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伴随着112周年校庆的钟声,2021级新生们的军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操场上、道路旁、宿舍里,不时传来激昂奋进的校歌声,从“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到 “大时代的使命奔临在眼前”,再到“挥起铁拳才能还我河山”,无不向世人展示着兰大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的担当与使命。
这浑厚的年代感和历史底蕴,也把我们拉回到战火硝烟的年代——甘肃学院时期,让我们触摸到了那一段师生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
西北望烽火,弦歌恸山河
“兰州大学校歌的诞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兰州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克非教授表示。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全国性的艰苦抗战也由此开始。在抗战期间,甘肃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后方省份,为抗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8年7月19日,甘肃学院在给当时教育部核鉴校歌的呈文中说:“查本院现用校歌,为适应抗战时期所编。”
呈教育部甘肃学院校歌的呈文
是时,兰州作为中国抗战物资集散和转运的中心而屡遭日军轰炸。
1937年11月5日下午,7架日机首次空袭兰州。12月4日中午,11架日机再次空袭兰州。为了应对日机轰炸,在1937年底、次年初,甘肃学院在校内修建了防空洞。
为向全校师生普及防空知识做好应对日机轰炸的准备,1937年8月中旬,学院特请于湘卿先生于每日早晨7时至8时,在理化教室讲演,介绍防空问题;并要求全院各系级学生及工友,准时前往听讲,同时学院学生还组织3个宣传队,到兰州各处向民众宣传防空知识,并要求其他学生广泛加入宣传活动。
甘肃学院时期的校歌
正是在这炮火连天的坎坷岁月中,伴随着抗战的烽火和敌机的轰炸声,甘肃学院的师生们悲壮地唱出了自己的爱国激情。
这凝聚着时代力量的铿锵文字,蕴含着甘肃学院师生的一腔热血;
这汇聚着时代风云的雄壮歌声,反映了甘肃学院师生在抗战救亡中的觉醒;
这集结着时代旋律的奋进号角,预示着甘肃学院这所历经坎坷的学校终将在全民抗战的艰难困苦中获得新生,走向全国!
赤血溅铁马,丹心映冰河
全面抗战爆发时,甘肃学院是省内建校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高校,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学院师生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不仅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量人才,而且还竭尽所能服务社会。
抗战全面爆发初期,受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中共甘肃工委的影响,甘肃学院师生的爱国热情迅速高涨,踊跃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尤其是在学生中一些共产党员的组织领导下,甘肃学院很快成为兰州地区和全省青年爱国活动的一个中心,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1937年1月8日,甘院教职员捐款113元,慰劳前方将士。
1937年6月,甘院教职员第二期急赈捐款516元零7分。
1937年9月9日,甘院教职员向甘肃民众守土抗战后援会捐款147元4角。兰州大学档案馆资料显示,当时甘肃学院学生在劳作课中,赶制毛袜手套送给前方将士,派遣医学毕业生,到战时后方服务团担任救护课程教学。
甘肃学院致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函送甘肃学院教职员慰劳
绥东将士捐请转汇的公函(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甘肃学院致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函送甘肃学院教职员慰劳
绥东将士捐请转汇的公函(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被同学们推举为学生自治会常务干事的甘肃学院学生、甘肃工委青年工作负责人、年轻的共产党员刘日修,在“七七事变”后,发动同学们组织抗日宣传队、歌咏队,正如兰州大学校歌中唱的“大时代的担子紧压在两肩”,他们出壁报、搞劝募、做演讲、办演出,在校内外广泛进行各种形式的抗日宣传。
刘日修积极发展进步同学罗扬实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共产党员为核心,形成强有力的进步学生群体。经过他们夜以继日的辛勤努力,于1936年创刊的《甘院学生》杂志很快成为在全省青年中和社会上颇有影响的进步学生刊物。
在八路军办事处、中共甘肃工委和谢觉哉同志的直接指导下,刘日修等组建甘肃工委领导下的兰州学委,具体领导学生运动。
刘日修手书信件(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甘肃学院吁请各系级学生反抗强敌压迫、决以死心
而求生存的布告(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甘肃学院吁请各系级学生反抗强敌压迫、决以死心
而求生存的布告(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甘肃学院吁请各系级学生反抗强敌压迫、决以死心
而求生存的布告(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举行骑兵第五军抗日将士欢迎大会的牌示(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函教育部征求新年慰劳前方将士信请查照由
(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函教育部征求新年慰劳前方将士信请查照由
(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函教育部征求新年慰劳前方将士信请查照由
(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刘日修还和甘肃学院的进步同学积极参与,组建了青年救亡团体——甘肃青年抗战团,团结广大不愿做亡国奴的青年,来担负抗战工作。
正如校歌中所唱:“大踏步冲出潼关,看一片漫天的烽烟。”青抗团充分利用寒假学生返乡机会,在全省各县扩大青抗团的组织,广泛建立各地青抗团分团。将抗日教亡运动推向全省,经过回乡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几个月的努力工作,各地共建立72个分团,有团员3000多人。广大青抗团成员在各地城乡开展了抗日救亡工作,募集了大量捐款、衣服和各种慰问品,使爱国精神深入人心,也使青抗团成为当时甘肃青年中最有影响的群众组织。
甘肃学院关于同意张世雄课余时间请假到抗敌后援会
服务批示并通知训育组(兰州大学档案馆馆藏)
更当承前志,声声不能忘
然而,兰州大学校歌也曾湮没在浩瀚的岁月长河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字迹模糊的歌谱才被发现。
2009年,兰州大学艺术学院教师赵赟通过仅有的几名知情人的回忆,对原有曲目进行恢复性编排,才有了今天兰大人耳熟能详的校歌曲调。
赵赟说:“这首激情澎湃的进行曲风格的校歌,适合于当年的街头宣传,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在教唱校歌时,赵赟依然会让学生们大声朗读歌词,想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学生们手挽手在街头奔走相告的场景,感受那震天豪情。
而今,在每年的新生军训中,兰大校歌的传唱成为保留曲目。高年级学生会一字一句把这首校歌教唱给新生,给他们讲述如刘日修、罗扬实等我校先辈们在抗日救亡中的牺牲和觉醒。
“乘长风冲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澜......”。如今响彻在校园上空的校歌,正是在致敬先辈们在抗日救亡中的奋斗和觉醒,更是将这样的精神融入在字里行间代代相传,弦歌不辍。
一首校歌,传兰大精神;一段旋律,诉师生心声。
时至今年,兰州大学已经走过了112个春秋。每代人有每代人的使命,每代人有每代人的责任,而兰大精神正是延联所有兰大人的桥梁,也是每一个兰大人心中的点点星火。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值此校庆,我们兰大学子更应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今天,九一八事变90周年
所有兰大人请再次唱响
《兰州大学校歌》
I
LZU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参考文献|《兰州大学校史》
文字|朱映臣 魏晓聪
视频|李斌 洪逸 樊蓉
谢观福 张田君 夏雨梦
编辑|李江怡
主编 | 肖坤
点击赞和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