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博士后的一天
——日出而作,日落不息
三点一线的日常
既有五彩缤纷的生活
也有沉迷文献
遍布实验室各处的身影
本次采写的时间节点是2021年11月23日,马鸿云在兰州大学做博士后的第119天,一个普通的日子。让我们一起走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萃英博士后马鸿云的一天。
7:00
冬日的兰州,天还蒙蒙黑着,马鸿云的闹钟便划破了清晨的宁静。睡梦中醒来的他,经过简单的洗漱,收拾了房间,便准备出门了。
目前,马鸿云住在兰州大学一分部,学校分配的博士后公寓里。房间是一个小单间,学校配备了日常家具,可以“拎包入住”,每月房租400元。
“简约而不简单”,小屋被马鸿云精心照料,有了生活的气息。谈及住宿感受,马鸿云认为“挺好的”。刚来学校不久,“小家”很温馨,今后慢慢过渡,目前很满意。
7:30
出门后,马鸿云骑上自己心爱的小电动车,前往兰州大学本部,他工作的校区。大约15分钟的通勤时间,马鸿云为此感到满意,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可以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冬天骑车,寒风瑟瑟。一路上,马鸿云骑得并不快,他说受气温影响,电池在冬天的性能会有所衰减,平稳起步、缓慢行驶,可以让电瓶车在冬天的续航里程更远一点。马鸿云现在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方面,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的存储与转换领域。节能、环保是他在专业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
7:50
丹桂苑。美好的一天从味蕾开始,丹桂苑是兰州大学本部最主要的餐厅,品种齐全。马鸿云选了一份油条豆浆和鸡蛋,“营养均衡”是他对今日份早餐的评价。
8:20
马鸿云来到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所在的格致楼,正式开始一天的工作。
马鸿云所在的柔性电子研究组在格致楼3038室,课题组一共有16个人,除了他还有6个博士生,9个硕士生。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柔性电子领域,涉及柔性储能器件、柔性太阳能电池、柔性一体化可穿戴传感器、生物及环境可降解器件、无线充电及传感等前沿交叉领域。
“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浏览领域内重要期刊最新发表的论文是马鸿云从研究生阶段就养成的习惯。今天的“晨读”时间,马鸿云阅读了一篇中国学者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在零下60度的严苛环境下正常工作的氢离子电池”的论文,这是针对现有电池体系在低温条件下性能大幅度衰减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另外,开发以氢气和氢离子为储能介质的绿色电池体系也非常符合目前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发展规划,这是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9:00
电化学实验室。今天,马鸿云需要做一个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石墨烯水凝胶,目的是为了组装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
实验过程中,马鸿云从冰箱里取出“氧化石墨烯浆料”,浓度为10毫克/毫升,用去离子水将其稀释到2毫克/毫升,充分摇匀后,放入水热釜,再放入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设置180度、6小时,静待实验结果。
据马鸿云介绍,通过这种简单的水热反应,可以把氧化石墨烯还原组装成各种形貌的石墨烯宏观体材料。通过调节实验参数,还可以精确调控宏观体材料中石墨烯片的化学结构,使其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当然,这些技能的掌握离不开他在这个领域多年的积累。据了解,马鸿云从本科二年级开始便一直在研究石墨烯基电化学储能等方面,研究生阶段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在国内顶尖的石墨烯研究组开展相关工作。
10:30
马鸿云与梁杰查看实验数据
在师弟梁杰的眼中,马鸿云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师兄。“他为人谦逊温和,专业功底非常扎实,实验想法成熟、效率很高,指导的方向几乎是对的,跟着师兄做实验十有八九都是成功的。”
2021年7月28日,马鸿云正式在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始博士后生涯。因为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科研潜力,他被选聘为兰州大学“萃英博士后”。
拿到博士学位后,意味着学生时代就结束了。博士后是一份工作,是在科研旅途中的一份经历、一个阶段,也是身份转化的一个过程。目前,马鸿云谦逊地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无止境的“学生”,但是有了更多的责任。
11:00
精读文献是马鸿云的每日“必修课”。今天,他在阅读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的综述论文,这是一篇关于氧化钼的重要文献,涉及氧化钼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这对他最近开展的另外一项工作非常有帮助。
目前,马鸿云已发表署名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CS Nano,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据了解,马鸿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揭示了溶剂化离子在部分去溶剂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尺寸筛分效应,并以此实现了超高空间电荷密度的电容型电荷存储,这在该领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发现。
在加入兰州大学的短短几个月里,马鸿云以“新型柔性电容型功能器件的设计与开发”申请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0批面上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是国家专门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的科研基金,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创新研究。
马鸿云在科研道路上,至少花了一半的时间精读文献。“在读文献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在自己做实验时少踩一些‘坑’。另一方面也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当文献积累的多了,做研究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这是他多年以来的小感悟。比如,用某材料去组装一个特定功能的器件,首先就要对这个材料的特性非常了解,这样才有可能通过实验验证出比较好的结果。但如果对材料的了解很粗浅,大概率都不会出好结果。
“读懂读透”是马鸿云阅读文献的精髓奥义:“好的文献一定要精读,包括它的参考文献也要深挖,并且去思考总结这些文献之间在思想上或技术上的传承关系,这样对这个领域的理解或者把握就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准确。”对于新文献,多读高质量杂志、领域内顶级期刊。读老文献,应读高被引论文、引用次数比较多的文献,这说明它是被很多人认可的,即便发表在一个不起眼的杂志上,也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马鸿云分享他的心得。
12:10
午饭,马鸿云在食堂简单地吃了一碗面,花费12元。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北人,正餐吃一碗面会让他幸福感满满。
13:00
午休时间。
14:20
调研新课题、写研究计划。作为一个刚刚开始自主科研的新手,充分调研文献、并从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课题是马鸿云的工作重点。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列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会让今后的科研工作事半功倍。
16:00
兰伟教授指导马鸿云申报基金
马鸿云的合作导师是兰伟教授。
今天,他们共同探讨“申报青年基金”事宜。“申报基金是博士后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从学生过渡到老师需要掌握的一门本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所从事研究的质量和高度。”兰伟教授对申报基金的重要性和申报基金的重点给予了指导。
“有家国情怀”,兰伟教授这样评价马鸿云。“他本科在天津大学、硕博在清华大学。毕业的时候他有很多选择,但是他毅然回到甘肃,选择到兰州大学工作,一心要为家乡做一些贡献,这是很难得的,我非常欣赏。”老一辈科学家很多具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当今时代,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难能可贵。
初见马鸿云时,他首先和我们提起的,也是他对兰州大学的“特殊感情”。199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的他,从上初中开始就把兰州大学做为自己心中的Flag。经过求学深造后,他依然两次专程来到兰州大学,感受这所西部高校特有的精神内涵,“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信念在马鸿云的心中发芽。
虽然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但兰州大学教学、科研长期名列全国前茅,发表的基础研究论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在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兰州大学也是“领头雁”。国内高教界人士将此喻为“兰大现象”,这形象地展示了兰大人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是在百年兰大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积淀和凝聚出来的精神品格,是薪火相传的价值依托,也是历代兰大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和学术报国的精神写照。
2017年8月6日
马鸿云拍摄的兰州大学毓秀湖
“马鸿云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对学科前沿把握得很好,需要多看多写多实验。”兰伟教授说,“持之以恒努力,时刻捕捉前沿、做高质量工作。”这是兰伟教授对马鸿云的期翼。
“来到兰州大学后,兰伟老师从各个方面都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让我能够快速地进入状态。他对我说过‘有些事情你坚持去做,或许不会成功;但是你不争取,那肯定不会成功。’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这句话是我的导师给我说的,她在当年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做科研,从未懈怠。我一直按照她的教导在做工作。”兰伟教授如是说。科研精神就是如此,代代相传、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18:00
晚饭前,马鸿云来到操场。跑步、打羽毛球,这是马鸿云近年来养成的运动习惯,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神,是做好一切的基石。每天半小时的运动,让马鸿云看起来元气满满。
马鸿云和家人视频通话中
惬意的时光,马鸿云想起了家人,“和家人视频通话”是他每天的必修课,简单地拉拉家常就能缓解他一天的倦意。作为家里的独生子,马鸿云非常孝顺,只要寒暑假有时间,都会回家陪陪家人。回到兰州工作,也使在外求学十二载的马鸿云重新和家人一起过上了中秋节、国庆节,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大大小小的节日可以和家人一起度过。
马鸿云拍摄作品
生命中只有这么多时间,马鸿云大多用于做科研,但是也试图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在生活中,他是个摄影爱好者,用心记录着生活和美景。
“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有时实验做不出来、或者文章投稿接连被拒,都是科研路上的常态。马鸿云也偶尔会感到失落和压力,但是马鸿云“心态”很好,周末和好友吃顿“大餐”、偶尔玩玩“剧本”,这是他娱乐和减压的良好方式。
19:30
入夜后,博士后的“夜生活”正式开始。阅读跨领域文献,拓展研究思路也是马鸿云的日常。例如,柔性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给了科研人员更多想象的空间。马鸿云所在课题组最近报道的植入式生物可降解储能器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器件在未来的活体诊疗方面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在大学里做科学研究、教书育人是马鸿云的未来规划。他希望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为未来新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21:00
经过6个小时的高温加热和5个小时的冷却后,马鸿云来到实验室查看今天的实验结果。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经过水热反应后组装成了石墨烯水凝胶,从初始的二维纳米组装单元转化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性能电极材料。
这虽然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实验,但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实验室枯燥实验、反复受挫的积累。之后,马鸿云还将继续优化石墨烯水凝胶的各项制备参数,进一步提升它的电化学性能。
22:00
在和师弟们一起整理检查实验室的各类大小仪器,确保实验室水、电、气安全后,马鸿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平平淡淡的生活,背后是不甘平凡的脚步,努力和奋斗的当下,希望可以左右着未来的样子,也许才是生命绽放光彩的必经之路。
你不知道的小贴士
兰州大学作为我国首批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施博士后制度的高等学校,自1985年以来,先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史、大气科学、力学、地质学、临床医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草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1个一级学科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
为加快汇聚国内外具有创新活力的博士后人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兰州大学于2020年开始实施“萃英博士后”支持计划。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在35周岁以内,达到流动站学术准入标准的均可申请“萃英博士后”。“萃英博士后”薪酬为27-40万元/年。在站期间,可申请获得职称任职资格,考核合格的“萃英博士后”可按人才引进条件和程序申请事业编制岗位,享受相应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引进人才待遇。截至目前,共招收“萃英博士后”50名。
I
LZU
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 | 方菶泙
图片 | 邓加新
视频 | 马强邓加新
编辑 | 周芝欣
责任编辑 |王雯琪
主编 | 肖坤
点击赞和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