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UMN
把八月写进浅秋的诗行中
今
日
立
秋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与秋天相遇
AUTUMN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
立秋的由来主要是与农事有关,沿用至今。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
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大豆结荚,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
网址未加载ING.
AUTUMN 2021/08/07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
立秋分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呜”,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根据立秋三候的描述,或许处在气候偏冷周期时,就有这种情况。
立秋的习俗
1、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2、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圩。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方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圩、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3、吃鸡蛋
立秋这天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4、祈福
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干年的历史。
秋の诗词
立
秋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
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新
秋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
秋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一层秋雨一层凉
秋雨绵绵秋意长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
没有冬天的严寒深沉
没有夏天的烈日炎炎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凉风拂面,不疾不徐
一切都是温柔的
END
来源 | 互联网
编辑 | 刘丽 李娟 李红丽
责编|张馨正
审核|王百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