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文化故事,传递文化的力量
让晦涩深奥的故宫文物走出宫墙
让尘封于故宫的文化踏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走进福工
△带你一览单院长风采
单霁翔,江苏江宁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曾任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现任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开讲啦!
坚定文化自信
做中华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
10月28日,单霁翔院长在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坚持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守望者》的报告,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元,副会长郑国珍,校党委中心组成员、校两委委员、二级单位党委书记、机关部(处)和直属单位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共两百多人现场聆听报告。校党委书记吴仁华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上,单霁翔院长以“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文化的忠实守望者”为主题,运用翔实的数据、精美的图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几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者和地方民众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努力和探索,并以故宫博物院的创新发展为主线,围绕环境整治、服务提升、文物修复、文物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等内容,介绍了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在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传承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宝贵经验,专业、精彩、生动地展示了故宫博物院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
报告会精彩掠影
讲经历的事
追历史的源
解中华文化之美
愿青年忠实守望
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要保护物质要素,对于非物质要素的保护也同样不能忽视,他们只是载体不同,却也呈现了完整的文化空间和文化现象,所以应该整体的保护,今天各地开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例如哈尼族的耕作技术,傣族的泼水节等。
保护文化遗产,不单单要保护古代遗留下来的,也要重视近现代一些标志性建筑物。现在,中国的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同于过去,不仅仅要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古代纪念性建筑、宫殿、寺庙等文物和文化遗产,还要关注普通人们生活居住地的传统民居、乡土建筑和一些工业遗产,比如张謇先生当年建设的大生纱厂等。它们都是一段历史长河的记忆或实体,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更是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福建是
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大省
单霁翔院长说:“和其他省份相比,福建的文化遗产资源更加立体的,也是更加丰富的。”单霁翔院长先后列举了几项他在福建所参加过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如泉州中山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峡两岸闽西红砖建筑的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长汀“店头街”揭牌仪式等,闽南文化、客家文化、船政文化这些无不体现出福建文化遗产资源的多样性。
宁德古祠堂生新辉
历史建筑构件再利用
单霁翔院长主张将历史遗迹、文物利用起来,良性循环。为了避免古祠堂受到搬迁的影响,蕉城区七都镇三屿村翁氏宗祠理事会将这座明清年间的古祠堂无偿捐赠福建工程学院,在福工校园内异地重建,作为福工建筑学院新的教学基地,福工这一历史建筑构建再利用项目让三屿村的翁氏宗祠重生新辉。单霁翔院长对此项目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建筑物过去的材料重新利用,建造起今天的实习用地。我看有些梁柱虽然有蛀虫,但是上端还完好,现在能重新耸立起来,这样的过程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世代传承性告诉我们,每个人每个时代都在历史长河中,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人每个城市都不能利用现实的优势,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一些文化遗产。单霁翔院长同时也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性,今天,文化遗产保护不再是政府的专利,也不是文物部门的专利,它是亿万民众共同的事。我们应该把文化遗产保护的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我们的群众,他们拥有这样的权利。
单院长的金句输出时刻
要有“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文物修复专家的工作状态,它是一份要耐得住寂寞、默默无闻的工作,要有“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匠人精神。比如古书画钟表修复、青铜器等的修复专家,到了退休年龄还在工作岗位上修复国宝级文物。
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是让文化遗产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文物本就是社会公众的创造,只有被人们看到,文物才会被修得最有尊严。当这些遗产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积极力量的时候,才能汇集更多的民众,让他们感受到文化遗产对他现实生活的意义,人们才会清晰的把握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有尊严才能成为促进我们未来发展的基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良性的使命。
要把壮美的紫禁城
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
我们希望紫禁城进入六百岁生日之时能够展现出更加壮美的景观,故宫博物院花了三年的时间进行环境大整治,最终实现了这个目标,今天人们走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只有古代建筑,没有任何一栋伤害环境、影响安全的现代建筑。我们可以骄傲的说,经过努力,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已经完整的交给了下一个600年!
受益良多
单院长的报告会内涵丰富、风趣幽默
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鲜明的时代感
参会的福工学子们受益良多意犹未尽
单霁翔先生曾在世界各地做过多次的讲座,我也听过他很多场次的讲座,毕竟这是个网络时代,任何资源都是共享的。可是,隔着网线哪能有现场所有的震撼。单老师其中一个事例是贵州黎平民抢救文化遗产,会让你真切的感觉,这件事仿佛就发生在你眼前。正如单老所传达那样,历史不仅仅是写在史书上,不仅被镌刻在文物上,不仅藏在各种遗产里,历史正在发生。
——公共事业管理1901 丘洋
“一片博物馆就应该成为人们生活中文化的绿洲。”在单院长两个多小时的分享中,这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从1987年长城、北京故宫等到去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进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一跃成为全世界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我们身边如此多的中华文化精粹不应与世隔绝,而是应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更方便地去学习了解,去欣赏赞叹,才能最大地体现其价值。
——工业设计1801陈良彬
这场声情并茂的讲座让我知道建筑是有尊严和生命力的,我深切的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各行各业的重要性,它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从事建筑事业。
——建筑学2002 林雯婷
记“路”福工,这里风景独美
福建工程学院融媒体中心
文案:蔡昕燚陈雯
供图:陈佳佳 谢雨桐 温家辉 陈宇琪
视频:信息中心
排版:易广燕
责编: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