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中名医】大医精诚 福泽陇原 ——全国名中医候选人、甘肃省名中医王道坤教授

甘肃中医药大学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甘中名医】大医精诚 福泽陇原 ——全国名中医候选人、甘肃省名中医王道坤教授

甘肃中医药大学

王 道 坤

甘肃中医药大学

王道坤教授

王道坤教授,1961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师从任应秋、王绵之、颜正华、刘渡舟、董建华、印会河、周信有、刘伯臣等名师名医。1967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到甘肃省金塔县大庄子公社卫生院工作。1976年调入甘肃省酒泉地区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因医术精湛,被破格提拔为主治医师。1983年调至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在中医临床医疗系任教,同时在附属医院胃病科上门诊,硕士、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医德高尚,成就显著,出版著作12部,发表论文40余篇,曾被评为首届“甘肃省名中医”,获国家级奖励4项,省地级奖21项。从教34年来,培养硕博研究生25名,作为全国及甘肃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培养优秀学术继承人5名。2005年在甘肃中医学院捐资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

甘肃中医药大学

发恻隐之心,救含灵之苦

甘肃中医药大学

王教授在临床认真带教

1967年,初到河西走廊,王道坤成功抢救宫外孕、肠梗阻等患者百余例,用金针拨障术使36例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挽救了基层百姓的生命,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酒泉地区医院,他牵头创建中医病房,收治萎缩性胃炎、胰腺炎、肾病综合征等疑难病症,明显改善了当地百姓的就医环境。如今,已76岁高龄的王道坤,仍坚守在临床一线,每周5次门诊、2次会诊,年接诊万余人,每诊治一位患者,他都要保存“五诊”病历处方,迄今他积累的纸质处方高如楼阁。

瘟疫横行时,他临危不惧,冲在防治第一线。1978年金塔县暴发“流脑”疫情,他和妻子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没有病房,他们就在公社的戏台上搭建病房,克服困难,成功抢救流脑患者46例。2003年抗击非典时,他以“非典应急小组”专家成员的身份,深入疫区,潜心研究病情,提供经验处方,为甘肃省成功控制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甘肃中医药大学

挖国粹宝藏,攻医学难题

甘肃中医药大学

国务院特殊津贴奖

1983年,在参与筹建敦煌医学博物馆时,王道坤在悉心收集整理敦煌经卷的同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敦煌医学”这一新概念,引起了业内同行的广泛共鸣,随后发表的“敦煌医学初探”一文,开创了敦煌医学研究的先河和地域医学研究新领域。

面对甘肃省的胃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这一现状,王道坤密切关注,深入研究,从敦煌医学宝库中挖掘攻克胃癌的处方,遵从“治未病”和“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的原则,在敦煌医学典籍中发掘出了“平胃丸”等方药。借鉴牛黄丸、大补脾汤等良方,发挥前贤“养正积自除”的经验,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创立了“敦煌医学方证论治体系”,确立了“温补脾肾”、“宣通气机”等12法,化裁平胃丸、大补脾丸等医方,创拟化瘀消痞汤、辛香通络汤等处方和“萎胃灵”系列制剂,治愈海内外CAG及癌前病变3万多例。该治疗方案已经作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为维护世界民众健康做出了贡献。

甘肃中医药大学

创新教学法,助贫困学子

甘肃中医药大学

学院举行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仪式

在临床执教的50多年里,王道坤别出心裁,创新育人理念,主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授课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自信心为主,传授知识次之,自创“成才曲”和“42字教学法”,前者为“诚信又勤快,成才是真经。不能成大器,贪懒是祸根。目标要选定,心态很要紧,方法是捷径,助你获成功”;教学法为“医之道,任非小,关性命,诚是宝。医之理,很深奥,花气力,抓主要;多实践,熟生巧;边学习,边创造;通今古,名医昭”。 旨在教导学生诚信做人、高效治学,严谨从医态度,钻研经典医籍,博采古今众家之长,进行创造性、思辨性学习。培养硕博研究生25名、学术继承人7位,其中李应存已成为国内敦煌医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郭义、甘培尚、徐杰等已是深有影响力的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成为优秀的中医药人才,王道坤慷慨解囊,2005年捐资10万元,在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设立“王道坤英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学有所成,用所学知识服务患者,回馈社会。

策划:吴 冰

供稿:张 倩

编辑:赵子墨

甘肃中医药大学

首页

文中提到的大学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甘肃中医药大学-微高校-院校号-甘肃中医药大学-【甘中名医】大医精诚 福泽陇原 ——全国名中医候选人、甘肃省名中医王道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