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波“园丁奖”来了,祝贺!

兰州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一大波“园丁奖”来了,祝贺!

NEWS

近日,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教育厅隆重表彰全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沈禹颖教授、管理学院包国宪教授荣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称号;生命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李传辉、附属中学教师黄学斌荣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班主任(辅导员)称号;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附属学校荣获甘肃省“园丁奖”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甘肃省优秀教师

沈禹颖

兰州大学

个人简介

沈禹颖,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区草业研究所所长、草业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兼任中国草学会草地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曾任甘肃省委组织部“陇原之光”学者指导教师。

先进事迹

为人师表,倾力教学

从教32年以来,沈禹颖教授始终恪守传道受业解惑职责。荣获甘肃省教学名师、兰州大学隆基教学名师,入选甘肃省农林生物食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讲的《草地培育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等。主持完成教育部质量工程-草业科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主持甘肃省教学成果培育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第六完成人),兰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主办5届丝绸之路草业科学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吸引23所大学在校生参加,在全国产生显著影响,已成为兰州一流国家级专业建设的品牌之一。

投身科研,践行理念

教学结合科研,持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紧扣黄河中上游生态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收入提高进行科研攻关。致力于粮草畜耦合理论与模式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20余项。主持完成的“黄土高原粮草畜耦合的研究与示范”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的甘肃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台站于2020年入选国家野外台站择优建设序列,成为兰州大学仅有的2个国家级台站之一。

成果转化,助力扶贫

带领团队深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甘肃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临夏州和政县开展脱贫帮扶工作。以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牧草栽培技术和健康养殖等技术培训抓手,加强种草养畜培训,推广优良牧草栽培技术,累计培训上万人次,为当地脱贫提供了技术和智力支撑;通过科技开放日把先进的草地农业理论、技术和模式,推广到广大农村,把草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收益;推广草地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扶贫方式,农民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入选甘肃省首批科技特派员。

包国宪

兰州大学

个人简介

包国宪,男,甘肃庆阳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至2016年担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现任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次、获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奖项3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万人计划”第一批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

先进事迹

立德树人

“兰大管院的学生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领导力和社会责任”。这是包国宪教授给学生们上课时经常讲的。坚持“研究兴趣驱动、知识背景互补、素质能力支撑”的导向原则,秉持“兼容并蓄、因材施教”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理念,30余年来,包国宪教授共指导、培养研究生200 余人。被评选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

教研相长

坚持奋斗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积极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提出了“课程学习—问题研究— 学生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本科生素质教育模式;其主讲的《管理学原理》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领导实施的“成功计划”教学改革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先后承担国家自科项目和社科项目5项,出版专著7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50篇,提出和发展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重构政府绩效研究范式,形成了政府绩效管理学科体系。带领的科研团队已成为国内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在政府绩效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

服务社会

九十年代初,包国宪教授发起成立了甘肃省管理学会;2004年,受甘肃省政府委托组织实施了被称为“甘肃模式”的非公企业评议政府的活动,开了中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2006年,他发起、筹备了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的成立工作;2014年发起举办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城峰会”;2014年—2019年,先后受甘肃省、湖南省、广东省发改委委托,承担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评估系列研究课题;2011年在兰州发起组织了全国MBA黄河漂流赛,对宣传兰州和兰州大学MBA项目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2020年12月联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学术机构在北京发布了国内第一个中国县级政府绩效指数,其社会和学术意义重大,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甘肃省优秀班主任(辅导员)

黄学斌

兰州大学

个人简介

黄学斌,男,汉族,现任兰州三十三中(兰大附中)高一年级组长、高一(1)班班主任、物理教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获得兰州市模范教师、兰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师,多次获得兰大附中优秀教师、兰大附中魅力附中人等荣誉称号。

先进事迹

坚守讲台,润物无声

1986年7月,黄学斌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从教之路。面对教室里一张张好奇的面孔,他在想,如何让这一群孩子喜欢物理课、学好物理,成了他坚守至今的梦想。初入教学岗位的他,带的第一届学生就连续三年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本人也获得了校优秀教师的称号。

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在一起,陪伴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情绪波动,捕捉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行为细节,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黄学斌一直坚持的做法。他的课堂始终充满激情,学生能够始终专心跟着他一起思考。毕业时,孩子们写给他的卡片上说:“您上物理课时就像一位艺术家,演算物理题时就像在创作山水画,令人着迷,也让人折服。”

春风化雨,爱生如子

36年来,黄学斌老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真诚友善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他和学生一样,每周只有周天回家一次,其他时间都按时上班,出全勤,与学生在一起。每天早上6:20起床,带领学生晨跑,直到晚上22:30自习结束,23:00学生回宿舍休息,他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作为班主任,他总能因势利导,想办法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班上一个学生玩手机上瘾,苦于没有办法改正。为了帮助他,黄学斌与家长联系沟通,每天检查该学生的作业,每周审查该学生的作业中的改错情况,每两周再与家长交流互通。每次周考专门与该学生分析试卷改进学习中的不足。过程中只要发现该学生的进步,就及时给与学生鼓励或者全班表扬。最终该学生学习成绩从平时的二本临界水平不断上升,高考达到一本上线。

榜样引领

在黄学斌的教学生涯中,无论是合作的班级任课教师,还是同学科组的教师,都十分信任他。疫情期间,黄学斌所在的物理学科组高效合作,开展了在线授课。从创新问题设置模式、丰富线上教学活动、拓展课后答疑空间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没有使教学质量打折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这既是组内同事间的合作,也是师生教与学的共赢。

多年来,黄学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新思路、新方法。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积极用正确科学的观念、方法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一群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打交道,我所面临的是他们人生逐渐走向成熟、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能力和人格的时期,因此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心,真正关心关爱学生,实现教学相长,是与他们相处的最好方式。”黄学斌说。

李传辉

兰州大学

个人简介

李传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参与讲授《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课程,曾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先进事迹

坚守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李传辉专注对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以来,一直作为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授课教师,精心打造的课程《风雨沧桑发展路,波澜壮阔光辉史》,目前已连续为1000余人讲授。

建党百年,他带领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和学校百名学生党员,推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兰州大学百名学生党员宣讲团系列宣讲课程,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他还开通了自己的辅导员思政工作专属账号“兰大辉哥”,解疑答惑服务学生、思政教育正面引领。

牢记使命,做学生成才的服务者

工作以来,李传辉严格落实执行学校、学院关于学生工作的政策和要求,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指导和服务。认真开展学生奖贷资助工作,定期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促膝长谈解疑答惑。坚持家校联系,形成工作合力,利用假期赴西宁、宁波等地开展家访工作。他将学生安全教育作为“老生常谈”的工作内容,全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认真负责地完成各项防控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学生代取邮寄电脑、就业协议书等,为学生提供切实帮助。重视学生就业,定期举行“辉哥和你谈就业——求职训练营”,开展“就业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热爱岗位,做专业发展的探索者

入职7年来,李传辉坚定地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深入探索。积极参加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在比赛中检验自己的工作。积极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坚定信仰,梦想启航”毕业生党员“五个一”主题教育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2020 年甘肃省高校党的建设研究课题成功立项,参与多项团中央、校级专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术文章3篇。

他对自己始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荣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甘肃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兰州大学“优秀辅导员”、兰州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兰州大学

学院简介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 1955 年,前身为原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是我国高校最早设置核专业的两个院系之一,是目前国内高校核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院系之一。六十多年来,兰大核学科从未中断过核专业人才培养,“创建和北大一样早,坚守与清华一样好”,为祖国核事业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撑起我国核工业的一片‘兰’天”,是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特色发展的优势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先进事迹

坚持立德树人,潜心铸魂育人

学院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核学科特点,培基铸魂,潜心育人。课程思政实现全覆盖,吴王锁教授的《走近核科学技术》、陈熙萌教授的《宇航概论与航天精神》获批国家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坚持“一馆一剧一科普”、“核你一起”等学生教育特色活动,以“三走进”为抓手,教师联系学生宿舍全覆盖。2 个教师和研究生党支部入选甘肃省样板党支部、1 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兰州大学“十佳党支部”。学院党委“七·一”荣获兰州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吴王锁教授荣获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

兰州大学

牢记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秉承“铸剑强国,核以道和”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学科为目标,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在核人才培养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5年来有40多名学生在国家和省部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2019年,校友张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自恢复高考后3000多名毕业生中的第3位两院院士。2020级研究生李小军“当兵就要去最艰苦的地方”的事迹被央视网-人物频道报道;2017 级本科生常倍嘉带领的团队获得了 2018 年大学生知行计划“全国优秀团队”。大多数毕业生奋战在我国核工业第一线,撑起了我国核工业的一片“兰”天。

兰州大学

追求教学卓越,推进科研创新

学院有1个国家级、3个省级“双万专业”、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个省级教学团队。两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 门课程入选甘肃省一流本科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省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核医学项目获得合同总额1.5亿元。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研制的“高产额紧凑型D-D中子发生器”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小中子”做出了“大文章”。建成我国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AB-BNCT)医疗示范装置并完成总装调试。2020 年科研经费年入账首次突破亿元。

坚持提质扩容,打造一流队伍

学院坚持“近者悦、远者来”,统筹加强队伍建设。现有双聘院士 5人,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外籍教授6人,聘请“兰州大学萃英讲席教授”和兼职教授20余名。教授率先垂范,为本科生授课率100%。学院教师包含中国大学 MOOC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教学名师、中国核科普先进工作者等。学院有兰州大学首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3 名教师荣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国华奖”获奖教师,4 名教师入选 4 届兰州大学“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

瞄准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发展

学院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为科技部“首次探测到双粲重子”做出重要理论贡献;服务国家空间探测重大工程,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五号任务。

学院培养的研究生多就职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核兰铀公司以及各个核电企业。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制定甘肃省核产业规划,承办第四届中日核燃料循环国际学术研讨会、“一带一路”西部核能发展科教融合高端论坛等重要会议论坛12次。广泛普及核知识,为生态环境部等国家重要部门提供行业人才培训等社会公共与公益服务。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

兰州大学

学校简介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是由兰州大学直管的基础教育办学单位,现有教学班级29个,在校学生1451名,教职员工95名。学校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每个附校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培养具有“身心健康、基础扎实、特长突出、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润美少年”

先进事迹

形成“美”文化,传递正能量

兰大附校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凝聚人心,夯基固本,赋能变革,提质增效,创新强校,内涵发展,形成了“美”文化传递的能量场。2020年被兰州大学授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1年入选教育部全国第九批“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学校获得教育部、甘肃省、兰州大学、兰州市等各级各类奖项达14项;仅2020年8月-2021年6月,兰大附校教师获国家、省、市、区级荣誉称号、表彰奖励达264人次;学生获国家、省、市、区级荣誉称号、表彰奖励达687人次;《教育家》杂志、甘肃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平台、甘肃卫视、兰州大学新闻网、《兰州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附校的办学业绩和成果。

推进“541”自主课堂

兰大附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聚焦课堂,深入推进“541”自主课堂模式改革,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突出特色,落实好“尚美100”工程,依托“兰精灵”少年科学院做大实践类课程,逐步实现课程结构的跨学科融合、课程资源的跨空间整合,催生了学校办学质量提升的新活力。

兰州大学

全面育人,提高学生素养

兰大附校针对学生特长、兴趣而开设的“兰精灵”系列课程,聚焦对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运动素养、劳动素养和艺术素养的培育,实现教育的时空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管理方面的要求,以附校方式切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从而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筑巢引凤,重视师德师风

兰大附校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五师四有”等主题教育等活动,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职业行为准则,提倡教师做学生品德、品行、品格成长的“大先生”,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近两年先后引进高水平研究生30名,选调地方名、优教师4名,使得附属学校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学历达到53%。针对新教师扎堆引进的现状,附属学校成立了“青年教师工作坊”,制定了“兰州大学附属学校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旨在建立起一个学习、发展共同体。2020-2021学年度,兰大附校青年教师在参加甘肃省、兰州市及北师大教育集团等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高达130人次,其中地市级及以上达70多人次,形成了教育部领航名校长领军、金城名师领衔、省市级骨干领头的附校教学科研团队。

兰州大学

祝贺以上获奖个人和单位!

LZU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部

基础教育管理中心

兰州大学附属学校

编辑 | 魏雨欣 李奥黎

责任编辑 | 李江怡

主编 | 肖坤

点击赞和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兰州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兰州大学-一大波“园丁奖”来了,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