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苑萃英 |张晓琴教授:我的文学研究之路

西北师大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毓苑萃英 |张晓琴教授:我的文学研究之路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1975—),女,甘肃靖远人。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当代文学思潮与长篇小说研究。出版有专著《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直抵存在之困》《一灯如豆》《大荒以西》《我们的困境,我们的声音》等,近年来在《求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文艺争鸣》《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等刊物发表文学批评、诗歌、散文百万余字。主持项目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等。获得黄河文学奖、甘肃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甘肃省高校社科成果奖等奖项。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最近您的作品《“独药师”的文学之道——论张炜的意义》获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可不可以给我们谈谈您是如何走上文学研究的道路的?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走上文学研究的道路,有偶然也有必然。初中毕业之后,我进了靖远师范学校学习,这个学校毕业之后不能参加高考,但是有保送名额,当时我成绩还行,可以保送到西北师大。那时我特别喜欢美术专业,可政策规定:保送生不能选音体美专业。在可选择的专业中,我喜欢中文。

在西北师大读中文专业的时候,很多老师对我的启发都很大。比如赵逵夫老师,他给我们上了一门选修课,叫《屈原楚辞研究》,刚开始有很多人来听课,但最后就只剩下九个人还在听课,我也觉得很难,想要放弃,是赵先生鼓励我们坚持到最后,结课后,我对文学更加有了信心。再比如张明廉老师,当时他给我们教《文学批评》,就在旧文科楼的101教室里,上课的场景依然清晰可见,那是一个春天,窗外花开的正好。张老师讲到一个批评问题:“魔鬼是怎样折磨一个人的灵魂的呢?他让他等待。”听完他这句话我非常震撼,告诉自己,我以后也要做文学批评。再后来就是彭金山老师,给我们上诗歌课,也涉及诗歌鉴赏和批评。所以后来又考了本校的研究生,我的导师就是彭金山老师,他有“陇东诗歌教父”之称,我想我走上文学批评跟这些都有关系。后来到兰州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学位,导师是雷达老师,他一辈子从事文学批评。这些老师对我的影响都很大,当然个人兴趣也是有的。

西北师大

1998年本科时在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刘汉能:

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委给您的作品《“独药师”的文学之道——论张炜的意义》的颁奖词中说:将张炜的创作过程看作寻找文学之道的过程。那么传统文化是不是您长期关注的一个批评方向呢?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可以说是这样的。我一直对传统文化比较关注,而且我会倾向于去寻找当代作家创作与传统的关系,比如我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贾平凹和莫言,包括这次论文研究的对象张炜,我非常重视他们的作品中跟传统文化有关的东西。比如贾平凹,他对传统笔记小说的继承,对中国古代名著,比如《金瓶梅》、《红楼梦》的继承,包括贾平凹在《老生》里对《山海经》原文的大段引用。我认为任何时候我们的传统都不会丢,就像艾略特所说的个人才能与传统的关系,一个作家在创作的时候,这种传统是潜藏在骨子里面的,无论你有意或者无意,它都确确实实地存在。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2016年主持西北师大“莫言专场报告会”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您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您的文学批评重点呢?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第一个是西部。因为我一直生活在西部,也一直关注西部的作家,无论是西部的老作家,比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张贤亮;或者西部一些七零后甚至八零后的青年作家,还有一些作品跟西部关联非常密切的作家,比如张承志、马丽华,我都非常关注。第二个是生态。现在兰州的空气很好了,我读大学的时候,兰州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这仅仅是生活方面,“生态”也是一个哲学观念。除了西部和生态之外,我一直比较关注的还有同代作家,当然任何人都在关注同代作家,但我个人认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同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出生于同一年代,这个概念应该扩大化,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就可以说是同代。我们强调它的“当下性”和“在场性”,就是contemporary,强调一个“代”。

西北师大

刘汉能:

刚才您也提到了“生态文学”,您很多作品都是围绕生态文学展开的,并且有专门的论著。那么我们怎样去理解“生态文学”?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现在大家之所以用“生态”,而不再用“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生态不等同于环境。从更深层面来说,“生态”是一个哲学观念,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说的“生态文学”首先要脱离“一元中心”的观念。虽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但我们不能完全以人类为中心。

西北师大

刘汉能:

那您认为“生态文学”的批评研究对当下社会发展有何现实意义呢?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现实意义是非常强的。我们中国古代的生态思想非常的明显,比如说道德观念、自然观念和天人合一的观念都是生态观念。我个人认为“生态批评”在我们中国古代就有了,不过那时候我们说“道”,而不说“生态”。本质上,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态文学最深层的意义就在为天地立心。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最近拜读了您的《启蒙者的颓败 ——关于刘心武的<飘窗>》,您认为在当下是否也存在着刘心武笔下的启蒙者与被启蒙者?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应该是有的。刘心武的作品一直倾向于关注现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存在这样一种状况,我也是在诸多老师的启蒙下,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当然在小说里表现的比较极端,被启蒙者成功地被启蒙了,可是启蒙者最后却颓败了,这是小说的一种比较极致的冲突的表现,可这同时也体现出来,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困境。

西北师大

张晓琴教授的部分专著和发表论文刊物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您刚才说,刘心武的小说体现出知识分子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困境。那您觉得知识分子该如何去面对这种困境?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不仅仅是知识分子,应该说人生活在社会中,理想和现实都会有所冲突,这就是现在所说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个人所面对的现实和他的梦想都可能会有冲突,那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呢,我觉得需要自己去奋斗、去努力。每个人都一点一点地去努力,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慢慢改变现实,接近理想。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我们都知道文学是“人学”,但是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作用。我们现在提倡中国经验,那您认为文学经验在中国经验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文学经验非常重要。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世界格局下的中国经验书写》,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有新的经验,在此之前我们有“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我们也有百年里的中国的、革命的、战争的、奋斗的经验,所以我想,我们这里说的文学经验就是中国国家的、中华民族的经验。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李敬泽先生写过一篇印象记,《会议室与荒野与豹——张晓琴印象》,里面提到“晓琴之心在荒野”,说您是服了药石散要散发,而心里的荒野就是间歇性发作的病,您觉得土地与荒野,对您来说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可能是因为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很独特。我出生和生长的那个村子是因为有铁路、有部队,才迁过去一些人,我们一家人孤独的住在铁路的北边,小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观察大自然,一个人看山上的草和树,或者去看一窝蚂蚁,看它们怎么搬家,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我比较喜欢一些荒蛮、原始的地方。因为在这些原始的地方,会感到人类的渺小,人们在都市里的各种欲望、想法在这里都会显得特别渺小,这可以说是一种放空心灵的途径。诗人昌耀在他一首很有名的诗——《内陆高迥》里面写到:“孤独的内陆高迥沉寂空旷恒大,使一切可能的轰动自肇始就将潮解而失去弹性,而永远渺小”,我想我特别能体会这样一种感受。

西北师大

2005年硕士毕业时与导师彭金山教授和同学们

西北师大

刘汉能:

西北师大可以说是甘肃文学的摇篮,涌现了一批诗人、作家,您觉得当下我校校园文学呈现出一种怎样的态势?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进入新媒体时代,校园文学变得更加多元化,几乎人人都是写作者。这里我用“写作者”,而不用“作家”,因为作家还是比较专业的。每年我给同学们上课,都会把我的邮箱给他们,他们会发一些自己写的东西给我,风格比较多元,发表的渠道和平台也是多元的。比如说我们文学院有一个“微文学大赛”,就是鼓励大家去写作。所以我认为校园文学的发展还比较乐观。

西北师大

刘汉能:

有一种观点叫“文学无用论”,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我曾经在贵州的一个小镇上见到一个书店,书店的名字叫“百无一用”,我觉得这个书店的名字取得很好。那文学能用在什么地方呢?“无用”就是“大用”。

西北师大

刘汉能:

从98年毕业留校任教到现在二十余年,可以谈谈您与师大的故事吗?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张晓琴:

西北师大接受了我这样一个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保送生,我对她是有感情的。这不是一种官方的说辞,而是发自内心的。从十八岁到三十八岁直到四十多岁都在这里,师大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我的家。我在师大的生活很丰富,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的艺术团,当时郑绍婷老师是艺术团主持人,我是舞蹈队的队员,我们一起出去表演节目,大家相处的非常好。同时,同龄的写作者互相之间也有一种切磋砥砺,比如我校诗人刚杰·索木东,我们是同级毕业,同级留校的,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我们几个留校的学生聚在宿舍里聊天,索木东写了几首诗给我们朗诵,朗诵完一首就把那一页纸撕下来扔掉,继续朗诵下一页,我们边听边讨论,这样的环境非常好。在师大二十多年,从读书到现在,有老师,有同学,有同仁。而且每年都会遇到新的学生,我觉得这是教书最大的乐趣,每年都给本科生教《当代文学史》,内容几乎是一样的,但为什么每年讲一样的内容还能讲的兴致勃勃,是因为我们每年都会有新的面孔、新的力量。

西北师大

受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第七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采访:刘汉能

整理:张亚婷 张婉月

编辑:刘心颖

西北师大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西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北师大-毓苑萃英 |张晓琴教授:我的文学研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