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蓝”| 从泰国到兰州,一场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

西北师大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太蓝”| 从泰国到兰州,一场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201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

“中国寻根之旅”语言文化营

西北师范大学营

10月14日,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语言文化营西北师范大学营开始了课程体验。

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语言文化营西北师范大学营由国务院侨办主办,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承办。营期共计15天,共有55位泰国华裔营员与12名中国志愿者参加。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2018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语言文化营是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的专门面向海外华裔青少年,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活动。国侨办希望通过本次语言文化营活动,让在泰国出生长大的孩子们了解自己父辈生活过的国家的语言文化,了解祖(籍)国的发展成就和巨大变化,为今后加强泰国与祖(籍)国的联系贡献力量。

第一站

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校史馆

西北师大

“八千年!”来自泰国北榄培华中学的朱凤,看到大地湾文化的彩陶历史时,忍不住用手捂住了张开的嘴。相比泰国3000年的班清彩陶文化,中国甘肃的彩陶文化显得更为悠久。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文化天宝馆的唐墨宋韵,从绿釉博山炉的“日照香炉生紫烟”到海兽葡萄镜的“朱颜辞镜花辞树”,让朱凤不时说出中国的古典诗词,

“在学校我也会学中国文化,我喜欢中国的诗词。”

李白、杜甫、苏轼、李煜、李清照……

“《水调歌头》是我最喜欢的词,还有李煜的《虞美人》也很美。”

她从“明月几时有”说到“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国的诗词、汉字之美,在她心中不仅仅只是一些表意符号。

西北师大

第二站

甘肃省博物馆

西北师大

从玉石之路到丝绸之路,西北的文化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者。营员们重点参观了丝绸之路展厅。该展厅集中展示了420余件系统反映古丝绸之路的精美文物,包括北方草原文化青铜器、铜奔马及仪仗队、汉唐丝织品、佛教造像、金银器、唐三彩、元青花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站在古琴面前,16岁的王晚晴谈起了古琴与古筝的区别。她没有去古筝考级,全凭爱好兴趣,学会了用古筝弹《青花瓷》。

“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国的古风歌。”

打开她的网易云歌单,收藏的古风歌单竟有7个近300首之多。歌曲《周瑜》里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更是让她像迷妹般地眼神放光。

西北师大

第三站

兰州黄河风情线

西北师大

白马浪

西北师大

黄河母亲

白马浪上唐僧师徒的四人雕像,吸引了营员们竞相拍照。86版的《西游记》和美猴王动画片,都是王晚晴儿时的记忆。当被问到黄河母亲手里的孩子是男是女时,晚晴笑着说,

“黄河母亲的孩子是中华儿女,孩子当然是可男可女啦。”

【夜】

西北师大

中山桥 夜

一天的活动中最令人神往的,还是最后乘坐水上巴士,夜游黄河风情线。黄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历史悠久的白塔山,一边是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

“I 黄河 ”的灯光倒映进夜晚的滔滔黄河水中;游轮上萨克斯吹响,从《小情歌》到《好想好想》再到《我心永恒》,气氛被步步推向高潮。“这是泰国给不了我的感觉。”从听到《小情歌》开始,朱凤就开始低声地哼起歌,“真得非常甜蜜非常感人。”此时兰州的黄河上只有5度,但朱凤还是非常欣喜,“姐姐,你可以帮我拍下这一刻吗?”镜头里,她和晚晴相拥,从“难挨的离骚”唱到 “And I know that my heart will go on. ”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寻根,从语言文化开始”

西北师大

我的名字的故事

授课:武和平老师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武和平老师以一堂生动有趣的课程“我的名字的故事”拉开了此次夏令营语言文化课程的序幕。

西北师大

上课伊始,武院长就用双语向泰国学生们问好,并以闻名于世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一句话作为开篇词并引发思考:

“中国人的名字都有什么故事呢?”

西北师大

武院长还带大家了解了“百家姓”的故事,讲解了为什么《百家姓》开头是“赵钱孙李”这四个姓氏,原来“赵”首先是因为《百家姓》这本书是宋朝的一位老先生编写的,而宋朝的皇帝姓赵,所以《百家姓》第一个姓就是“赵”。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跃跃欲试想要找一找自己的姓氏在哪里,于是大家挨个上来寻找自己的姓氏,加深对姓名的了解。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当孩子们讲到自己名字的故事时,王晚晴同学说:“我的妈妈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因为李商隐的《晚晴》这首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意境十分优美。

西北师大

走进课堂—认识我们的祖先

授课:张颖老师

“地球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人类?最初的人类是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吗?”

对于泰国的学生来说,了解我们的祖先,并以有趣的方式展现出来是让他们接受的最容易的办法。

西北师大

在老师简洁明快的节奏下,搭配着清晰易懂的动画故事简片,学生们充满了好奇心,都认真地做着笔记。看到舜的雕像,学生们竟不由自主地画了起来,林一泽会写会认的汉字并不多,但画舜、禹的雕像时却惟妙惟肖,气势恢宏。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课堂上大部分的孩子,几乎都只是会一些简单的汉语交际词汇,三皇五帝、长江黄河,更是未曾了解。“老师,让我用泰语为孩子们翻译一下。”年过六旬的庄老师,缓缓走到白板前,用泰语深情地说:

“黄河,是母亲河,是中国人的妈妈。”

西北师大

认识汉字的结构

授课:李华老师

汉字,是黄河流域孕育的中华文明,是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认识汉字的结构”课程上,李华老师用她渊博的汉语言文字研究功底,带领本次秋令营活动的营员们领略了一次贯通古今的汉字之美。

西北师大

这节主题语言课中,李华老师加入了大量汉字结构的元素:从象形字“木”、“人”引出“休”这一含义,再从“小”和“大”,告诉了营员们“尖”的来由。

从“日”到“月”到“明”,再到、“女”、“家”、“手”、“目”、“看”,李华老师从最早的甲骨文所赋予汉字作为象形字的符号意义开始讲起,并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帮助大家理解,一边读,一边讲笔画分解开来,帮助大家识记。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一+一=二,十+口=古……”

西北师大

当学到“明”这个字时,16岁的黄胜明忍不住举手告诉老师:自己的中文名字中有这个“明”字,并自告奋勇地走到台前写出了这个字的笔画和笔顺,同学们为他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华老师说到,学习汉字,最开始要从认识自己名字的结构和意义开始。

西北师大

锦绣中华—中国名胜概览

授课:徐凡老师

学过一些泰语的徐凡老师先用泰语给大家打招呼,拉进了与泰国学生的距离。泰国学生也起立行合十礼,报以泰国礼节的最大尊重。在老师和同学的翻译帮助下,大家对中国的名胜古迹了解渐深。

西北师大

当说到故宫里水缸的用途时,李治调皮地回答说用来洗澡,引得全场爆笑。徐凡老师从北京故宫开始,结合《还珠格格》、《步步惊心》,通过中国的软件天天p图,让学生们穿越回古代,看到了自己变成皇帝,王妃,公主的样子。

西北师大

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桂林山水和米粉,杭州西湖和东坡肉,新疆龟兹石窟等等,课堂上有图有视频,有互动,学唱歌曲,苏州,西安,西藏,新疆,敦煌莫高窟。锦绣中华、大好河山,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有美食有美景,有电影有电视剧。

西北师大

中国古诗与民歌吟唱

授课:郑绍婷老师

课堂开始,郑老师首先询问泰国孩子和老师了解哪些泰国诗歌。林一芝背诵了一首泰国音律最美的诗歌,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来。玲爱也在白板上,给大家写下了另外一首泰国诗歌。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之后郑老师开始教大家中国古诗,从《咏鹅》开始启蒙,结合儿歌及《经典咏流传》节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大家打着节拍,一字一音,逐渐学会念甚至背诵《咏鹅》。“泰国也有鹅。”第一次学会念《咏鹅》的英杰开心地拿起手机录下老师PPT上放的视频。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从骆宾王的《咏鹅》到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再到王维的《红豆》和杜甫的《春夜喜雨》,在郑老师的引领下,大家开始发现中国古诗的形体之美以及韵律之美。

课堂最后,老师给大家讲解了中国的荷包,教唱了中国民歌《绣荷包》,并给每位同学和老师都分别发放了一个精美的荷包作为礼物。朱凤为大家演唱了中文歌曲《过客》后,张丽贞为老师带来了优美的泰国歌曲。

西北师大

边塞唐音—唐边塞诗欣赏

授课:王晶

西北,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被称为凉州的甘肃武威,如今通过《凉州词》走进了泰国华裔“中国寻根之旅”的课堂。通过念边塞诗、唱《凉州词》、穿战服、喝葡萄汁,营员们深入地感受古代中国边塞的沙场征战和家国情怀。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营员们和声唱着这首流传千古的诗歌。

西北师大

汉字的前世今生

授课:杨同军老师

前世, 是甲骨文的象形、会意;今生,是唐楷宋行的横竖撇捺。

西北师大

从“月”字的演变过程到“天人合一”,杨同军老师先以“月”字作为象形文字的典型代表,在写出“月”的甲骨文后,引导学生们画出月亮,最后写出了如今的“月”;后以书法现场为大家写了“天人合一”。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中国人的“星座学”—十二生肖

天干地支、星宿图腾,十二生肖是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星座”。“半圆桌式”授课、游戏互动、自画生肖以及香包和生肖玩具,都极大地激发了营员们的学习兴趣。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

本次活动依托地处甘肃的国侨办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的优质教学资源,依托国家级“华夏文明创新区”及甘肃省丰富的华夏文明文化遗存与民族文化精神内涵,以“课堂教学+文化活动+文化体验”的方式,让海外华裔青少年通过参与语言学习、文化课堂、诗文朗诵、练习书法、学唱民歌、学习太极拳、国球乒乓球习练、文化考察等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能趣味学习、有所获、有所得,切身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与璀璨,在古丝路重镇——兰州亲身感受和学习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刻内涵,促进为侨实服务和民心相通,增强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在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文:周思媛李鑫贺家宏王瑾郭英杰

图:李淑颖

编辑:李淑颖孙文婷 苏雯

西北师大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西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北师大-“太蓝”| 从泰国到兰州,一场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