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惠民 为那康泽万家”,这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院歌中的一句歌词,多年来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中医药资源优势,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全方位多角度贯彻践行健康扶贫使命持续作出贡献。
扶贫义诊——把中医药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我年纪大了,血糖和血压都比较高,感谢医生非常耐心地跟我讲平时饮食、睡眠、劳动要注意什么,还给我发放免费药物……”建宁县水尾村村民谢阿姨几个月来一直感觉身体不适,但村里医疗条件差且交通不便,没想到省里来的义诊专家团队在家门口就为她全面会诊。
三明市建宁县客坊乡水尾村是当年红军后方根据地和建宁苏维埃的大本营,村中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人口约200人,主要为老年人和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曾达到19户67人。
2018年3月、2020年7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分别两次由院领导带队,组建了高水平医疗团队来到这里义诊。
从福州到水尾村单程车程就要五个多小时,三院义诊医疗队的队员们深知当地人民寻医问药不易,不辞辛劳为老区群众带来了免费义诊、测血糖血压、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针灸、推拿、刮痧、现场急救示教、基础药品免费发放等医疗服务。
医院专家团队两次来到水尾村,为贫困群众送去优质中医药服务
今年医疗队还为当地村民培训疫情防控知识,赠送免洗手消毒液和中药防疫香囊等。
医院更是充分发挥作为福建省中医健康管理理事长单位的学科优势,为乡亲们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由医院中医健康管理中心专家长期跟踪,将中医“治未病”落户到基层乡村。
为盘活荒地,水尾村引进了艾草种植加工产业。医院药学专家此行还专门实地走访考察当地艾草产业运营情况,为乡亲们提供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
2013年1场、2014年4场、2015年10场、2016年19场、2017年20场、2018年31场、2019年47场。自2013年建院以来,医院义诊次数和规模逐年增加,他们走遍八闽大地,走进田间地头,把省级优质中医药资源送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
省县共建——既要“输血”也要“造血”
除了直接深入贫困地区“输血”,医院还大力开展对口帮扶,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定期派驻医生到基层医院,帮助他们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2020年7月18日,由医院儿童脑病康复学科带头人吴强教授带队,医院脑病康复中心专家团队来到三明尤溪县中医医院指导康复学科建设。
“能够听到这样高水平专家的授课,真是非常难得,有些疑难症状我一直想不明白,经过吴强教授的点拨才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在现场听课的青年医师小黄说道。
几年来,医院通过和松溪县中医院、尤溪县中医医院、闽侯县南屿卫生院等医疗机构共建医共体,开展医疗协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支援等方面无偿向贫困地区输送力量,为帮助提升当地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作出贡献。
医院文化——大力弘扬“仁爱惠民”院训精神
每年的11月11日已经成为三院“传统”的爱心义卖活动日。医院职工无偿拿出自家的学习用品、书籍、玩具、装饰品、家具等义务摆摊售卖,并将所得善款悉数捐献给在院治疗的贫困患者家庭。
爱心义卖活动
“这样的活动给予了困难家庭实实在在的物质帮助,还向大众传递了大爱。”已经连续参加三届爱心义卖活动的护士小李说道。
对于困难群体,不仅要在物质方面,更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帮助。例如,医院脑病康复中心的脑瘫患儿家庭多因病陷入困境,中心每逢儿童节都会为这些孩子举办联欢活动。医护们耐心地鼓励和帮助特殊儿童参加游戏,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
脑病康复中心为脑瘫患儿庆祝六一儿童节
在医院门诊大厅上方,高悬着八个大字——“精勤不倦、仁爱惠民”,这是医院的院训,三院人把这八个字唱进了院歌里,也融化到了日常工作生活中。医院每年都会举办许多帮贫助贫活动,教导干部医护员工始终不忘人民医院的公益性。
润物细无声,医院涌现了许许多爱患如亲的高尚医者。
脑病康复中心的谢雪榕主任数年前在行医时救治了一位因打工致严重腰椎外伤的贫困大学生小刘,学费和治疗费的负担令小刘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谢雪榕就决定自掏腰包资助小刘上大学的学费,不但医治了他的病痛,更疗愈了他因为贫困受伤的心灵。
如今,小刘已经顺利毕业,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把三院人扶贫助困的大爱继续传递给更多的贫困家庭。
往期精彩回顾
媒体福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成立深圳分院
媒体福中医|【人民网】学校思政:见义勇为大学生同出一校的背后
2020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各省各批次招生投档分公布
— 微信号:fjtcm-1958 —
福建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出品
来源|福建卫生报
编辑|祝智慧
责编|许烨婷
长按图中二维码即可识别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