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由教育部于2001年批准设立。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专业已逐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处理为重点的专业特色,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实验设备先进、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成果显著的富有鲜明专业特色与办学优势的国家级一流建设专业。2008年,电工电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电子电气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被评为“甘肃省特色专业”;2018年被评为校“红柳一流重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甘肃省一流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建设”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防特色学科,现有“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业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机器人科研创新平台(甘肃省**),为学科各项科研开发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技术平台。2008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 “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所在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02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引领电子信息领域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同时具备团结协作、有效沟通、人文情怀、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通讯系统、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运营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基础、微机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电子测量与智能仪器、随机信号分析与估计、EDA技术与SOPC应用、ARM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等。
培养特色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具有宽口径和理工结合特色的交叉学科。专业理论课程力求体现时代性、前沿性,实践课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贯彻“科教融合”思想,通过校企联合将前沿的信号测量与处理技术引入本科教学,形成了课程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亮点。本专业一贯秉承“突出工程实践,拓宽知识领域”的原则,倡导“以市场需求引导专业方向,以预备工程师为目标”的培养方案制定理念;坚持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主线,以“先进信号处理技术渗入课程体系,创新学分提升学生素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的课程特色为依托,以“强化工程实践环节,突出工程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协作能力训练,科研、教学相长”的教学特色为承载,以鲜明的“信号检测与处理”专业方向特色为目标;最终凸显出 “专业基础实,工程能力强,适应速度快,就业范围宽”的人才特色。
03
师资力量
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成员之间合作和谐、创新意识强、学术造诣较深、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拥有博士学位15人,6名教师具有在企业工作经历,占比22%,教授100%讲授本科生课程,教师队伍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符合专业教学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1人,中国高等学校电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 1 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1 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外聘飞天学者教授1人。成员先后荣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校级教学名师、兰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04
就业情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年均本科生招生规模120人左右,先后为国家输送本科毕业生1600余人,各类研究生100余名,为国家建设特别是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基础实,工程能力强,适应速度快,就业范围宽”的电子信息类高素质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毕业生就业行业宽口径,就业市场面广,可就业于电子、通信、制造业、机械、石油、化工、电力、冶金、交通等行业领域,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管理与决策等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研发、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以上,考研率在7%左右,研究生保送3%左右,出国深造2%左右。从已毕业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贡献来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区域经济建设电子信息人才培育的摇篮。
05
科研成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和“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防特色学科,现有“甘肃省工业过程先进控制重点实验室”和“机械工业冶金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机器人科研创新平台(甘肃省**),为学科各项科研开发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技术平台。其中,与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联合“电子测量与信息处理实验室”,共同致力于信号检测新技术研究。组建兰州理工大学-美国德州仪器联合“数字信号处理(DSP)方案实验室”,共同推进数字信号处理新方法研究。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学科凝练出微弱信号信息处理和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嵌入式控制系统两个特色方向。团队中共有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8人、博士化率达90%以上。其中,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人,飞天学者讲座教授1名,陇原青年创新人才1人。现已形成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博士学位比例高、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研究队伍。获批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智能信息感知建模中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近5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SCI、EI论文100余篇,累计科研进款超过2000万元,获得各类奖励13项。
部分获奖证书
06
学生活动
在“实践与理论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电子信息工程系不仅仅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完善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学生创新能力与现代工程能力的培养体系。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特色,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多种手段、多种平台设计实现一个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系统,使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分析、设计与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赛促学,发挥学科竞赛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多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如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
学生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参加机甲大师赛
07
寄语考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紧密结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专业在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在各用人单位中有较高的认可度,已成为地域经济建设中电子信息人才培育的摇篮。
期望优秀的中学生朋友们深入了解并选择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我们愿为学子们搭建通往科技之门的桥梁!来到电子信息的殿堂,成就更好的自己!
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网址:http://lgddzxx.网址未加载/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文排版:朱哲宁
审核:李瑾 薛佳兴
http://zhaosheng.网址未加载
联系电话|0931-297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