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学院
学院简介
中西医结合学院前身为现代医学部,2005年3月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系,2010年3月更名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20年3月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学院下设10个教研室和6个系列实验室。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师资实力雄厚,拥有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等。
01
办学理念
中西医结合学院倡导“强化人文、厚实基础、提升技能、融会中西”的教学理念,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培养“仁心仁术”的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宗旨。
02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不含双肩挑干部),教辅人员1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2人。
03
教学科研
主编、副主编教材18部;《医学统计学》《医学影像设备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标准化病人病史采集训练与评估虚拟仿真实训教学项目》等4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医学统计学》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2人次,单项奖1人次;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人次;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2人次。
近三年,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0余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1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76篇,其中SCI 4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
04
人才培养
学院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等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含研究生)1900余人。
(一)硕士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学科(学术型)
临床医学学科涵盖内科学、外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急诊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眼科学。
(二)本科专业设置
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学位:五年制,本科,授予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系统掌握现代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危急重症进行适当处置和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临床、预防、保健、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学制学位:五年制,本科,授予医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掌握较为系统的中、西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可以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西医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学制学位: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能在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及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工作;能在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技术支持和销售等方面工作;能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高素质知识复合型应用人才。
04
学生代表性成果
全国中西医结合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团体优秀奖;
第六届“泰山杯”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本科)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赛道华东分区赛三等奖;
第七届“远志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第十四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新计划竞赛铜奖;
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团体铜奖;
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其他类网络创新作品征集活动一等奖。
罗诗樵同学获第十四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暨朋辈心理辅导论坛“全国百佳心理委员”称号;
郑桔蓉同学2021年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的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称号。
05
第二课堂活动
思政教育贯穿专业育人全过程
福建中医药大学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上学生团体实现十连冠
第二课堂培养,开展丰富活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温馨提示:
如果还想进一步的了解中西医结合学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更加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
1.咨询电话:
0591-22861151;
0591-22861659;
0591-22861003。
2.微信公众号:fjtcmzxyjhxy
3.招生网站:https://zsb.fjtcm.edu.cn/
文章来源|转自微信公众号医在精诚
微信编辑|温晓雯
责任编辑|祖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