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仍下着小雨,气温降到了13度。
被雨打落的树叶贴在地上,只有星星零零的人撑着伞或紧或慢的走着,雨天的师大显得没那么热闹。
“下一个上。”西操场的一棵柳树下,十几个没有打伞的人围着一个女生,她正要上前背起超过她体重两倍的杠铃,队长陈旭伟站在杠铃后随时准备应对各种情况。
他们是西北师大备战甘肃省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项目组跳远、跳高的运动员,按照训练计划,他们正加强着核心力量的练习。
和他们一样在周末仍坚守在各自训练场地的还有七大项目:武术、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一个不落。
坚持 |
夏去冬来,又到今夏
1
这支成立于2001年的健美操队,曾取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艺术体操、健美操锦标赛甲组第一、乙组第三名的佳绩。在所有的项目中,健美操的训练也是早早地走在了前面。从建立之初到现在,始终如一的坚持提前一年开始备战大运会,经过全校范围内的选拔、纳入新成员,分为甲、乙两队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
而大部分的项目组则是从寒假开始训练。
杨文丽是羽毛球队甲组的一名成员,去年期末得知自己入选后,寒假在家的她坚持每天跑步、练习挥拍。大年初十,她和队员们便已返校参加训练。“那时学校和附近许多餐饮店还未开张,用泡面解决吃饭问题是常有的事。疲惫的训练结束后,要找地方洗个热水澡也不容易。”
古诗里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可二月的兰州,冬日的寒意丝毫没有要褪去的意思,她们却要穿着速干的运动服裹着大棉袄赶去训练场地。八百米和一百米加速跑、步法练习也被加入了训练计划,“好多人开始吃不消了,我有时做梦都在打球,睡觉的时候胳膊都习惯地抽搐。”杨文丽自己都被自己“吓到了”。
相比早早地便开始训练的同学,在开学后才加入队列的同学训练起来更吃力了。
“寒假刚开学,我便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所要面临的是趋于极限的生理和心理双重考验。开学第二周的周日,长跑队9点在西操场准时集合。还没有从假期懒洋洋的状态中过渡回来,我心想教练不会让我们有太大的运动量,但教练开口的第一句便是‘大家准备一下,我们先来15圈热热身!’心里苦笑一番,深呼吸一大口,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空气是什么味道,或许那个时候的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楚,鼻腔里迅速呼出和吸入的气流比平日里更能刺激粘膜,这种味道包含早春开放的花香,护栏的铁锈的气息,还有跑步鞋扬起的塑胶跑道颗粒的味道。
终于,在咬牙坚持之下,我以最后一名的排名完成了6千米的“热身”环节。随后而来的是一组又一组的加速跑、交叉步、俯卧撑……然后是两组3千米的长跑训练,中途我不断地像打地鼠般将‘停下吧’、‘别跑了’一类的想法按压下去,眼看着同伴轻轻松松地‘超车’,心里真的蛮不是滋味,那种差距,是你虽然不情愿但却不得不承认的。”田径组长跑运动员孔德隆写下了这段自述。
1
2
“上气不接下气、肌肉酸痛、各种受伤,上铺都爬不上去,上去了又下不来。”从小学起便喜欢跟着男孩子跑步,跑了近十年的短跑甲组运动员陶然也没能马上适应专业化的训练内容。
与“非专业”的同学对早期训练的不适应性不同,科班出身的篮球运动员何昊洲、乒乓球运动员王旭昶直言自己很享受训练的过程,“训练只会带给我快乐”、“喜欢和大家一起打球的感觉。”
跳远运动员陈旭伟更是将运动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已经大三的他,坦言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次比赛机会。“我想让我的大学不留遗憾!”同样寒假开始训练的他认为“作为一个运动员就应该放弃节假日这些日子,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了,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当中,才是一个运动员该有的态度。”
作为队长的他,会把自己的技术体会与队友一起分析讨论,“只有互相提高才算提高,一个人的提高,我觉得并不是提高。”而队员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总是起示范作用的队长一直是带伤训练,他说“我不想因为自己有伤了就倒下去,什么都不干,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伤还没严重到我走不动路。”
备战路上 | 五味杂陈
2
比起自己的腰伤,队长陈旭伟更在意的是团队的训练情况,“甲组的同学现在最重要的是掌握技术动作,每天练习跳远的动作模仿。这个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练好的。”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女篮的甲组也没能避免。“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喜欢篮球才加入的,但训练强度大,大家不太容易吃苦,球队进来了很多人,但留下的很少。”女篮甲组队长李晓艳感叹。
曾获甘肃省第一届大学生排球联赛冠军、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排球联赛二等奖的女排甲组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大家学习时间不一样,如果训练的时候队员不齐,大家会情绪不好,训练气氛会很低落”,队员王婷说。
但在教练的谆谆教诲中,在队长的积极带动下,在与训练场不断地摸爬滚打中,他们继续前进。
“专项训练30分钟,速度练习30m*6——60m*4,力量练习……”田径组负责跳高、跳远项目的张兰教练正安排着新一阶段的训练内容。队长陈旭伟介绍说:“跳远是田径运动中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相当高的助跑速度、助跑稳定性、助跑节奏型,还要有准确踏板和主动起跳的能力以及快速助跑下完善的起跳技术。”
通过坚持不懈地训练,队员终于逐渐找到了自己最佳的竞技状态,“看着自己的实力通过训练一点点的增强,从量变到质变,我更爱运动了”,书法专业出身的跳高运动员胡金瀚感叹道。
“我们是一个向心力很强的集体。遇到气氛不对,教练会马上进行疏导,队员们会相互鼓励,自己也会进行调节。”女排队员王婷这样阐释她们不断进步的原因。
“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女篮甲组助理教练蒋慧笑着说。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来自音乐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各个学院的学生。
一名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女生拖着行李箱来到球场,还没开学的她,想要提前开始篮球训练,“大家庭”的家长黄平教练正帮忙安排着宿舍。
而这样一位会操心着队员的住宿问题,还为大家买鸡蛋、牛奶的“家长”,在训练时却一点也没有长辈的温柔,只剩下严厉。
队员投球不准、传球失误,他急!“是个鸡爪子练了这么久也该练会了!”看了十几个回合,队员配合仍缺乏默契,他恼!“我一直不说话就是想看大家能不能悟出感觉来,你们问问自己有没有位置概念?配合概念?有没有打出合理的?”蒋慧助教补充说,“只有平时高标准要求大家,大家比赛才能正常发挥。”
对运动员而言,在训练中受伤是很难避免的事情,为了降低运动员训练时受伤的概率,武术教练温兵通过增加队员力量练习、柔韧练习和进行语音提示的方式照顾着他的“孩子们”。队员们对教练的评价也很高,“温教练很有耐心,从不骂我们,总是带我们一遍一遍地做动作,陪我们到很晚。”太极拳运动员李果说。
与其他训练项目不同的是,足球项目组训练的大部分时间为中午或周末,因这样不会与队员的课程冲突,“如此一来,队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都很高,队员之间的默契也配合得越来越好。”甲组运动员兰昊说。
前进,前进,
继续前进
3
“这次大运会学校特别重视,每个队都任务重、战线长、训练内容多。”王婷介绍说。在所有训练队中,女排甲组是唯一一支在周六、周日都有训练内容安排的团队。“经过上次比赛,我们有技不如人的地方,我们需要进步。”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看到每个运动员都会以最好的状态去练习,互相鼓励和帮助,共同进步。即便是累,大家也会去做好,不会因此偷懒。”田径组跳高运动员胡瀚文说。
女篮甲组队长李晓艳来自音乐学院,一双本该拿竹笛的手,却布满了老茧,但她从训练之初到现在,不曾缺席。
乒乓球运动员王旭昶,说自己是一个“没有天赋”的运动员,大三的他依旧坚持每日跟上队训,除此以外,他还给自己加训,“比如空闲的晚上去球馆加练一个半小时。”
至于参加比赛,他说:“谁去都一样,只要为校争光。”
为西师争光,这是所有人的目标!
策划:黄 鹰
文字:黄 鹰 张婉月 孔德隆 张亚婷 李婉芮 李舒艳
摄影:黄 鹰
排版:黄 鹰
编辑:兰永真 海洋辉
守护丨这件大事,西师学子“画”里有话!
西师,让我怎样感谢你!
西师师生谈,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 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反响篇
致敬!勤奋的你!
D(3000)^0和B(5840,5970) | 这不是数字“游戏”,西师师徒为你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