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同大学合作举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中外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项目证书;
专业优势
▲2017年,“一体两创三应用”新能源工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本专业在物理与能源学院多年办学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经教育部批准于2010年设立的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相关本科专业,是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本专业基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结合企业行业标准和专业自身特色,构建了新能源类工科专业“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训练为依托的“一体两创三应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致力于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应用领域专业人才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大同大学合作举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中外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项目,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唯一一家高校)。2017年,““一体两创三应用”新能源工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学科学位点平台
本专业是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拥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能源与材料物理、能源与材料工程和材料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凝聚态物理和能源与材料物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形成了紧密相连、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学科群,形成了本专业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福建省量子调控与新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太阳能转换与储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理一工”前沿创新与工程实践平台;拥有国家级物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教学团队、福建省先进材料与新能源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学科专业平台。
▲创新性研究实验室和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2.专业特色
特色之一:校企高度融合,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邀请行业一线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和修订,指导课程开发和实践教学标准化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共同研究、设计、开发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体系及其配套教学设备。
特色之二: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工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了校内锂离子电池、太阳能发电和智能能源测控工程三个工程化教学实践平台,构建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创新研究→综合应用→中试工程化实训→企业实训”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将科技前沿、教师创新成果及工程应用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完成创新性研究课题或产学研合作项目,凸显“ 学中做、做中学”的工科办学模式。
课程设置
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课程(固体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新能源基础实验、新能源综合实验、单片机技术, 传感器应用, 嵌入式系统,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等)、个性发展课程(按专业方向选修)以及素质拓展课程。
就业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本科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去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如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猛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或行业著名企业等,就业质量较好;此外,本专业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造,大部分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或考上进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研究生。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届毕业生黄超同学考上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招生与考试中心
编辑:黄伊琪
指导:张晨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