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向着花儿开!她的先进事迹通过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传遍四方!

闽南师范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丹心向着花儿开!她的先进事迹通过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传遍四方!

闽南师范大学

时代楷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中央宣传部7月3日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中华传统美德,是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也是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在“时代楷模发布厅”银屏中,我们看到一个坚强的身影——我校2004届物理系毕业生李丹。

闽南师范大学

李丹,出生于1982年2月14日,2004年6月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前身)物理系,同年8月进入福州第十八中学工作。2006年8月,刚刚工作2年的李丹老师瞒着父母报名赴宁夏支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二中,成为一名乡村历史教师。2008年9月4日因病逝世,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2020年7月3日这一天,李丹老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传遍四方。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我用一年的时间做了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成为宁夏娃们的历史老师,告诉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和大山外的世界。”

2006年9月,在福州十八中工作刚刚两年的李丹瞒着父母,偷偷报名赴宁夏支教。与李丹同在福州第十八中学当老师的父亲李圣康却一直蒙在鼓里。“直到手续都办妥,准备出发了,她才告诉我们”,李圣康回忆说,“怎么拦也拦不住,后来一想孩子能有这样的爱心和志气,我们也就答应了。”

随后的近一年里,李丹便被安排在宁夏隆德县第二中学,担任三个班级的历史课教学。原来从报纸、杂志、电视、电影里对西部贫困地区的了解,成为现实出现在面前。

从那以后,李丹隔三差五就自己掏钱给孩子们买饭、买菜、买衣服,家里寄去她爱吃的肉松、烤鱼片,被她全部分给了学生。“她总说,那里很多孩子很少吃这些零食,看他们吃比自己吃更开心。”李圣康接受采访时说。

闽南师范大学

▲李丹上课画面

作为支教队唯一的两个女老师之一,李丹努力适应着西北的寒冷气候,努力克服着浓烈的思乡之情。她所教学的历史不是她的专业,所以在备课方面,她下了大量的工夫,熟读课本,参阅教参和各种历史参考书籍,在这基础上详细编写每节课的教案,在这样的精心准备下确保每节课都能将课本和课外知识准确、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李老师给我们教历史时,她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美丽……”回想和李丹在一起的日子,学生们一脸的幸福。这一切,隆德二中的师生都不会忘记。时任隆德二中德育处主任的李瞿鹭老师也说,在隆德支教的一年间,李丹只回过一次家,节假日都用来给学生辅导功课和家访,她教学有方,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爱。

正如她在支教日记中写的那样,“……生活条件虽然艰苦,工作虽然不轻松,但我在这里快乐、努力地工作、生活着,因为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很光荣、很自豪……”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得病我不怕,怕的是,那两个宁夏娃没人继续资助,他们的学业怎么办?”

“……我深深体会到了我们支教的意义所在,不仅带给这里的孩子们山外的精彩世界,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尽我们的力量让山外面的人了解在遥远的宁夏山区还有这样懂事而且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能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不要因为贫困失去了应有的就学机会和对前途的希望。” 在李丹的支教日记中,她写到。

在支教期间,李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到了学生身上。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楼道里、宿舍中,一条条深僻山间的小路上印着她的脚步,贫困学生家里还绕留着她的声音。她从全校遴选出17名贫困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等课余时间一一家访。她一年走访学生家庭35人次,先后资助6名贫困学生,还积极奔走筹措,为学校募捐2万多元。

到了隆德二中没几天,李丹就发现了一个贫困却坚强、上进的女孩小艳。2006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当李丹看到小艳家庭现状时,李丹不禁潸然泪下。小艳的父亲因车祸去世,抛下他们姐弟三人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依靠耕种一亩以维持全家的生活,供给姐弟三人上学,小艳是否能继续读书还都是个未知数。“好好学习,其他的事不要操心,有我呢!”这对一个处于濒临辍学的孩子来说,这是多大的安慰和鼓励!李丹做出了重大的决定,长期资助这个孩子:每月资助100元生活费,一直坚持到小艳完成学业。到发病为止,她已经为小艳资助了1300元。在她支教结束,离开隆德之后,她又多次为小艳寄来学习资料,每一次考试后,她都要打电话询问她的学习情况。

闽南师范大学

▲李丹(右一)和学生在一起

宁夏女孩王巧琳是李丹资助的又一个孩子。巧琳父亲瘫痪后,一家过上了顿顿吃土豆蘸盐的苦日子。李丹知晓后随即和父亲一起资助这个坚强的高中女生小琳,直到她考上大学。小琳指着身上的棉袄、毛衣说:“这都是李老师给我的,这衣服不仅暖身还暖心啊!”“李丹老师像知心大姐姐一样,给了我温暖,鼓励,给了我努力上进的信心!”小琳说,她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支教老师李丹。

2007年9月,李丹支教期满回到福州原单位执教,但她仍然惦记着隆德那些山里娃,书信和汇款从未间断。然而,命运偏偏捉弄了这个善良的女孩,就在2008年1月13日,李丹被确诊患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李丹在病床上还在牵挂着宁夏的两个女孩,一再叮嘱父亲,无论自己最终结果如何,都希望他继续资助这两个女孩完成学业,还不能告诉她们自己得病了。

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如果没办法治了,就不要浪费钱,用来帮助别人吧。要记得帮那两个孩子。”资助宁夏娃成了李丹最后的心愿。

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曾播发《“80后”女孩:瞒父母报名支教患重症心系他人》一文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宁夏、福建两地干部、群众纷纷向身患重病的年轻女教师李丹捐款、慰问,号召大家学习李丹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的无私精神。

受到病痛折磨时,李丹总会说:“爸,这么多人关心我,万一我治不好了,就别治了,把爱心款留给更需要的人吧。”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李丹还要父亲拿出她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灾区。

▲宁夏卫视报道:李丹老师支教宁夏,不忘贫困学生,拿自己的救命钱捐助贫困生

2008年9月,李丹永远闭上了眼睛。临走前,她还在重复着那句话:“如果没办法治了,就不要浪费钱,用来帮助别人吧。要记得帮那两个孩子。”“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吧。”这是李丹在病床上最后深情而永恒的馈赠。

闽南师范大学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在贫困地区,教育总是站在最关键的位置。改变一代人的素质和命运,就能改变贫困地区的整体社会进程,“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这是福建赴宁支教教师间流传最多的一句话。教育,永远是人类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最伟大的工具。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年仅27岁的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来了。24年来,1146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支教团的优秀学子到宁夏中小学支教。千千万万个李丹,给贫寒学子送来了希望。

福建老师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支援,更是“爱拼才会赢”的福建精神。王巧琳永远记着李丹的父亲对她说过的那句话:考到成怎么样、考到哪去,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从六盘山那里走出来!可李丹来不及看见她走出大学、走出大山了。王巧琳欠下了一句对李丹的感谢,但她用尽了下半生来书写感恩。

▲央视频:一声“妈妈”背后,是用一生去报答恩师的情谊

多年过去了,王巧琳活成了李丹的影子。王巧琳经常和李丹的父母视频,她还会来福州看望李丹的父母,管李丹的妈妈也叫“妈妈”。她说,最怕看到福州的老两口寂寞。

闽南师范大学

李丹,她是天使,一个美丽的天使从福州飞到宁夏,飞到大西北版图中的大山深处,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丹心向着花儿开,她用自己如花的岁月,朴实的支教生涯,诠释了为师者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无私的敬业精神,在校园内外,在你我身边,树起了先锋!

向我校优秀校友李丹致敬!

向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致敬!

向时代楷模们致敬!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校友办、时代楷模发布厅微信公众号、央视频、宁夏卫视

编辑:陈紫妍

图文整理、责编:陈燕玲

编审:陈小环

闽南师范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闽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闽南师范大学-丹心向着花儿开!她的先进事迹通过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