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访谈嘉宾
陈丽华
陈丽华,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教育部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省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应急事故处理与风险评估专家。
长期从事石油化工污染物防治及生物修复治理的研究工作,并主讲《环境化学》《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无机化学》等专业和基础课程。近年来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和CSCD收录2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兰州市科技创新项目、中石油长庆油田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等10余项科研课题,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兰州市科技进步奖、甘肃省“环境杯”科技进步奖等奖项。所开展的“油污土壤的微生物演化及联合修复技术应用研究”解决了中石油长庆、川庆公司以及甘肃炼油石化企业所产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危害,能够有效消减有机污染物,对高浓度及稠油型土壤修复效果显著。
201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影
■■■■■
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135
化工学院
学院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前身为学校数理化系,1993年成立化学系,2004年6月更名为化工学院。现有在校生2067人(含研究生57人)。教职工88人,专职教师6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具有硕士学历的24人,具有博士学历的39人。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应用化学5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精细化工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化学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及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的化工人才的培养体系。
1
学科建设
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逐步凝炼了环境友好精细化工工艺、工业催化与绿色化学技术、生态吸附高分子材料、生物制药与天然药物、化工污染与防治等研究方向,分别由教授或博士担任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研究所、化学与环境检测中心、甘肃金盾化工西北民大研发中心、奇正藏药西北民族大学藏药研发中心及兰州市粘合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
2
科研成果
学院整合资源,利用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平台,基于甘肃省地域和材料需求特点,瞄准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开发和生物质利用的前沿课题,在复合材料制备应用、环境科学领域,生物质利用以及精细化工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上,取得一定原创成果。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0余篇;专利成果55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出版著作19部,其中编著11部,教材8部;获各级各类奖项20余项、其中省部级5项、地厅级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15项。
3
社会服务
化工学院“甘肃金盾西北民族大学研发中心”和“兰州市粘合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采用玉米交联处理技术生产的“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系列产品具备使用方便、无毒安全、低污染、用途广泛等优点,在合成乳胶中产量居首位。含油污泥绿色降解技术在长庆油田多个井场以投菌地耕法技术、复合菌剂-植物联合原位修复技术、菌剂-SBR处理工艺等方式进行了较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共计处理井场含油污泥约5400方,年增收节支总额计350万元。学院社会服务获得了多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
4
努力方向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精神,进一步加快专业建设和科技创新步伐,强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提升教学质量;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和学科骨干到企事业单位培训锻炼,增强教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从应用型人才导向反向设计教学计划,根据新工科建设理念,落实好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奋力前行!
更多专题: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藏语言文化学院院长万玛项欠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志文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美术学院院长王万成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贺卫光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管理学院院长王泽民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赵学东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口腔医学院院长李志强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曹万智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音乐学院院长赛音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玉堂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舞蹈学院院长李琦
人物|教育大家谈之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沙景荣
更多精彩,可登录西北民族大学官网
http://www.xbmu.edu.cn
关注官博@西北民族大学
官抖@西北民族大学
新闻中心QQ交流群:817881759
资料:马亚军
编辑:朱 兰
责编:胡 俊
主编:马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