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砥砺前行,筑梦化工

西北民族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陈丽华:砥砺前行,筑梦化工

西北民族大学

正文字数:2736字 17 图 1视频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十三五”期间,化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一流本科教育”为抓手,推行“一体化育人”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着力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和广泛合作,在学生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等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学院建设和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十三五”工作成效

一、党建引领,坚持“四个服务”

学院的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党建工作突出政治性、群众性、实践性、创新性,始终坚持把“四个服务”作为工作重心,即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服务,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服务。

近年来,教工党支部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党支部”,学院连续被学校评为“学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2015级环境工程1班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2015级环境工程1班和2017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荣获“甘肃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表彰。

西北民族大学

化工院院教师参观八路军纪念馆

西北民族大学

参观张一悟纪念馆

西北民族大学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升育人质量

拥有化学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及化学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两个重点学科——化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形成了化学基础和化工应用相结合的完整的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方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专业,同时也是省级特色专业,精细化工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甘肃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四个专业分别被确立为学校一流专业。学科平台方面,“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实验室”获批为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功能复合材料”获批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

西北民族大学

承办甘肃省化学会青年学术论坛

西北民族大学

参加学科建设交流会

结合学院《201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一体化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学院在多个育人项目中开展工作,鼓励、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职工通过积极带领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利用假期带领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化工/制药设计比赛,化学竞赛,学院各部门举办开学典礼、学术讲座、校友励志报告,组织学生开展文化文艺活动或协会举办具有教育意义的研讨会等多种举措,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和落实“一体化”育人。

西北民族大学

学院成果展示

西北民族大学

获得互联网+金奖

西北民族大学

挑战杯

针对工科专业认证工程化改革需要,新版培养方案中增设化工热力学、化工过程安全、化工项目管理等课程,进一步加强仿真实训与传统课堂和实验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增大实践基地规模,特别是注重研究生实践基地的建设,近三年新增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11个。加大新建实验大楼功能化布局,使研究生拥有必要的实验条件和学术交流场所,重点实验室拥有良好的办公场地和科研用房,以此创建学院良好的科研、教学和工作条件。

三、科学研究成果丰硕

立足西北,在生物质绿色化工领域,从生物质环境友好复合材料的制备合成及开发和利用出发,充分利用天然高分子或者无机填料与可降解的聚合物制备环境友好型可降解复合材料,有效地提高和改善生物材料的性能,促进其产业化推广。近年来,瞄准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开发和生物质利用的前沿需求,在复合材料制备应用、环境科学领域,生物质利用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一定原创成果和开发利用。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共计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专著11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30余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4项。

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西北民族大学

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四、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化工学院通过“十三五”建设,已建立一支高水平、高学历、治学严谨、年龄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达到7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50%,具有企业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20%以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支优秀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成就了多名省部级人才和教学名师。学院拥有以王彦斌、苏琼、陈丽华、乌兰等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爱岗敬业,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厚的师资队伍,分别获得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国家民委及甘肃省领军人才、教学名师、青年英才、园丁奖、青年教师成才奖等二十多项人才称号。2020年学院有两名教师荣获甘肃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2021年两名教师在甘肃省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王彦斌

西北民族大学

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五、社会服务初见成效

学院注重“产、学、研”结合,积极服务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系列产品“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和含油污泥绿色降解技术得到规模推广和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学院组织骨干教师从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土壤改良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助力“三区三州”、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工作,效果显著。学院积极参加地方公共应急事件处理,受到天水市政府的致函肯定。

西北民族大学

临潭扶贫深入田间地头

西北民族大学

天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致学校感谢信

“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任务,全面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任务

以研究生教育为引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为重要支撑,师资队伍建设为基本保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导向,形成材料与化学结合的优势方向,在功能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方向迈上新台阶,各方向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以学风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学生工作。

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将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和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成果转化丰硕、辐射带动效应强的科研平台。

加大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训练,强化学生实习实训。

着力推进校地校企深度和广泛合作,在学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全面提升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

西北民族大学

化工设计大大赛合影

END

西北民族大学

曹万智:凝心聚力、务实笃行

西北民族大学

张久献:擘画时代蓝图,书写奋进之笔

李永宏:砥砺奋进、赓续前行

赵学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琦:坚持内涵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赛音:坚持立德树人,推进高质量发展

朱杰:质量创新双核发展,着力培养时代新人

王谋清:不懈努力奏凯歌,赓续奋斗谱新篇

文英:锐意进取,知行合一

谢智学: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助力体育事业新发展

贺卫光:聚焦十四五,砥砺新征程

郑天锋: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王泽民:创新教学促发展 凝心聚力谋新篇

马玉堂:守正中创新,笃行而致远

央视频/新华号/强国号/校园号微博/抖音/头条/B站/快手关注@西北民族大学投稿

huluanyingjun@qq.com

文字:马亚军

视频:王崧麒

编辑:农丽颖

责编:胡 俊

主编:马丽英

让我知道你在看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西北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北民族大学-陈丽华:砥砺前行,筑梦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