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年薪十几万”“没毕业就遭哄抢”......来自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的陈骏鑫,没有一流大学学历、没有丰富工作经验、没有雄厚家族背景,一名普通高职毕业生,凭借精湛技术被企业高薪聘请,顺利实现高质量就业,成为高端制造业的一名新“工匠”。
这样的例子,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并不鲜见。
今年,湄职院机械工程系毕业生共261人,毕业不到一个月,学生早已纷纷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威诺数控有限公司、莆田鞍钢冷轧等大型企业抢录,就业率高达96.15%,入职后人均工资5000以上。其中不乏月薪过万,年薪十几万的高薪岗位。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陈骏鑫,2021届机械数控专业毕业生,去年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赛项中以省赛一等奖脱颖而出,最终在国赛该项目上获得三等奖。在参赛过程中,陈骏鑫的技术功底和动手能力吸引了莆田威诺数控有限公司的注意,赛后,陈骏鑫顺利拿到了威诺数控有限公司的机械工程师工作邀约,年薪达十几万。
陈骏鑫参加省赛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我选择了师资实力雄厚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和我中专一样,数控专业。在湄职院三年里,优秀的老师们激发了我对数控专业强烈的热爱,每天在机械车间里实际操作那些先进的设备,看着自己编的程序,被执行,精美的工业工艺品逐渐呈现,我的心中异常兴奋。”陈骏鑫激动得说道。“在学习训练中,我们严格按照国标,把握细节,规范操作,精益求精。我现在的工作和在校所学高度贴合,让我能够很快上手,而且正是我所热爱的,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湄职院始终坚持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带头上门进企业,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办学、协同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
不久前,央企“鞍钢创新人才班”第三期学员结业,2021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邱展鹏、焦超亮、谢长荣等多名学生签约鞍钢莆田冷轧,年薪近十万。
鞍钢创新人才班学员邱展鹏在鞍钢车间学习实操
从2010年起,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鞍钢合作办学,十年来,双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文化融入、校企党建共建等方面取得成绩,从早期的订单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凝练出“校企双主体、全过程”人才培养模式。截止目前,在鞍钢工作的湄职院毕业生共计80多人,占公司员工比例超过30%,有15名校友进入中层管理岗位、19位校友走上一线管理岗位。校企双方深化产教融合,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莆田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技能成就出彩人生。职业教育让学院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改变了命运,书写崭新人生。
“职业教育改变了我,改变了我的命运。”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技术赛项省赛一等奖、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数控车”赛项三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周青龙感慨道。目前,他已通过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面试,顺利拿下年薪十几万的数控车工程师岗位。
周青龙用电脑操控数控机床
“我中考成绩只有一百多分,是那种老师放弃的学生。为了继续念书,父母让我进职校学了数控专业。读中专时有幸参加了省赛,一等奖的好成绩让我幸运拿到了免试升学大专的通行证。依托硬件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大的学院平台,我接连在省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可以说,在湄职院的三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当初的努力,今天的我也许就和我的父辈一样,在农村做着日复一日的苦力活儿。”
///
走上技能成才之路,让这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年轻人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小康生活,更激发了他人生无限的可能。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术人才的主阵地,我们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青年人才支撑。”湄职院机械工程学院主任陆宇立说道。
文 字 丨董 玉
图片 丨机械系
编 辑 丨李 敏
校 对 丨董 玉
初 审 丨陈各辉
编审 丨张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