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师之职,首在育人;育人之责,重在传道。传道、育人有境界之不同。
说道之境——“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如果把“君”意为学生,把“红豆”喻作道理,那么,希望“君”多采“红豆”是因为“红豆”能够慰解“相思”之苦,学生听取道理则有利于人生之行。同为说道,也有高下之分,就好比三位母亲让孩子吃钙片,劣者命之,中者劝之,而优者只“愿”之,既不强加于人,也不空洞讲理,而是情真意切,因势利导,自然,孩子也乐意接受,并获得强身健体的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改变传统说教呆板僵化的面孔,找准说道的切入点,把握好说道的时机,真诚和悦,生动精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学生就会感到可亲可信,就会积极认可、乐意接收,并内化为素质,外化为行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渗道之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育人的一项核心工作就是明道——让学生懂得做人处世、修业求知的道理。一般来说,许多道理都是历经岁月锤炼和反复实践而形成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是,如何把这些如同科学公理般的道理传达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不仅需要真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还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足够的智慧。
“说道”和“渗道”都有施教于人的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高下之别。在渗道之境中,教师的主角成份则明显弱化,好似一位高明的禅师,相机点化,挥洒雨露甘霖,而学生则由一个简单的教育对象变成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于悄然无声中受到感化。在第二种境界中,教师的渗道就如知时的好雨,随风潜入,悄然而化,自然亲切,不蔓不枝,从容施展,学生便在丝丝缕缕的润泽中得到濡染,并沉积于心,扩而大之,所渗之道也就发酵般地植根于脑,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
融道之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与此类似,育人的最高境界当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融道之境。相比渗道之境,融道之境显然更为高妙。要融道于学生,爱是首要的。只有教育者有悲悯之怀、敬畏之心、赤子之情,胸中之爱才能自然迸发而又真诚深厚。同时,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爱的智慧,要会爱、善爱,要做到传道者随心而发、了然无痕;得道者浑然不觉、身心俱化。除此之外,把握机缘也是一种艺术,有的时候,对机缘的把握甚至比传道的内容和方法更为重要,如果把握不好,就可能如刻舟求剑。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当优秀教师把他们和学生与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时,那么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时牵引,力在这里紧绷,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织伸展。”所以,要想真正提升育人的境界,教育者就必须站在学生的中间,把学生当作一个鲜活、独立的人,用发诸内心的理解、平等、尊重和热爱同他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循大道而教化、以智慧来熏育。
注:转自《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10日第7版
作者:陈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