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担心因为疫情影响找不到工作,自己压力也很大。学校精心组织网络招聘会,及时建立远程面试系统,打通用人单位和学生就业之间的远程面试渠道,我也从中受益,通过学校举办的网络视频招聘周大型“双选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天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2020届毕业生蒋强旺开心地说,他已正式签约通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将把自己的求职经历分享给其他同学,希望他们也能尽快找到工作。目前,天水师范学院已有近千名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的网络招聘会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水师范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统筹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细落实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和人社厅关于就业工作的一系列安排部署,通过多种举措积极应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形势,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积极推行“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真心诚意为毕业生服务,努力做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确保“疫情防控”与就业工作不断线,达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守责担责,防“疫”就业两不误
学校制订《天水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形成招生就业处、研究生处、各学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全面联动,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第一时间暂停线下就业招聘活动,通过“智慧就业”等线上招聘活动,保障毕业生求职安全、为全国防控战役胜利守责担责,做到防“疫”就业两不误。
紧跟需求,精准推送就业服务
学校根据疫情防控及时调整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各项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智慧就业”系统的优势,积极服务学生,一是做好“智慧就业平台”与教育厅“甘肃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同步对接的工作,有效简化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二是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分析毕业生就业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建立用人单位就业数据库,用大数据解决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无缝衔接的急难问题;三是及时督促各学院做出符合实际的就业工作方案,为用人单位、毕业生高质量做好前期各项服务工作,打造全院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四是加强宣传,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将学校“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工作微信群、毕业生QQ群、微信公众平台等作为信息发布主渠道,安排专人通过各类渠道广泛搜集发布就业信息,形成招聘信息“来源广泛、更新迅速、推送精准”的良好局面;五是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名管理、建立和完善就业登记信息反馈、信息核查跟踪服务等制度,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做到精准帮扶;六是按照甘肃省人社厅精神和要求,完成2020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等工作。
创新方法,开展线上就业指导
为避免毕业生流动,降低疫情风险,学校打造了“智慧就业”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为毕业生提供线上就业咨询服务。多次通过“天水师范学院就业信息平台”推送 “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 就业创业公益直播课程开讲”等、积极引进“达内教育面向高校全面开放在线精品课程及教学资源”为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指导服务;积极与云视聘就业平台联系推出“春招攻略——如何运用学校就业网提升自身求职能力”等信息;依托线上课程资源,举办毕业生求职能力提升网课讲座,开设200余门就业指导课程,开展各类就业指导与服务活动,一方面传授网络面试知识,另一方面消除毕业生紧张、焦虑心理;积极抓就业观念的转变,积极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发出《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地方建功立业。
积极沟通,多方拓展就业渠道
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与合作时间长、信誉度高的用人单位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协助用人单位做出有效的招聘计划;畅通渠道,积极联络校友、地方商会、人才服务机构、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等部门开拓新的就业市场,发挥他们在学生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全力助推学生就业。
网络招聘,积极推行“互联网+就业”模式
截至目前,学校累计举办各种线上招聘会31场,通过网络实现人岗信息精准推送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
3月1至8日,学校举办“守初心、担使命、战役情、促就业”——天水师范学院2020年春季毕业生网络视频招聘周,省内外160家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岗位871个,拟招聘毕业生1130多名,注册投递简历毕业生1150名,累计参加在线招聘毕业生830名,网络招聘平台累计访问量10万多次。
3月16日,学校积极联系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联合举办了天水师范学院2020春季大型线上双选会(第二场),来自北京、广东、浙江、江苏、上海、陕西、新疆等12个省市区的94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382个,需求人数5738人。参与的求职者1256人,向参会单位投递简历2099份,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共发起洽谈412次。招聘会上,商学院会计专业2020届毕业生周玲珑签约甘肃路桥新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他说:“学校举办的网络招聘会较现场招聘会简化了程序,学校提供的远程面试指导更是科学有效,自己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为母校增光。”(撰稿:潘 骥;审核:吴树雄;编辑:黄亚珠;责编:罗文研;编审:石 峰)
策划:党委宣传部
来源:招生就业处
编辑:王宁
责编:张宇
编审:傅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