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数: 2058字 1 视频 7 图
预计阅读时间: 7 分钟
“十三五”期间,历史文化学院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班子成员团结合作,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凝心聚力,共谋学院发展大计,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的主要成效
01
专业建设有亮点
1.专业整体有提升
2016年、2018年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分别被确定为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历史学专业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2020年已被学校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被确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已被学校推荐参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2.修订培养方案,制定建设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高教四十条),围绕国家战略和学校提出的“三地一库”奋斗目标,根据《西北民族大学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按照历史学类专业国家基本质量要求,为进一步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全面修订了三个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了《历史文化学院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历史文化学专业建设与发展规》。
3.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有起色
课堂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打造有质量的课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与抓手。“十三五”期间,3门课程被评为2019年度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入选校级一流课程、4门课程被推荐为2020年省级一流课程。获批学校教学改革项目20项、重点示范教学团队2个、重点扶持教学团队2个。出版校级规划教材1部、教学辅助教材1部、教学研究论文集1部。1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一等奖。
4.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
历史学类各专业招生第一志愿报考率基本在95%以上,生源质量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基础较为扎实;考研率基本在20%左右,在 甘肃省“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参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2016年-2020年学院学生共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30多项。五年来为国家培养本科生、研究生1000多名合格人才。
02
师资队伍建设见成效
目前,学院设有中国史、世界史、民族史、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5个教研室和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西北民族博物馆。
“十三五”期间,学院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6人、硕士学位的4人、实验员1人,在职取得博士学位教师2人;人才队伍规模发展到49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党政管理人员7人、教辅人员6人、社聘人员3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逐渐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队伍。其中,教授11人,占比为33.33%;副教授12人,占比为36.36%;讲师13人,占比为36.11%;具有博士21人,占比为58.3%;硕士学位10人,占比为30.3%。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
总体来看,“十三五”期间学院的三支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一是数量有一定的增加;二是职称、学历得到改善;三是知识体系、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四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意识普遍增强。有教师获国家级(中宣部“四个一批”专家)、省部级(甘肃省拔尖人才、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校级人才称号。
03
科研和学科建设有发展
“十三五”期间,学院获立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1项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10项、横向项目3项、中央高校项目20项;建立了4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出版著作2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8项。加快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二级硕士学位点内涵发展,同时推动新的学科增长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点已获得甘肃省学位委员会通过。
04
博物馆、校史馆建设有提升
“十三五”期间,博物馆按照文物工作总方针,发挥收藏、展示、研究、弘扬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更新展览2次、收藏文物670多件、接待参观人数10000人次以上。连续5年安排本科生教学实习、实训,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迎接70周年校庆,改造建设860多平方米的校史馆,为传承和弘扬民大精神、发挥育人功能提供了平台。5年来接待校内师生和校友、社会各界人士20000多人次。
“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思路
“十四五”期间,学院主要工作思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恪守师风师德规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三全育人”,以史为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是认真梳理办学思路、定位与目标;二是按照《国标》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按照“双万计划”要求,力争将历史学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四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五是落实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建设一批校级、省级一流课程,冲击1—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六是进一步加强学位点建设,中国史力争申报博士学位点;七是力争科研立项、科研成果有更大突破;八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就业率。
李琦:坚持内涵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赛音: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质量发展
朱杰:质量创新双核发展,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王谋清:不懈努力奏凯歌,赓续奋斗谱新篇
文英:锐意进取,知行合一
谢智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体育事业新发展
贺卫光:聚焦十四五,砥砺新征程
郑天锋: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王泽民:创新教学促发展 凝心聚力谋新篇
马玉堂:守正中创新,笃行而致远
央视频/新华号/强国号/校园号
微博/抖音/头条/B站/快手
关注@西北民族大学
投稿
huluanyingjun@qq.com
文字:殷伟人
视频:余若雅
编辑:陈言浩
责编:胡英俊
主编:马丽英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