建和三明地域特色的地方戏曲,孕育了丰富的戏曲文化。但在现代化、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冲击下,福建和三明的戏曲文化和戏曲文化生态也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加大对地方戏曲和戏曲文化的研究,重视对戏曲文化生态的保护,建立一种有效的保护地方戏曲文化的机制,使传承延续千年的地方戏曲和戏曲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延续,并为地方现代化建设发挥推动促进作用,这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战略。

2010年,文化部开始探索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率先在福建建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7年,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又获得国家批准。十余年来,文化生态保护区机制,使福建在保护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成为全国传统文化资源最丰富,保护最为完好的省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省区。十余年来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均是从整体上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而建立专项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对具有特别重要价值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项保护,是推进和深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重要路径。探索建立专项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挖掘、开发的一项新举措,也是一项在文化实践上和学术研究上都具有开创意义的前沿性工作。

[建议]

1.由市政府、人大、政协等行政部门,通过各级人代会、政协会等向省和国家文化与旅游部联络沟通,申请建立闽中(三明)戏曲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

2.成立市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申报工作小组,拉拨给专项经费,开展生态保护区申报前期工作。

3.由三明学院、福建戏剧研究院等学术单位开展闽中(三明)戏曲文化资源调研普查,对建立闽中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论证,探索建立闽中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行性、意义、价值、策略、路径、方式等。

4.通过建立地方戏曲文化生态博物馆、地方戏曲文化剧团、地方戏曲文化数字化资源库、地方戏曲演出人才培训基地等方式,对大田《大张阔公戏》《肩膀戏》《大(小)腔戏》《祁剧》《南词》等进行抢救性先期保护,取得前期成果。

5.加强对戏曲文化的宣传推介,尤其是融媒体方式,打造闽中(三明)地方戏曲文化品牌,成为福建和三明重要的文化符号。

看似一份简单的提案,背后却是明院学子们积极关注社会文化建设,有序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的有力证明。团队师生与团团分享了他们的经历与感受,一起来看看吧!

三明学院招生办

三明学院招生办

指导老师:余达忠教授

三明学院招生办

现任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副处级)、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会员、中国侗族文学学会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和贵州省民间文艺协会理事。

年轻人历来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参与者,从梁启超发出“少年强则国强”的呼喊,到五四运动中进步学生的担当,再到远渡重洋寻觅救国良策的早期留学生,年轻人的积极参与,见证了许多关键的时间节点,亦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时代在变,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也在变,不变的却是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政治参与需要年轻人的光芒!

三明学院招生办

团队成员风采

三明学院招生办

三明学院招生办三明学院招生办

三明学院招生办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叶芷毓、马逸芸、罗家滢、1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冯泳

参与模拟政协提案活动是我们积极参政议政的一种形式,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国家有关提案内容的方针政策,更加了解了国家的机制。在构思提案时,我们学会了站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格局和视野也更开阔,同时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也比之前更甚。

我们尽可能地通过实践调研和集思广益,提高提案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愈发感受到青年人肩上承担的社会责任,坚定了我们投入更多的政治热情,助力国家发展建设的信心。

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明院师生

朴素而深厚的爱国情怀

以及格局广阔、心怀家国的责任担当

新时代的明院青年

富有智慧、充满力量

团团为你们骄傲,为你们点赞!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三明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三明学院招生办-首次!我校师生团队提案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