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寄语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科齐整、名家荟萃、设备精良,是西北师范大学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领先的学院之一。在西北师范大学独立建制、扎根西部办学的80多年中,学院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化学学科特色优势突出,理工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有质量、科学研究有高峰、社会服务有影响的西部一流、全国有突出影响力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坚持“以本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发展理念,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有机融合,构建了国内优秀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人际交往、创新思维及筹划未来的能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养较高的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亲爱的同学们,我热切期待着你们的到来!化学化工学院为优秀学子提供充分的学习、生活、交流和深造等发展空间,放飞你们的梦想。在这里,你们将成为具有扎实学识、高尚情操、家国情怀、世界胸怀,能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贡献的栋梁之才。
学院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39年西迁兰州办学,并独立设置化学系(化学化工学院)。扎根西北80余载,在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化学学科于2011年成为甘肃省省属院校第一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材料科学于2018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化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三个学科有力支持了我校工程学科于2020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院现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国合基地、甘肃省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各1个。学院始终以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通过有效利用教学科研平台和人才优势,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教育、环境、生态和产业经济发展。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973项目)1项,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级项目100余项,2021年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授权专利300余件,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其中I区和II区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0多篇。
2019年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一行调研学院重点实验室
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专任教师119人,其中正高职称35人,副高职称73人,博士生导师26人,硕士生导师101人。其中国家级人选项目人选2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2人,甘肃省高校“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5人、讲座教授3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中国青年化学奖1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4人,甘肃省优秀教师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甘肃省“333”、“555”跨世纪学术带头人7人,获得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1人,兰州市科技功臣1人。
学科及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理/工学科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学科布局合理,已形成了基础夯实、区域优势与特色鲜明、研究目标明确的特色学科研究方向。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化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优势学科重点建设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甘肃省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自2020年起,化学专业与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并正式开始招生。
2019年化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启动仪式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本硕一体化培养。
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世界胸怀,能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自然与技术科学家”,培养具有“系统思维、批判性创新思维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基础学科方向上宽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发挥西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级博士授权学科、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等学科的突出优势,借助上述优势学科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国合基地、甘肃省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的区域研究特色,提高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育人合力,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本硕一体化高层次科研人才。
化学专业
化学专业:师范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可胜任中等和高等学校化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人员及化学专业人才。结合专业特点,本专业开设大量实验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实验(Ⅰ、Ⅱ)、分析化学实验(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有机化学试验(Ⅰ、Ⅱ)物理化学实验、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普通物理实验等),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和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做好准备。
毕业生去向:中学化学教学、化学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攻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培养按照甘肃省教育厅和学校要求,突出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培养卓越中学教师。
化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
化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班):非师范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引入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师资,培养掌握坚实化学基本理论、熟练实验技能并同时掌握生物、医药等交叉领域知识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学生接受化学、生物、生理、制药、基因工程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生物医药领域中与化学相关合成、仪器分析测试、药理及毒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领域(主要是医学及生物学)的探索热情。选择3+1培养模式,达到西北师范大学学分互认要求,并通过南威尔士大学习考核的学生,颁发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毕业生去向:化学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攻读研究生。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非师范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在各类材料研制、材料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分析与测试、材料表面工程、材料的加工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产品销售等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围绕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两个方向,本专业开设大量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以充实学生技术知识。实验方面,开设基础化学实验(I、II)、理化测试(I、II)、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科学综合实验等。
毕业生去向:主要面向新材料开发与设备控制、化工新产品开发等相关企业就业、攻读研究生。
特色专业详解
理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班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理科专业进行大类招生,通过学科交叉模式进行培养,每年招生规模50人,每级组建2个基地班,每班25人。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精神,具备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基本素质和科学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生成长为既掌握理科基础学科领域基本知识、前沿成果,又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可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独立从事研究、教学、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考核合格学生可直接攻读研究生,成长为理科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班采用3+1或4+0模式进行培养。3+1模式是3年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1年在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学习,毕业后将取得西北师范大学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双学位。4+0模式即4年都在西北师范大学学习,毕业后将取得西北师范大学学位。该专业的课程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为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教师到西北师范大学进行授课,其余的专业课程由化学化工学院老师采用英语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学好英语,大一期间聘英语培训机构老师来校进行雅思培训,并由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教师讲授英语雅思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优先到英国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化学中英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
办学成绩
立足甘肃省、西北教育事业和化学、化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了一批能力强、用得上、留得住的教育、科研人才,为西部教育、脱贫攻坚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迄今已培养本科生近7000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007人,硕士研究生788人,博士研究生76人,其中留学生17人。
杰出校友中,有20余人次获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荣获教育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称号及全国优秀教师,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等国家级基金、奖励计划。基础教育和企事业单位的杰出校友有100余人,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杰出校友
国家级人才——卢小泉教授
国家级人才——安太成教授
国家级人才——白俊峰教授
优秀学子
刘笑雨
刘笑雨,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云亭班学生,曾获甘肃省第八届大学生化学竞赛一等奖、甘肃省第七届大学生化学竞赛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西北师范大学2018-2019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三次西北师范大学综合二等奖学金、西北师范大学第7届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专业组)一等奖等荣誉,已被保送到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寄语:我行舟楫向阳生任尔东西南北风。
廖嘉琪
廖嘉琪,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化学二班学生,曾多次荣获校级综合一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辅修我校英语第二学位。四年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和高中化学教师资格证。在课余期间,积极参加各项竞赛和实践活动,主要获得奖项有:化学化工学院“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校级化学实验竞赛优秀奖,从师技能大赛讲课比赛“三等奖”,西北师范大学首届“优秀笔记”,英语短剧配音比赛三等奖,参加了“2020年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课题研究项目等。已保送同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直博)。
寄语: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在某天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
武亚娟
武亚娟,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甘肃省静宁县人,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化学1班本科生(该生同时被评为2022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生)。曾获第八届甘肃省大学生化学竞赛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意及创业”甘肃赛区三等奖、甘肃省高校“三好学生”等多项殊荣。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举办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时长达432.4小时。现已保送至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寄语: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只能努力向前,让未来成为生命中耀眼的光。
柯丽花
柯丽花,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重庆丰都人,化学化工学院2018级化学2班本科生,曾担任2020-2021学年化学化工学院学生会负责人一职。在校期间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连续三年获得校级综合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寄语:要成功就得奋斗,要奋斗就有失败,但不奋斗永远也不会成功。
李佳璇
李佳璇,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河北省清苑区人,2019级化学1班本科生。该同学严格要求自己,每日“晨入教室、夜出图书馆”。在校期间荣获第十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专业组)三等奖、第九届甘肃省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该同学秉持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多次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寄语:青年人应如朝日之升!
唐莹莹
唐莹莹,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湖南省邵阳县人,2019级化学1班本科生。该同学品学兼优,在2020-2021学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其带领的团队荣获第十三届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在疫情封闭管理期间,多次主动申请在学校党员先锋岗位值勤,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寄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22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
2022届本科毕业生222人,通过推免、本硕一体化、农硕计划和考研总计升学90人,升学比例为40.5%。
师生活动
2020年9月,学院举行第四届中学校长论坛
2019年8月,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
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学院与山丹腾达西铁冶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本科生基础实验
本科生在刘家峡化工厂参加生产实习
学院志愿者参加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学院师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2014年学院承办的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学竞赛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热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图文来源|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编辑|白宏娜
学院招生热线
0931—797145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