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学院:“五大五培”育莘莘学子

莆田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莆田学院:“五大五培”育莘莘学子

莆田学院

近年来,莆田学院注重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构建和完善文化导向引领、文化环境培育、文化载体支撑、文化品牌创新等平台,形成具有莆田学院特色的“文化导向、文化环境、文化载体、文化品牌”环环相扣的大学文化格局。

在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中,莆田学院摸索出“五大五培”模式,即以“大爱”妈祖文化、“大仁”医学文化、“大义”侨乡文化、“大美”莆仙文化、“大师”工匠文化等为主体内容的地方传统文化育人新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品牌与特色。

莆田学院:

“五大五培”育莘莘学子

通讯员 黄蕾

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俞靓

莆田学院

以爱之名,播种子

多年来,立足妈祖故乡“立德、行善、大爱”的德育资源,莆田学院以“大爱”妈祖文化育人,培养学生立德行善、志愿奉献的精神,创出了“113”特色育人模式,即: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抓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红线,突出思政主课堂、实践大课堂、网络新课堂三大阵地,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用妈祖精神构建起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协同育人的立体格局,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护理学院志愿者前往同济养老院开展贴心志愿服务活动(资料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莆田学院青年志愿者共服务过1273场赛事、活动,参与志愿者达42275人次。学校17个二级学院均拥有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共与莆田市各单位建立了128个志愿服务基地。莆田学院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志愿精神的深度,用自己的爱心践行妈祖精神的精髓,构筑起莆田学院的“精神坐标”。

播下“立德、行善、大爱”的种子,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将妈祖精神融入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形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意识,才是使“善”的种子发芽、茁壮成长的根本。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身先士卒,莆田学院的医护校友同样敢为人先,就连在家学习还未毕业的学子们,也纷纷申请在各自的家乡争当防疫志愿者,涌现了莆田市涵江公安防疫志愿者——管理学院大四学生何晶;漳州诏安东霞村村口“守门员”——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沈志伟;泉州南安市深垵村疫情宣传志愿者——新工科产业学院大一学生叶伟成……他们成为“大爱”妈祖精神新生的力量,其先进事迹被中央和地方各级媒体报道、转载,受到了省妇联、团省委和莆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仁德仁术,有担当

1898年,莆田学院医学院前身兴化圣教医院设护士班。至今,学校创办医学教育已有百年发展史。

大医精诚,精于专业,诚于品德。近些年,莆田学院注重完善课程设置,打造医学特色的生命文化理论:组织编写《百年医学发展史》教材,作为医学生通识教育的载体;又集众人之力拍摄《百年医学》,用鲜活、接地气的内容赢得学生的认可,从而引导学生践行“德高医粹”的医学价值观,做一名知行合一的合格医师。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在武汉战“疫”的44天里,成千上万最美逆行者的背影成为人们心中的风景,这其中就有许俊鹏、薛文新、方雅芳、朱丽晶等十多位莆田学院援鄂优秀校友的背影。他们当中,有人是福建省首批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有人后来成为方舱医院的先进标兵。

“逆行”英雄归来后,受莆田学院邀请,他们与母校的学弟学妹们分享在武汉一线的战“疫”故事。“从武汉市中心医院到武汉金银潭医院,我们变的是援助地点,不变的是使命、责任、担当。‘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我们当时唯一的想法,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坚定不变的想法。”在回校介绍先进事迹时,校友谢丽珠的一席话,尽显医者的大义胸怀,引发了学弟学妹们的强烈共鸣。

在名师风范、榜样力量的带动下,这些年,莆田学院的学子以社会担当为己任,以“大仁”为准则,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全校师生参加义务献血1万多人次,每年不定期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等活动。

重义重情,闯天下

多年来,海内外华人华侨中的莆仙乡亲和社会各界心系桑梓、兴教助学,推动和见证了莆田学院的每一步发展,也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独特的德育资源,莆田学院广泛开展“爱国、爱乡、爱校园”教育,发扬“大义”的侨乡文化。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古韵新芽”莆仙戏&莆仙音乐专场汇报演出

(资料图片)

在莆田学院,新生入学,通常有一堂“思政第一课”。在这第一课上,一支由师生组成的宣讲队带领新生到芳名塔旁感受滚滚的助学热潮,到校史展厅了解感人的助学事迹,到各校区游览以捐助者命名的亭台楼阁……

伴随着学校发展,这堂课已经持续了近20年,也引导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树立重情感恩、敢闯敢拼、团结合作的情操。2016级新闻闽台合作专业学生林贤平认为,“思政第一课”是他对学校历史的启蒙,让他至今还记得学校爱国主义基地以及芳名塔上的事迹。

林贤平在大二时候便开始创业,他不仅利用校园碎片化需求运营微信公众号“莆院学塘”,获创业融资300万元,还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咸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如今已成长为莆田市一家小有名气的科技企业。

“学生创业要有拼搏的一股劲,不怕挫折。更重要的,是在创业中如何历练,如何成长,而不是赚了多少钱,有多少经济回报。”这是林贤平反复提到的创业感想。如今,林贤平在一家银行机构就职,回头看大学时期,他感恩学校给他机会和平台。“无论是创业,或者接受的教育,都让我更有信心面对职业生涯,也让我的眼界变得更广。”

大美有形,泽学子

2013年,莆田学院成立莆田市莆仙文化研究院,形成莆仙文化研究的系列成果,不断发扬和创新莆仙优秀社会文化,并将之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2016年,学校开设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2018年,学校开设莆仙戏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学校以多种春风化雨般的形式,让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构建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同,让传统经典文化大美的精髓润泽学子的身心成长。

莆田学院

妈祖班学子参加市文化艺术节“纪念妈祖诞辰三献礼”活动(资料图片)

此外,莆田学院还举办“开莆讲堂”,邀请行业能人、文化名人、模范人物、优秀校友等来校讲学,并形成了品牌效应;举办莆仙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莆仙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推出“国学经典诵读”、“国学沙龙”、“传统礼仪研修”、妈祖祭祀舞蹈“三献礼”表演、“妈祖颂系列健身项目”、十音八乐、“梆鼓咚”演出等,利用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推出了一批精品校园文化项目。

这些项目活动扣紧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密切配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受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德的熏染,历经从了解传统文化到喜爱传统文化再到成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的路程。

龚奕帆即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莆田学院2014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他中途加入了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本科毕业后,他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就读民间宗教方向。“一年半妈祖班的学习和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实习经历,让我生发对妈祖文化和对宗教学、民间信仰的热爱。”龚奕帆希望未来能在学术路上,继续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

匠人匠心,输人才

近年来,莆田学院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莆田市产业,与行业企业共建7个产业学院,实施协同教学,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另一方面从教育教学层面,不断促进产业文化进教育、行业文化进专业、企业文化进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尝试"大师+"新生代工艺美术师培养模式

(资料图片)

大师们在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问题上存在疑虑、信心不足,高校培养人才的思路与大师们传统的授徒方式有所不同,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民间艺人差别极大……面对这些问题,莆田学院与企业多方探讨,共同摸索,形成了“1+2+1”的培养模式,构建全新的教学计划,即1年基础教育、2年双导师教学、1年实践锻炼(其中1学期艺术实践,1学期顶岗实习)。

在实施“1+2+1”培养模式过程中,莆田学院着重工匠精神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将职业精神培养全面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等环节,尝试“大师+”新生代工艺美术师培养模式。凭借这一模式,福建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木雕技艺与文化研究中心”成功落户莆田学院。

另一方面,学校搭起与社会交流的平台。莆田学院成立工艺美术产业学院之后,与一批业内领军企业形成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师生与福建御源轩古典艺术家具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圆明园四十四美景”大型挂屏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得金奖。

得益于此,莆田学院真正实现了传统木雕艺术与市场人才需求的良好对接。2016年以来,工艺美术(木雕方向)前后向社会输送了58位人才。近3年,工艺美术学院教师在各类展览、比赛中获奖50余人次,学生170余人次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奖,160余人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

莆田学院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原文)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

莆田学院

END

转载自福建日报

本期编排 | 林倩雯

运营总编 |郑丽金 卓镁倩

出品 | 莆田学院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部

莆田学院

为莆院点亮“在看”

也可以把莆院设为星标

才能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推文

莆田学院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福建本科院校-莆田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莆田学院-莆田学院:“五大五培”育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