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后,福建省广大青年不惧风雨、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让青春在战“疫”中绽放绚丽之花,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4月28日,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三场记者见面会举行。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和共青团福建省委共同邀请7位战“疫”青年代表与记者见面,分享他们的战“疫”故事。
见面会现场 焦艳摄
1
这次疫情是“00后”青年的“成人礼”
“在疫情期间,看到一批批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一线,我深受感动。作为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我同样希望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俞悦是福州大学“前线有你,后方有我”千人支教项目一名志愿者。她在接到福州大学校团委发布的项目筹备通知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团队,当天晚上她们加班到凌晨4点,完成了项目方案策划和志愿者招募通知。令俞悦感到意外的是,在招募通知发布的不足8小时内,1300名志愿者就在网上集结完毕。
俞悦说,为了确保志愿者“一对一”辅导的有效开展,项目团队经过多次沙盘演练,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闭环管理模式。从接收需求到教学建档,逐一保障了项目的有序开展。在志愿者踊跃报名的同时,项目也陆续收到了来自福建省内各定点医院、援鄂医院、社区医院的大量辅导需求。
俞悦在本次项目中担任数据组负责人,在她的电脑里,储存着1429条辅导需求信息。要如何让每一条需求得到及时匹配,同时保证家庭和志愿者信息零误差,是数据组面临的最大考验。由于数据量大、变动多,数据整合难度非常大。经过多次调整,她们转变工作思路,通过在线系统收集各类信息,并将451户家庭按照战“疫”所在单位进行分类。这样一来,既能做到数据的实时更新,又便于各项数据的分类统计。
“在我看来,数据不只是一行行表格。一条数据代表着一个家庭、一名志愿者,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要完成数百户家庭的匹配、数千份信息的整合,是一个单元格都不能马虎的。”俞悦介绍,目前,数据组已圆满完成三个阶段共计1429份家庭需求匹配,实现了家庭和志愿者信息的零误差。
千人支教项目的顺利开展,不仅有服务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支教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这其中最让俞悦印象深刻的是志愿者周文华。周文华辅导的是一名高三学生,学生家长在省内战“疫”一线单位参加医务工作。为了真正帮助到面临高考的学生,周文华整理了多份备考资料、试卷诊断,备课两天三夜,只为了一节2个小时的语文课。这位学生在一篇题为《2020年的冬天,我与母亲共同坚守》的作文中写到,“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明,在这个看似温暖不起来的冬天里,来自福州大学的1400名志愿者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冬日带来光亮。像周文华一样的支教志愿者们为学生们带来了光亮,而真正让春天到来的,其实正是学生的家长们,是他们在战‘疫’一线不计生死的付出,才换来了严冬过后的春光。”
俞悦表示,回望两个多月来的工作,从宣誓成为投身抗击疫情的福大青年,到作为项目服务人员,完成各阶段的志愿者匹配工作,她最大的收获是用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目前,项目一共派出1429名志愿者,累计为451户医务人员家庭提供线上辅导。
“有人说,这次疫情是我们00后青年的‘成人礼’,我们在这场疫情中看到了无数的逆行英雄,也亲身参与到了这场对抗疫情的斗争中。相信经过这场洗礼,我们将会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去面对未来的困难与挑战。”俞悦说,疫情终将会结束,但志愿者们还将继续下去,带着千人支教团的初心和使命,服务于更多家庭,用志愿服务精神,诠释福大青年力量!
2
穿上白衣救护患者 这是青春该有的模样
“如果不是2月4日医院的通知,青春对我来说就是简简单单的生活,轻松快乐没有烦恼。也正是这突如其来的援鄂医疗队组建通知,让我重新审视青春该有的模样。”来自漳州市人民医院的“95后”护士邱婉婷是福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她支援的是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
刚到方舱医院时,她和队员们不分日夜的培训,两人一组学习穿防护服,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要求,不能暴露一点皮肤。进入方舱医院工作后,防护服里几乎都是汗水,面部也因口罩、护目镜长时间佩戴,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压伤。“可是我们这群‘90后’都不怕苦不怕累,穿上这身白衣,就学着前辈们的样子去救护患者。”邱婉婷说。
因为疫情的到来,很多患者都回不了家,这种担心、焦虑、想家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穿着防护服,很多事情做起来笨手笨脚,一开始邱婉婷有点沮丧。有一次在给一位“90后”患者扎针时,第一次没扎好,邱婉婷抱歉地说:“再来一次吧,穿着防护服我就像一个行动不灵活的大白。”但这位患者却说:“大白好啊,大白的卡通形象在我们患者心里就是希望的象征。”这让邱婉婷非常感动,让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快乐带给病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患者。
邱婉婷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40多岁的阿姨,刚开始她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常常一个人坐在床上发呆。邱婉婷能看出她很害怕、很担心,所以工作空隙便会常陪她聊天、开导她,告诉她不用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后来这位阿姨渐渐开朗起来了,不但身体日渐好转还跳上了广场舞。之后每次邱婉婷上班忙完,阿姨都会跟邱婉婷讲这天都做了些什么事。这种像亲人一样的交谈,让邱婉婷感到无比的欣喜、开心。
虽然这些都只是发生在方舱医院里的点滴小事,但能为患者尽一份心力,对邱婉婷来说就是不枉青春。
“我为能成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而自豪,为自己能在其中尽一份心力而感到欣慰。我想青春不单单只是快乐,更应当有一份责任与梦想,我想,这就是我青春该有的模样。”邱婉婷说。
3
用指尖在网络“前线”战“疫”
疫情发生前夕,福建团省委“青春福建”融媒体中心编辑唐露早上习惯性打开手机看热搜,新冠肺炎确诊的消息逐渐侵占热搜版面。1月22日,福建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一时之间,谣言四起,那段时间每天微博私信都是爆满的,每条微博评论都在询问疫情相关问题。
“团团,我们福建的情况怎样了?”“团团,这个是真的吗?”“团团,长辈不听劝,不戴口罩出门,该怎么办?”……
唐露说类似的问题有很多,她们更要在关键时刻担起服务青年、引领青年的重担。
唐露表示,疫情容易引起群体恐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过于碎片化。个人防护要点、各类管控措施、网传“神药”的真实疗效、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等等,凡是和大家密切相关的信息,用户都渴望了解,特别是本地相关信息,很多公告都分散在官网、微信各个平台。她想,为什么不把各类信息整合起来,为网友提供信息咨询的一站式服务呢?于是,她在微博开通#福建疫情地图#话题,每天整合福建省内各地市疫情相关信息进行集中播报;对于谣言,尤其是一些“带节奏”的言论,她及时寻找权威发布,整合信息进行辟谣;同时,在福建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时,发起“我在福建我承诺”系列微博,积极引导青年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身防护。
“受疫情影响,活动范围受限,网络信息爆炸,加剧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在私信评论里倾诉担忧、吐槽不满。”唐露说,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需要发布权威信息,帮助大家纾解压力、排解情绪,更需要引导大家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于是,她们通过发掘和宣传防控疫情的典型,搜集发布各地疫情防控的好消息引导青年。
令唐露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条微博,讲的是湖北宜昌某小区住户,自发在自家阳台一起演唱《歌唱祖国》,许多人在评论区说,视频没看完已是热泪盈眶。这条微博下,有网友留言:“这几天每天都失眠,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加油,我们一定能挺过去!”而转发,也是清一色的“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我当时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更多的青年凝聚在一起!”唐露感叹。
在福建确定对口支援宜昌时,福建团省委融媒体中心迅速发布“宜建钟情”海报,许多宜昌的小伙伴纷纷留言,“谢谢福建的亲人们,待到春暖花开时,欢迎来宜昌玩”。唐露记得,有一条微博,内容是福建首批医疗队进入休整期,28天病人0死亡、医护0感染,阅读量超过800万。一位小姑娘发来私信说:“团团,刷到这条微博真的好感动,看到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平安归来,心里激动又安定,黑夜虽长,他们是最亮的光,此生无悔入华夏!”
“这场战‘疫’,我们虽然没有亲临一线,但我们用指尖在网络‘前线’战‘疫’。”据唐露了解,她身边的同事也都在各自负责的媒体平台上做着同样的事情。同时,为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她们还推出了“团团助农”活动,积极助力复工复产。唐露表示,接下来,她们还会继续发挥平台作用,努力服务青年引领青年。
4
用青春和实际行动筑起国门安全屏障
2月26日,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福州机场边检站组建专人专班,负责重点入境航班以及旅客的边防检查勤务,预防疫情由境外输入。福州机场边检站执勤业务四队检查员柯伟龙和他的战友们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
“3月12日是我从业以来最难忘的一天。”柯伟龙说。这天,一架载有220名旅客的美国航班由福州入境,柯伟龙像往常一样上台查验。中途,一位回来看望孙子的奶奶走到柯伟龙的台前,柯伟龙迅速地为她办好了手续。
但在之后的酒店集中隔离期间,这位奶奶核酸检测报告呈阳性,成为了福建省首例境外输入病例。当得知这位奶奶确诊后,柯伟龙并没有感到恐慌,而是担心起了这位奶奶,不知道她现在身体状况如何,更希望她能早日见到自己的孙子。随后柯伟龙也进行了核酸检测,当报告呈阴性时,柯伟龙又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他看来,“疫情当前,作为‘90后’应该多承担一些。”
随着疫情在海外的蔓延,福建全省各边检口岸也相继发现了输入型病例,但柯伟龙和战友们并没有被疫情吓倒,而是以更积极的心态开展工作。3月29日,一架由美国入境的航班中,出现有4名发热旅客。根据防疫工作的要求,边检部门需要派人到负压隔离仓为旅客办理入境手续。柯伟龙和陈海作为队里最年轻的检查员,接手了这次任务。来到隔离仓外,从旅客的表情中,柯伟龙能看出他们对疫情的恐慌,渴望有人能给予他们帮助。柯伟龙和战友边查验边安抚着旅客:“你们一定没事的,你们的背后有我们,有我们强大的祖国,一定能带你们回家!”
自疫情工作开展以来,柯伟龙所在的执勤队共查验航班46架次,旅客3000余人次,为12名发热旅客办理边检手续,其中经柯伟龙查验的确诊旅客就有4名。
两个多月的工作以来,还有许多令柯伟龙感动的故事。他的战友关英超、孙力强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队里专门留出的春节休假名额,参加战“疫”。这已是他们没有回家过年的第5个年头了。还有谭颖,他的女朋友李亚细作为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增援湖北宜昌。在福建医疗队返回福州的当天,谭颖在停机坪向女友求婚,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谭颖仍奋战在战“疫”一线,这对情侣的婚期只好继续推迟。
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预防境外输入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的重点。抗击疫情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柯伟龙和他的战友们也将继续奋战在边检抗击疫情一线,继续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华彩篇章。
5
以专业筑起隔离病毒的“心理防护墙”
陈媚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5年了,每天进出学校、社区、家庭,服务边缘闲散青少年是她的主要工作,青少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媚姐”。
2020年初,陈媚看着每天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数量,她的内心也充满了紧张和焦虑。春节期间,陈媚接到一名青少年母亲深夜打来的电话。
“小陈,我家孩子又离家出走了,我找了一天了,哪儿都找不到他,我担心他又和那些朋友混在一起,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该怎么办?”这位母亲的语气显得格外焦虑。
因为平时对这名青少年有过接触和了解,在做完家长的情绪疏导后,陈媚立马通过微信、快手等发动线上寻找,最后在这名青少年朋友的帮助下,她终于联系上了这位青少年。
“这段时间一直呆在家里快要发霉了,每天面对父母,这也管,那也管,让我网络学习、学习再学习。父母自己每天在家可以玩手机,我就不行。因为这些事情,我们经常争吵,这个家让我感觉快要窒息了。”这位青少年说。
在深刻了解这位青少年的心理诉求后,陈媚开始了线上矛盾调解工作,经过近4个小时的辅导,这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得到缓和,这位青少年也回家了。
这件事给陈媚带来不小的触动。疫情当下,成年人都难免心理焦虑浮躁,更何况这些青少年呢!作为一名青少年社工,她深知心理防护与日常防护同等重要,而她和其他社工的专业服务就是要帮助青少年和家长穿好心理的“防护服”。
大年初七,陈媚复工后,第一时间组织鲲鹏中心6名专业的青少年社工一同组建了战“疫”心理疏导队伍,开通24小时心理防疫求助热线。疫情期间,不少青少年的亲子问题、情绪问题、学习问题就像是家庭中的另一场“战役”,一时之间全部爆发出来,她和其他社工为80多名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亲子沟通、情绪疏导、压力调适、疫情防控等相关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对年龄段较大,且存在偏差行为的青少年,她们与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对接帮教的个别化服务方式,主动对这类青少年进行持续跟进和辅导,着重进行警示和宣传教育,在特殊时期用专业所学守护青少年,助力青少年们向阳成长。
为了防止一些青少年出现不当行为、对疫情防控带来不利影响,心理疏导队伍还通过“线上+线下”服务的形式,对涉案青少年开展社会调查及对接帮扶工作。她和其他社工每天在线上为青少年们宣传防疫知识,刚开始青少年们都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很少有人回应,在心理疏导队伍每天坚持不懈的关心和陪伴下,青少年们开始有所回应,并表示“在特殊时期收到社工持续的关爱,有被感动到”。不久后,就有青少年主动在线上分享防疫知识。因此,她和其他社工组建了由20多名青少年组成的线上志愿小分队,让青少年加入到防疫宣传的工作中来,通过志愿服务提升防控意识并帮助他人,实现助人自助。
“都说社工是一份助人的工作,在这场战‘疫’中,我们以专业牢牢筑起隔离病毒的‘心理防护墙’,用心做好青少年防疫工作。”陈媚说,未来,她和其他社工仍将继续坚守在专业的道路上,坚持自助助人,以爱心传递温暖,用生命影响生命。
6
“00后”在刑侦一线把自己淬炼成钢
今年寒假,福建警察学院侦查系2018级在校学生“00后”青年林烁来到仙游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报到见习。但没想到,见习刚开始一周,疫情发生了。
春节期间警务本就十分繁忙,再加上县城开始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安战线急缺人手。看着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师兄们不舍昼夜地劳累,林烁觉得,“师兄们这么辛苦,我才刚来实习,还有很多要学的,又怎么能一个人去休假。”于是林烁主动提出放弃春节7天假期,留下来支援。
疫情期间,除了执行日常警务外,面对最多的就是涉疫诈骗案件。嫌疑人谎称手上有现货口罩,利用假信息欺骗受害人,在高价“卖出”口罩骗取财物后就人间蒸发。
每当查到嫌疑人的线索时,林烁和同事们就会在各个乡镇的大街小巷找寻嫌疑车辆,对嫌疑人进行摸排跟踪。但疫情期间,受封闭式管理影响,侦查工作不好开展,很多时候林烁和同事们在村口就会被拦下来。可是秘密侦查要求林烁和同事们既不能暴露身份,又必须深入实地搞清嫌疑人信息,这就导致了林烁和同事们要跟当地人解释很多。因为戴着口罩,这种反复的解释常常让林烁感到呼吸困难,平时简简单单就能说清楚的事总要讲很久才能说明白。
“而这之后的蹲守就更加磨人,村里人对同村人情况十分熟悉,有时出现一头陌生的牛,他们都会认出来,更何况疫情期间村里无端跑进去了几个陌生人,很容易引起怀疑。”林烁说,这增加了他们的办案难度。蹲守任务,常常从白天一直到晚上,一等就是十几个小时,唯一的娱乐就是一起开开玩笑唠唠家常。“很多时候要到凌晨才能回家,那段时间一照镜子,眼睛红肿,胡子拉碴,脸上一道深深的口罩勒痕,连我自己都有点嫌弃自己的邋遢样。”
林烁说,其实一开始他心中也会害怕,但当他看到重庆黔江民警王照宇在防控期间坚守在岗并拿馒头充当年夜饭,若无其事和母亲挂了视频电话,随后抹着眼泪带着哭腔说了一句“妈,其实我也好想你”,那一刻,林烁忽然找到了支撑。
林烁想起了报考警院的初衷,想起了警院和大队老师的谆谆教诲,想起了从小看过、听过的英雄事迹,想起了那些黑暗中的守望者,想起了那些信念:“他们一直是我心中的光,指引着我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能和他们一起为了同一个事业而奋斗,这便是我的荣幸。”
7
让台湾青年在返陆复工途中不“迷路”
“启达台享是为台湾青年服务的企业,更是两岸融合的企业,从管理层到运营人员,各部门都由两岸的小伙伴组成,共同为台青提供服务。”见面会上,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职员刘信愔分享了她和团队伙伴们的战“疫”故事。
刘信愔是台湾人,春节也返乡过年。二月中旬,各家企业陆续复产。此际,不少亲友试图劝刘信愔再观望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是否返回厦门,甚至劝刘信愔不要再回大陆。然而,她还是决定返陆复工。一则,刘信愔要和她的小伙伴们同进退,二则,她要回到岗位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在工作上。
刘信愔所在的部门主攻新媒体。她的工作就是借助新媒体向台湾民众展示大陆真实的情况。
刘信愔和团队成员们策划了“台享抗‘疫’特辑”,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系列文章,至今已累计有三十篇。她们把入境隔离、产业扶持等政策,整理成“懒人包”,用台湾青年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台湾青年提供信息,让台湾青年在返陆复工的途中不至于“迷路”。她们持续跟进发布最新的用工服务、财税减免、增产增效、金融支持等产业政策。同时,她们不止提供政策内容,连申报指南都准备好了,例如申报条件、申报方式、申报材料、联系方式等都列名在“懒人包”中。
更重要的是,刘信愔和团队成员们将大陆的防疫工作和为抗击疫情而付出的努力,传达给台湾青年。而且,不只在微信公众号上,她们也在海外媒体平台上,通过图片、文字和视频,告诉台湾青年们,可以放心地回来复工了。
刘信愔表示,这些努力并不徒然。许多台青由此得知了信息,知道应如何返陆复工,也因为了解到大陆疫情稳步可控,而陆续返陆复工。
“回到厦门已经接近两个月。这段时间以来,我看见了厦门人对于战‘疫’工作的努力,也看见了厦门的复苏。”刘信愔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90后”“00后”青年
在抗击疫情中以实际行动证明,
他们成了守护国与家的一代
为福建战“疫”中的青春力量点赞!
他们都是好样的!
来源 |人民网福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