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20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有两个团队入选,省属高校有两个团队入选。郭昭第教授负责的天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名列其中。“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创建情况将作为重大教育改革试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一个重要观测指标,团队成员在申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这次入选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除了吉林大学入选两个团队外,其他199所高校各有1个团队入选,团队负责人基本都是各自领域领军科学家和知名学者,包括数十位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此前,为引导广大教师持续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决定2017年年底前认定20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天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是学校自1959年建校以来最早重点建设的团队。经过何昌之、张鸿勋、雒江生、李继祖等为代表的几代学者近60年的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目前已发展成为有专任教师46名,其中教授11人(二级教授4人),副教授30人,博士15人,分文艺学、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方向的教师团队,已分别形成了关注“本心”与“智慧”的甘肃民间文艺与中国智慧美学研究、关注“天道”与“气象”的甘肃神话原型与中国唐宋文学研究、关注“本土”与“乡愁”的甘肃当代作家与中国乡土文学、关注“版本”与“校释”的甘肃地方文献与中国民俗文化研究、关注“方言”与“语汇”的甘肃方言与中国语汇研究等特色和优势。教师入选各类省级以上人才库、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8人次。其中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2人。 2000年以来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63部,主编出版《谚语辞海》大型辞书及合著20多种,在《文艺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31篇。主持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9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7项,127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地厅级以上奖励,19项教学成果获国家图书奖、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甘肃省教学成果奖等。有古代汉语、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诗歌史论5门省级精品课程,美学原理1门省级优质在线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理论2个省级教学团队,文艺学1个省级重点学科,陇东南民间文艺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甘肃华夏文明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新型智库,有汉语语汇学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3个校级研究机构。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名列中国校友会2017年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第42名、全省第2名,跻身中国高水平专业。有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1个。多年来为陇东南乃至全省培养了数万名合格毕业生,在各行各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些已经成长为相关行业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研究生先后获首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团队负责人郭昭第教授,现任天水师范学院文学与文化传播学院院长、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甘肃华夏文明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陇东南民间文艺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省级重点学科、文学理论省级精品课程、文艺理论省级教学团队、美学原理省级优质在线课程负责人,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美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新华社瞭望智库首批入驻专家,甘肃省大学语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甘肃省乞巧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文学经典的生命智慧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智慧美学的世界视域会通研究”等8项,出版《中国智慧美学论要》等专著和教材17部,发表《中国抒情传统及其美学智慧》等论文60余篇,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地厅级以上奖励27项。其中《大知闲闲:中国生命智慧论要》2013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学智慧教育创新实验研究”2014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甘肃省“园丁奖”,1998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优秀教师,同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2009年获甘肃省第十六届青年教师成才奖,2010年被聘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013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6年被评为全国第五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本、科研为基、应用为宗、发展为要的基本理念,扎根陇东南地区,全面实行教授给本专科生上课制度,加强传统文化类+文学艺术类+文学或艺术类+特长技能类的多层级共享平台课程与差异化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普通课程与校外特长技能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基于“国培”的创新、传承、创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见习、实习、研习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训练;瞄准学科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探索大学、政府和企业行业三螺旋创新模式,搭建学生创意作品产品化、产业化平台,加强陇东南民间文艺研究和甘肃华夏文明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团队以智库咨询报告支撑科学决策;强化师德师风考核,依托校院系教师发展平台,探索完善二级学院、教学系、教研室(课程组)三级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学院负责顶层设计、教学系实施一级学科和专业建设、教研室(课程组)实施二级学科和课程建设的分层管理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导师制和以课程组为基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学术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建设,完善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机制,不断提升团队师德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冯小强
潘 骥
邓 楠
技术编辑:韩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