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万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

西北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曹万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

正文共:3495字13图1视频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十三五”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土木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01

党的建设

学院党委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实现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建有校级标杆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脱贫攻坚及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等活动,将初心和使命落在实处。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班团主题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异彩纷呈。

西北民族大学

02

双师型师资队伍

十三五期间,学院引进了6名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55人,获得校级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5人,川大进修4人,国内访问学者1人、国外交流培训1人。目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等国家及省部级各类人才计划5人,具有工程背景的教职工占50%以上,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20人次。

西北民族大学

03

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2019年获准材料与化工专业建材方向研究生培养,获批“国家民委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创新团队” ;2020年与化工学院共建“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土木工程专业被批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初步完成了土木水利专业博士点的申报材料编制。十三五期间,学院获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3项;国家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18项、校级MOOC1门、校级规划教材获得立项1部,获得3项教学成果奖,其中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在线资源精品课获得2个立项。

西北民族大学

04

实践实训

近五年来,学院增设了BIM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布置了永久CORS系统,组织部分师生进行了平潭跨海大桥、综合地下管廊等设计、施工技术的访学活动,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良好的专业实验环境。学院获得甘肃省新型研发机构——西北民族大学装配式建筑与节能建材研究院(培育)、甘肃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研发类)等省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兰州民大科技有限公司获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学院与中国建科院建研建材公司、中国冶金建筑研究院、中建二局一公司、中铁二十三局、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甘肃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等14家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甘肃海能建材公司、榆中县自然资源局、甘肃永靖县盐锅峡等6家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实习、实践教学创建了平台。

西北民族大学

05

学科竞赛及创新创业教育

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周培源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甘肃赛区)和第三届甘肃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暨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选拔塞、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学生全国性比赛获奖63人次,省级38人次;学生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6项,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13项;316名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西北民族大学

06

科学研究

2016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国家计划项目及省部级计划项目10项,地厅级项目10项,各类横向项目12项,中央高校项目26项,发表各类文章130余篇;授权专利总计88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全部实现了转化;编写甘肃省地方标准、图集及技术规程20多部;出版专著、教材12部。十三五期间,科研经费总计2900多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300万元。科技成果孵化筹集社会资金3000多元万。

西北民族大学

07

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

10年来,在新型墙材与建筑节能、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领域首创材料、设备、工艺、控制、应用、检测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总计6大专利池,100多项专利,孵化出3个学科型高新企业,研发10个主导产品,近五年中试转化经费6545.45万元,中试产品应用到省级以上重大工程项目10多个,得到多省市住建、墙改等行政主管部门的发文推广;成果转化至全国多个重点企业,十年累计销售额16.78亿元。近五年,先后获得国家住建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全国性、省部级奖励10多项。

西北民族大学

“十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地区共同发展为动力,聚焦民族地区工程建设需求和我国建设领域技术进步需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力争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飞跃。坚持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重点,在立德树人、质量提升、专业调整、三全育人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经过努力,在实践教学、社会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01

师资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引育并举,教学与科研实现双赢。引进学科带头人、科研高端人才和双师型人才,实现重点学科方向重点突破。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层次,做到人尽其才,缓解人才短缺。营造以德为先、自由和谐、自信进取、充满朝气的人才成长环境,形成团队合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强教师国内外、东西部交流和互派学习,实现双循环,达到开拓眼界、互通有无、全面提高的目的。派送教师到企业、机关、工程一线实习实训,强化教师联系实际、服务社会、运用知识的能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极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生师比满足教学质量要求和相关标准要求。培养选拔一批博(硕)士生导师,形成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

02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根据民族地区和建设行业对建设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本学院现有人才现状及科研成果资源,结合工科教育特点和新时代质量发展要求进行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为了保证培养质量,本科专业及其规模在现有基础上保持基本稳定。土木工程专业(房建工程、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和道路工程四个方向)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基础上,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力争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筑材料与制品)专业建设成为国家特色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基础上,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研究生培养数量达到本科生的20%以上,在材料与化工(新型建筑材料方向)专业硕士培养基础上,开展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土木工程材料、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向)硕士生的培养。积极申报并开展土木水利专业学位(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等方向)博(硕)士的培养,使学院成为土木工程和建筑材料专业技术领军人才的培养基地。

03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落实强基计划,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工程领域发展前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拓展课程深度,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在产教融合、项目育人、产业育人、社会与人、实践育人等方面探索新路,形成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创新成果。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打造“金课”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结合一体化育人环节,通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实训实操等课外环节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将思政课程、人文素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各层次专业人才。

04

加强平台建设

促进成果转化

在现有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础上,争取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有所突破。积极参与国家、区域和行业创新体系建设以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通过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以我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强力推行为契机,大力推广我院开发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围护体系、节能型装配式“三板”体系和部品部件,解决我国建筑外墙保温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保持我院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配式建筑“三板”体系在全国的技术领先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产业化,服务民族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国建设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兰州民大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以甘肃省新型建材与建筑节能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建筑节能及绿色建材检测评价及社会服务工作,实现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为学科发展提供实践平台。以道路交通、铁路桥梁、岩土工程、建筑工程、修补工程的技术咨询和横向科研合作为抓手,扩大行业影响,促进行业发展,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西北民族大学

张久献:擘画时代蓝图,书写奋进之笔

李永宏:砥砺奋进、赓续前行

赵学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琦:坚持内涵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赛音: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质量发展

朱杰:质量创新双核发展,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王谋清:不懈努力奏凯歌,赓续奋斗谱新篇

文英:锐意进取,知行合一

谢智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体育事业新发展

贺卫光:聚焦十四五,砥砺新征程

郑天锋: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王泽民:创新教学促发展 凝心聚力谋新篇

马玉堂:守正中创新,笃行而致远

央视频/新华号/强国号/校园号

微博/抖音/头条/B站/快手

关注@西北民族大学

投稿

huluanyingjun@qq.com

文字:王丹丹

视频:余若雅

编辑:张一屏

责编:胡英俊

主编:马丽英

让我知道你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北民族大学-曹万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