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文学院和历史与地理学院学生岳乾亮、贾宝明诗集《虚度光阴》由现代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我们还没来及欣赏春天,夏已悄然而至。某个阳光饱满的午后,我们围桌而坐,谈论诗歌,谈论青春,谈论爱情。那些曾经虚度过的日子,都用每一首来记录。那些关于自己,关于国家,关于社会,关于世界的思考,在一杯杯清茶之余,都在深蓝色的钢笔尖下书写。
//////////
一本诗集的诞生,背后往往隐藏了许多故事。诗人,一直游走于一双筷子的两端,一边触碰着生活,一边努力把握着生活。而中间的这部分,是留给诗人自己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深迷于关心自己的口袋和碗里的饭菜,仿佛只有在筷子的两端都想当稳定的情况下谈论诗和远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时期,一个是幼儿期,用肢体反抗现实世界,一个是在青年期,学会隐藏思想和灵魂,早恋、叛逆、挣扎、向上。这就犹如一首诗的成型,由最初的直白到最后的晦涩难懂。每一句都来之不易。而神来之笔,往往是在写作过程中上天赐予的。所以诗人要学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守护自己的精神高地。在这个过程中,任何细小的东西就可能打破你的坚守。孤独、寂寞、熬夜、否定等等,任何一项足以击败你的诗心。显然,岳乾亮和贾宝明暂时属于胜利者。
//////////
岳乾亮,笔名愚地,甘肃庄浪人,1997年生,现为陇东学院文学院大四学生。初中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梦阳》、《紫荆花》、《九龙》等诗歌刊物,与贾宝明合著有诗集《虚度光阴》。
黄土高原走出来的诗人,更加懂的如何去表达生命。蔬菜和粮食,不只是用来填饱肚皮。高楼和包租房,也不只是用来付一晚上的房租。诗人在考量自己的位置时,故乡,极易被表达。我们用尽一生的努力去逃离故乡,又用尽一生的情怀去思念它。翻过葱郁的关山,就到了岳乾亮的家乡,那个带水的地方---庄浪
//////////
村庄,不是故乡
(岳乾亮,节选)
风呼啸过父亲瘦削的肋骨
也呼啸过村庄干瘪的肌肉
水草从烂泥塘里探头
像极了多年前的傍晚
夕阳红,冷风吹
夜霜满地白
只是,这样的故乡未免太过敷衍
扯不开枯黄纠结的藤蔓
我又该如何想起神似的村庄
是否还是那个清淡冷寂的故乡
聒噪的鸦雀
你还记不记得我当年的小模样
故乡庄浪是岳乾亮的精神高地,哪里可以找到他用来诗歌表达的所有语言。村庄、槐树、麦地、炊烟等等。与其说岳乾亮是一名青年诗人,更不如说诗歌里的他是一位行走世间的老者。农村的点滴塑造了他朴素、沉重、深刻的诗歌风格。诗里有梦,梦里有诗,故乡,极易被呼唤,极易被表达,极易被留念,极易被回忆。那里隐藏了一个时代。诗人在表达故乡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表达着自己的过去。家乡的乌鸦是否还认得“我”,岁月雕刻过的土墙像极了父亲干瘪消瘦的的肋骨。这些词语是沉重的,带着血和汗。浸透了诗人的灵魂。
深秋的季节
(岳乾亮节选)
我曾无数次听到呓语
关于洋芋,关于胡麻,关于苞米,关于秋收
从泾河到草滩,从子午岭到关山,从崆峒到六盘
我的虚构的兄弟在挖洋芋,掰玉米,耕田
越过静边古寨,一村一坊,梯山叠浪
这欣喜自花蕾出发,胜过三月里的春风鼓荡
有些东西来源于虚构,却比真实更值得回想
我惊异于烧给逝者的纸马、纸房子
更惊异于送给活人的发电机、电视、冰箱
所以一个人离开尘世,色界或者欲界
都不算最原始的乡村
多年来客居世间,一提笔十里方圆
我们都在酒壶里成痴
秋节兴浓,在月圆里激赏
看一座城变幻不定
包括灯火
和川流不息的人
所有的虚构来源于真实。这些意象或许不在诗人身上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但一定在某个点以一种特定的形式相遇过。而这些汇集起来,就构成诗人的精神构件。在异乡,“我”虚构了故乡,虚构了秋收,虚构了“我”的农民兄弟。而这一切虚构,都是如此真实又贴切“我”的生活。我无法拒绝一首好诗或者一篇好的小说带给我的持久而强烈的冲击力,哪怕只是一小段,哪怕只是一句。没有什么比冷静思考并无数次修改和涂抹留在文本上的语言来的更猛烈,我享受这个过程,并乐此不疲。
贾宝明,笔名静仁,甘肃通渭人,1996年出生,共青团员,历史与地理学院15历史班学生,曾担任学院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陇苑青蓝读书会第一届书记,《星塬》主编,通渭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九龙》《雪魂》《零度诗刊》《分界线》《微光》《南边文艺》等。曾获共青团中央2017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光明日报“文心雕龙”杯校园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诗歌网第八届中国校园“双十佳”诗歌奖,陇东学院第一、二届“十佳校园诗人”等
//////////
一无所有
(贾宝明)
关灯之后,那些难以启齿的,虚伪的
祭祀,复活,在一轮满月之后
把一切都掏空,放低
一些东西,更适合在夜里表述
譬如苦水掌的月亮和此时的我
被光照过之后,就暴露出白天掩藏着的
一无所有的白
来自定西通渭的诗人贾宝明,更注重于反向思考现实和生活。一个人的根扎在哪里,骨子里便长了这个地方的印记,贾宝明的诗是写给养育自己的父母和贾家河的,父母给予他生命,贾家河则包含了他整个童年。贾宝明的诗里藏着爱的热枕,藏着春秋的清浅情丝。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无不在留恋着白天和思考着未来。夜里的寂静和人们沉重的呼吸声更适合表达一些隐秘的东西。把一切都掏空,包括自己,清零,重新洗牌,把一切都放低,低于高楼和大厦,低于浮躁和不满,低于蚂蚁和大象,在黑夜,一个独自思考。那些难以启齿的语言,趁着黑夜,一一表达。诗人的角度是独特的,是微妙的,是变化的。
生活
(贾宝明节选)
腐臭阴冷的
地下室
床下的角落里
老鼠撕咬着
争抢那一点发霉的饭渣
我--
自以为是的指点嘲笑着
忘却了自己的悲哀
好像
自己早已多么成功
“可怜”自己,并“怜悯同情”社会,是这首诗的鲜明特点。诗人必须时常去怀疑自己,甚至怀疑别人,同情社会,发出自己的呐喊。以一种卑微的身份去和这个世界发出挑战。这就是贾宝明独有的特点。
这繁华的世间,并不是空穴来风。正是这些人背后默默的付出才变得可爱。为了不让我们放弃生活,他们低头捡起了多少诗意。正如贾宝明诗句说述,借着月光,深夜,那些难以启齿的,都一一表达。我们谁不曾虚度,不曾丢失过一个又一个晴朗的清晨,不曾挽留一个又一个黑夜。不停地在筷子的两端游走,逐渐丢失了平衡。不可能有人每天都过得有意义,必要的虚度是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开销。如此一来。这四个字又显得如此大写,让人不敢直视。
诗的孩子是幸福的,写诗的人生的多彩的。从开始的第一首诗到现在的一整本诗集的出版,他们所付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在创作的这条道路上,他们坚持了下来,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为了梦想而执着和坚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也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的品质。祝贺你们。
《虚度光阴》新书发刊会定于5月11日下午6点在能源楼四楼视频会议室举行,欢迎校内外师生参加。
编辑 / 梁弘
文案 / 张盘红
审核 / 魏棋林 王震宇
责编 / 李小红
主办 / 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