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式
商贸管理学院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并成立了学生党员先锋队,先锋队由在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每一届先锋队成员100余人,设有大队长1名、副队长2名,下设5个小队。要求每个志愿入党的学生都要加入先锋队,并在先锋队中接受教育和管理,参加实践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创建了“1314”党员先锋队工作模式(如图1),即一个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严把“三关”——培养教育关、组织发展关和制度探索关,打造一个志愿服务平台,构建党员服务“四进”机制——“进课堂、进公寓、进社团、进社区”。
图1:“1314”党员先锋队模式
在这一模式下,商贸管理学院党总支逐步融合贯通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四个环节,探索构建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规范化建设、机制化保障“四位一体”的高职基层学生党支部工作格局。
实施方法与过程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商贸先锋队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创新践行路径,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公民道德、劳动教育等等,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地生根”,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管理,形成线下线上联动协调机制(图2)。线下:设立青媒工作室,打造一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党团活动;线上:通过商贸先锋微信公众号宣传商贸先锋典型、宣传党团活动、转载政治理论知识;借住学习强国平台,提升学生理论素养;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通过新媒体传播,制作微班会课、微团课、微党课,形成一套完整的党员团员教育思想引领课程。
图2: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二)把好“三”关,夯实党建根基
1.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确保党员发展质量。
坚持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要求志愿入党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先入队,服从先锋队的管理,参加先锋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在行动中端正入党动机,真正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通过较长时间的理论和实践锻炼,淘汰了一批入党动机不纯的学生,让入党动机不只是说在嘴上,更要做到事上。
2.严把培养教育关,注重队员的选拔。
入队的队员要参加“读书社”“党章学习小组”等学习活动,学党的基本知识、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党员先进事迹、学方针政策、学国际形势等,让理论学习内容更丰富,不流于形式。不仅要重视入党前的考察与教育,更注重入党后的培养与管理。先锋队每个成员入党前都要经历较长时间的考察与教育,经历理论和实践的多重检验与考核,入党后也有较为严苛的教育和管理要求。规定每位学生党员都要成为党员“小先生”,为先锋队成员以及对接责任班级教授党课。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先锋队骨干,负责先锋队的日常管理与工作运营。
图 3:先锋队参加读书社学习
3.严把制度探索关,提供组织保障。
为确保先锋队工作能够有序、有效实施,要针对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和性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化”的考评机制。落实登记注册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党员成长手册、雷锋卡的管理,指定专人记录志愿服务者服务项目、时长及效果。探索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将服务时长与党员民主评议结果、入党积极分子考核及预备党员转正考核挂钩,形成“奉献—激励—奉献”的良性循环机制。注重媒体宣传工作,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展现先锋队形象,突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
图4:雷锋卡
(三)打造“一”个志愿服务平台,用实干奉献彰显担当
商贸先锋队充分发挥“互联网+志愿服务”优势,线上通过微信、微信公众号、QQ、微博等网络平台,倾听党员群众心声,为其解决难事、急事;线下深入学生班级、公寓收集群众服务需求和微心愿,对服务内容较固定、专业性较强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梳理,建立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志愿服务的精细化和精准化,让“志愿服务定制化”成为可能。商贸先锋队还与实践部、素拓部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素质拓展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增强先锋队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
图 5:先锋队在台江区图书馆志愿服务
(四)构建 “四” 进机制,推动党员志愿服务项目化
1.党员服务进“班级”,推动“朋辈帮扶”精准化。
“进班级”活动旨在加强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党员争当辅导员助理或新生助导,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班风学风建设、文明修身、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推优入党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和监督指导作用。要明确党员在进入一个班级中的身份和职责,即身份是学生党员,职责是协助班级建立优良班风学风,从而有助于班级成员个人的成长。
图 6:学生党员进班级
图7:党员学生助导迎接新生报到
2.党员服务“进公寓”,推动“党员服务”高效化
大力推进党建工作进学生公寓,将商贸先锋队建在宿舍,扎根基层。一是强化商贸先锋队宿舍责任区,明确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联系责任宿舍,实施目标管理与考核。二是开展“党员示范床位或示范寝室”“党员文明监督岗”等创先争优活动。三是拟在每栋宿舍楼内建设“党建活动点”,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定期开展 “党员联系宿舍”“党员义务劳动日”“宿舍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做到示范寝室有党员、困难任务有党员、突发事件处理有党员。
图8:师生党员下宿舍
3.党员服务“进社团”,推动“社团活动”优质化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集中活动的场所,是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根据社团的技术特性和组织类别,将社团分为理论学习、文体艺术、志愿服务三种类型,并根据指派具有相应特长的党员老师作为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发挥党员老师的思想引领作用。同时,注重从社团中选拔优秀的入党积极分作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教育,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在社团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并结合社团活动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合唱、演讲、知识、舞蹈、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教育类活动,以此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增进社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实效性。
图 9:党员老师指导学生社团活动
图 10:先锋队参加文明用餐督导工作
4.党员服务“进社区”,推动“公益服务”常态化
商贸先锋队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党员成长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先锋队与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持续开展“周末爱心辅导”、“户外拓展活动”等固定志愿服务项目的合作;同时服务平潭区域发展,2020年先后组织参加了创建文明城市、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平潭站、乡村越野跑等等志愿服务项目,一方面很好地填补了区域人手不足、服务项目较单一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党员得到了专业实践、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体验,丰富了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形式。
图 11:先锋队参加平潭越野跑志愿服务
工作成效
(一)思想引领有成效。商贸管理学院申报的《探索“1+N互联网”党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第三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联合申报的《育职教文化品牌:留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获2020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案例推荐项目(品牌项目);学生工作党支部近两年申报的立项《精心打造“商贸Live”,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获得学院2018、2019年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
图12:学院2019年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
(二)实干奉献显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疫情发生后,近二十名商贸先锋队队员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踊跃参与地方、社区组织志愿者活动,用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贡献青春力量,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奉献担当。在防控工作中,先锋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据统计,该院68名师生党员递交《党员承诺书》,68名师生党员、2名教工入党积极分子、181名学生干部踊跃报名参加学校6个服务岗位。同时,全院73名师生党员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5952元,占比全院党员**。
图 13: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党员秦思杰参加社区服务
(三)人才培养有成果。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得7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和10个三等奖。学生党员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崭露头角,发挥先锋示范作用,陈贵萍等5位学生党员获“学习新思想”-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竞赛活动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三等奖;学生党员纪丽英获省“马克思主义能给予我们什么“征文竞赛二等奖;学生党员陈泽民、郑自超等获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职组金奖;先锋队吴镇华同学获评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先锋队张雅鑫、阮玮祯、沈妹妹同学依次获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福建省“一‘马’当先”总决赛高职高专组团体一等奖、三等奖和一等奖;学生党员秦思杰参加全国学联二十七大正式代表大会。
图14:陈贵萍等5名学生党员获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竞赛活动总决赛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三等奖
工作创新点
商贸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先锋队“1314”工作模式,创新构建了系统化设计、项目化推进、规范化建设、机制化保障“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
(一)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业务工作“双融合”。系统化设计和推进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员服务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建管理服务全过程,拓展了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的广度和深度。
(二)以项目建设引领组织育人创新发展。党建引领,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设,依托“三全育人”项目,把党员教育培养与服务工作引向育人主阵地。
(三)健全制度体系助力组织发挥作用。建设党员教育、考核、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四进”机制,切实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动员起来,以实际行动体现使命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end -
稿件来源:商贸管理学院
编辑:周水华
监制:柯蓝(师)
审核:陈瑶(师)
指导:黄达平(师)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