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 YANG XUE YUAN
海
洋
学
院
学 院 简 介
闽江学院海洋学院成立于2017年6月。建院以来,学院始终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核心区和“海上福州”建设战略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现设有材料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地理科学系,开设11个本科专业。学院培育建设有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2个省级与产业对接的专业群,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高等学校服务地方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教学平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博士46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5人,闽江学院师德之星10人。目前已经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院坚持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抢抓福建省“六区叠加”的发展机遇,开展科学研究。2019年,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2项,各类科研经费424.25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约83篇,其中SCI论文16篇;授权发明专利11件。
学院实行五个“党建+”工作举措,搭建“党建共建+”平台,实行“123”管理体系,规范党支部运行,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教工第五党支部获批全国第二批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学院学生工作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搭建三个育人平台,推进四大工程,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体系,通过“三四五”工作模式,不断优化协同育人过程、凝聚全员育人合力、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发展全过程,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海洋学院
官方微信:TVO海洋之声
专业简介
01
应用化学专业是闽江学院首批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招收17届学生约1600人。本专业经过十多年时间建设,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入选一系列教育“质量工程”。2006年“应用化学”学科被学校遴选为首批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申报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福建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获批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2019年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应用化学专业现有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0人、讲师4人、实验师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比为7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占比为65%;2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个省级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项,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11项(其中国家级5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化学与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创业意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化工、先进材料、精细化学品、制药、分析测试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仪器分析实验。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备化学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加化工设计竞赛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加课模设计大赛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加省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
02
培养目标
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科学文化素养、心理和身体素质,具备坚实的化学基本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在中等学校从事化学教学、化学培训或其他基础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高分子化学、化工基础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校担任化学、科学、自然等课程的教师,或者在基础教育培训机构担任教师和管理人员、也可在科技公司从事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
化学(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
03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和材料合成、改性、成型加工等基本技能,适合在高分子材料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产品应用、生产及品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基础、高聚物合成工艺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海洋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研究单位从事与高分子材料产品的合成、改性、功能化、成型加工相关的工作,具体岗位包括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质量检测、技术开发或技术管理等。此外,还可以在与高分子材料应用密切相关的化工、环保、汽车、电子等行业的相关岗位工作。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实践大赛
04
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该专业在我校原应用化学专业基础上,为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需求,于2018年新增本科专业,以药物制剂,质量控制与海洋药物为培养特色,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改造等方面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现代医药行业需求的合格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通过学习化学、化工、药学、制药工程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药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实施、生产运行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成长为能在制药及其相关领域从事工艺与工程设计、技术与产品研发、质量管理与分析测试、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专业导论、制药工艺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制药工程、药学综合等实践能力锻炼,具有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05
培养目标
培养现代地理科学基础理论扎实、基本知识全面、基本技能熟练,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能在中小学校从事地理和自然科学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城乡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气象与气候学、地貌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教学论。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中小学校从事地理教学、教学研究和其他教育工作,也能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城乡规划、旅游、土地管理等科研机构、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科研、管理、规划与开发工作。
06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立足于宏观、中微观区域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能在城乡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建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概论、城乡规划CAD、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数据库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在国土空间规划、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建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土地管理等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等工作。
07
培养目标
本专业响应“一带一路”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以促进福建省海洋产业发展及海上福州建设为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海洋强省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加强海洋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为重点,以近海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特色,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目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具备良好的数理、生物学、化学和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海洋调查、海洋观测、数据分析和海洋科学问题研究方面的训练,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管理等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在海洋环境监测、评价与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
海洋资源概论、环境科学概论、海洋生态学、环境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海洋化学、环境监测、海洋科学导论、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信息系统、海洋资源与经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地球科学概论、水文与水资源学、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管理概论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水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港口系统、各级海洋与渔业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从事生产、科研、教学及行政管理等工作。
08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本专业培养具备空间定位、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知识,熟悉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人文修养,受到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测绘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测绘理论与技术,受到测绘专业技能训练,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测绘知识和技能,在测绘、海洋、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电力等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测绘学概论、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地图学、数字地形测量学、大地测量学基础、摄影测量学、GNSS原理及其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工程测量学。
就业方向
能够胜任测绘、海洋、规划、国土资源、交通、水利、电力等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设计、研究、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专业能力结构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测绘工程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并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的信息,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获得有效结论;能够针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编制出体现创新意识及考虑人文、社会、安全、法律和环境等因素的测量工作设计方案;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测绘复杂工程问题开展设计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工作,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仪器工具和信息技术等针对复杂的测绘工程问题开展预测和模拟,并解释其现象。
测绘工程专业学生LIDAR测绘现场操作实习
09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能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区域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GIS应用开发
就业方向
能够在城市、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专业能力结构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与应用软件、遥感图像处理和地学信息提取技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具有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地图制图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能力,能综合运用3S技术解决地理学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相关问题;.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10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测绘学基础,掌握导航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具有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城市、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交通、海洋、规划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测绘工程、卫星导航技术有关的生产实施、技术设计及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地图学、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信号与系统、GNSS原理及其应用、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电路分析、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计算机辅助制图
就业方向
能够在城市、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交通、海洋、规划等部门或领域从事与测绘工程、卫星导航技术有关的生产实施、技术设计及工程管理等工作。
专业能力结构
具有综合应用所学导航工程专业的知识进行项目方案设计与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能力、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具有从事导航工程应用的专业技能;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
航空对地观测与导航虚拟实验中心
测绘与导航专业实训航空摄影无人机
1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通过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海洋学和信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现代海洋技术专业技能等的教学,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确的海洋观,能够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生物技术研发、海洋环境信息化管理与监测,以及海洋经济动植物增养殖技术研发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海洋学导论、海洋技术概论、海洋生物学、化学海洋学、海洋遥感、海洋资源利用、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动物增养殖学、水生生物病害学、海洋探测与数据处理、海洋遥感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方向
在与海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及服务部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研发、海洋环境监测和资源保护、水产养殖、科研与教学等工作;也具备从事与海洋生物、海洋遥感及海洋测绘与探测等相关的工作能力;也可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所继续深造。
品牌
活动
海洋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紧扣“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优化专业教学质量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对标“七个有力”,推行五个“党建+” 工作举措,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重党建、抓党建、强党建的浓厚氛围。该支部被评为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全国第二批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该支部2019年参与服务地方政府科研项目11项,总金额达127.6万元;承担省市科研项目4项计39万元。支部党员在近3年来,累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SCI、EI、SSCI收录论文8篇、CSCD、CSSCI收录论文十余篇,带领学生参与了服务地方政府科研项目60余项,各类项目总金额近一千万元。
全国样板党支部
01
02
03
搭建“党建共建+”平台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海洋学院在三坊七巷“中瑞剧坊”内设立“闽江学院海洋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借助三坊七巷生动丰富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名人伟绩,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成为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阵地;将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办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
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学院团委联合鼓楼团区委等十三家单位,组成“团建联盟”,把青年与社会组织紧密联结起来。加大校地、校企团建合作共建,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合力构建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良好生态圈,服务高素质人才培养全过程。
团建联盟
“海洋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融思想性、教育性、科技性、文化性、群众性、互动性于一体,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社团课程化、校友工作、校企合作、学科竞赛、校长基金、大创项目、第二课堂社团课程化等核心工作,构建双创教育新格局,全方位激发三创活力。为广大海洋学子展示和宣传科技创新、校园文化成果,促进青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创造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的各类赛事获得佳绩,2019年,海洋学院学子共获得了13项国家级赛事荣誉,8项省级赛事荣誉,学院获评“互联网+”双创大赛“优胜组织指导奖”和“挑战杯”竞赛“优秀组织指导奖”,学生大创项目作为学校项目首次入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2019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证书
社团课程化
海洋科技文化节
“小海志”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程。把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以项目化运作的模式,目前开展了6个项目:垃圾分类、禁毒、护河、环保、气象、团史讲解等。护河环保、气象,提升专业素养,与省团校合作的省团史馆讲解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海志”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也取得了成效,获得2018年全国志愿服务项目银奖、福建省优秀项目奖、2019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并获得福州市志愿服务项目创新大赛立项扶持。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海洋学院“小海志”们迅速参战,87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的方方面面,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累计线下防疫志愿时长4409小时,线上防疫作品共250余篇。其中,有7名青年团员在防疫一线火线推优为入党积极分子。
海洋学院志愿者
参与防控疫情志愿服务
▼
“小海志”志愿服务项目
海洋学院体育之风浓郁,全院师生积极向上,在历届校运会上,全院师生团结协作、奋勇拼搏,各项成绩名列前茅。获得校运会七连冠,连续两年获得校园健身操一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
海洋体育风采
海洋学院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传统文化、禁毒宣传、垃圾分类等主题教育活动,精心组建了合唱队、舞蹈队、礼仪队、主持队等四支学生文艺队伍,定期组织训练,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曾荣获闽江学院合唱比赛一等奖舞蹈大赛二等奖等成绩。
合唱比赛
礼仪培训
“悟初心、读经典、颂华章”红色经典朗诵比赛
舞蹈大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禁毒宣传工作
平安福州宣传进校园
垃圾分类宣传
垃圾分类习惯养成班
“抵制传销,共建和谐校园”公益宣传活动
“粽叶飘香,情暖海洋”端午节活动
团圆中秋,情暖海洋——中秋节主题活动
浓情端午活动
暖风支教活动
文化生活丰富
指导老师 | 李晓滨
图文来源 | 海洋学院
本期编辑 | 全媒体中心 方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