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清香、汗水的苦涩,这是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7级本科生段媛媛三年来最熟悉的两种味道。如果你走到图书馆细细倾听,背书声中有她清亮的嗓音;如果你在国旗护卫队认真寻找,整齐划一的队伍里有她挺拔的身影;如果你在实验室里走动观察,一双双拨弄土壤的手里也有她的那双。
过去的三年,她曾获国家奖助学金、专业奖学金、甘肃省三好学生、兰州大学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团干部、暑期实践优秀队员等荣誉;作为合作作者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主持或参与3项国创、3项校创、2项暑期实践;“不爱红装爱武装”,在国旗护卫队守护那一抹鲜红……
她总是与植物和土地为伍,如果用一种植物形容她,那就是一朵“向阳花”。在这块知识和青春共存的宝地,她总是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昂起头来,努力向上,汲取每一束阳光的养分。
不期而遇的安排
“我现在学的这个专业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其实当时最想学的是经济学。”高中时期的段媛媛对大学专业的设置与方向没有太多的了解,同所有学子一样,每天充实紧张的学习容不得他们分心去思考其他事情。那个时候,她对学经济的人有一种深深的崇拜,“就是觉得从事金融行业的人都很厉害,”从那时起,她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学经济的种子。
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地把所有志愿都填成了她向往的经济金融类。然而现实总会出现一些“意外”,高考发挥失常的她没能如愿被第一志愿经济学专业录取,“我当时数学才考了88分,记得录取的时候我的分数只比兰大投档线多一分,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幸运的。”
虽然没有进入心仪的专业,但她很坦然,怀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决定放下学经济的想法,选择调剂到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遵从命运的安排。”来到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后,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决心,认真学习草业科学的相关知识,坚持每一天都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重点不在于学习什么专业,而是在专业学习上自己该去怎么做。”
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段媛媛觉得自己对草业科学的兴趣愈来愈浓厚,她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顾虑地接受了这个出乎意料的安排,“这三年,我既学了很多草业科学的课程,其中也涉及到很多经济管理知识,学过之后才发现自己不是很适合学经济。”
因一分被草业科学专业录取的小幸运,让她再次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三年时间,她没有辜负这份机遇对她的青睐,从此在农林专业的道路上扎下了根。
“微不足道”的成绩
段媛媛高中学的是理科,觉得学习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需要看大量的人文社科类书籍,考试的时候同一科目可能需要同时理解背诵几本书的内容,为了牢记和运用相关公式和知识点,她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
“拿现金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来说,首先得明白现金周转率的定义,它表现的是一定时期内现金周转的次数。接下来计算期天数我们通常按年计算,也就是360天,还有一个概念是现金周转期。弄清楚三者定义,得出现金周转率等于计算期天数除以现金周转期这个公式就很容易了。”段媛媛通过对公式定义的理解,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结合常识去推理辅助记忆。
每学期最忙碌的日子就是期末考试季,这也是她最累的时候,“一般期末复习时间大概在两周左右,每天六点半准时起床,在昆仑堂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位置开始学习,中午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睡一会,或者去自习室外边背书,一天差不多就要背诵一本书。”对她来说,学习不外乎认真和努力这两条路。考试结束,她也会和室友一起放飞自我,去寻觅美食、逛一整天的街,“学习那么辛苦,还是要给自己一些奖励犒劳下嘛。”
对待学习,除了踏实与认真,她更懂得动脑和思考,也常常去发掘这其中的奥秘,“我会把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列一个清单,按照考试科目或者重要程度去分类,然后去切分,一小块一小块去记忆,制定每天的背诵任务。”这样一来,她不光记住了知识点,还理解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这些学习上的好习惯也被段媛媛毫不逊色地用在生活中。每天雷打不动6:30起床是她在国旗护卫队的训练中养成的,时间久了,这样的生物钟就养成了,这个“不自由”的规定动作也给她带来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一些任务。她有一个专门制定每天日程计划的笔记本,每天她都会提前把当天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单,早晨起床后把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大概看一遍,做好大致的时间规划,完成一件就划掉,到了晚上睡觉前,再把它打开看一遍,检查下有没有当天没有完成的任务。
努力换来的必然是优异的成绩,大一学年她得到了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专业第三的好成绩。但她仍然觉得不够,看到和第一名的差距后,她找准努力的方向和提升空间,在大二学年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以91.2分的综合测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
提及自己的成绩,段媛媛摆摆手,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本来就是自己应该做的。”她觉得现在的自己年龄比较小、心智还不成熟,这个时候不应该被小小的成绩束缚,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保持继续前进的步伐。
“其实我不是那种学习刻苦的学霸型选手,我对待学习还比较随意,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她这种低调和自信,源于平常日积月累的努力。她始终记得,大一高数课上龚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对他们说“一个人厉不厉害,要看周围有没有人说他厉害,还要看说他厉害的这个人厉不厉害。”而这也正是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人。
“打酱油”的科研者
2019年,段媛媛在国家核心期刊《草业科学》上以第三作者发表论文《灌溉量和密度对垂穗披碱草生长性能和物质分配的影响》,以第四作者发表论文《水氮互作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对于自己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这件事,段媛媛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就是打酱油的,主要是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们的功劳。”
早在大二开学,段媛媛就萌生了要去实验室做研究的想法。经过一年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她觉得自己不应该只学习理论知识,更应该走出教室、走出图书馆,到实验室、到野外去做研究,于是她便想到了给她们教生态学课程的郭正刚教授。 “当时就带着自己简单的想法去找了郭老师,老师很忙,带的学生也很多,但他对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有耐心,一字一句地教我们怎么写论文,更重要的是怎么做人。”回想起郭老师在课堂和办公室的样子,老师身上强烈的学者心胸与浓厚的家国情怀让她深深动容。
有了老师的指导后,她一有空就往榆中温室跑,中午不休息去温室照料自己的植物。由于她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植物活体,而不是实验室常用的标本。要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去实地观察植株的变化和生长状态。从大二开始到大三上学期,500多天里,只要有空,她准会出现在温室,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总体来说有6个步骤,分别是筑土、浇水、种植、测量、称重、烘干。”这是她在实验室对豌豆和燕麦进行研究时,团队的文雅师姐手把手亲自带着她做过的一个实验流程,这次实验过程比较顺利,也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出师”后她才发现,做实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一次在进行豌豆和燕麦的研究时,因为没有把试验田里的湿度控制好,种植的所有燕麦和豌豆最后都出了问题,几个月的心血换来的是没法用的标本,最后也没有得到想要的观测结果。”这次失败让段媛媛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除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每一处细节都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它是一项反复的工作,需要一遍遍试错,任何小小的意外都能让整个研究过程推倒重来。”在后来的实验中,她每一次都严格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2019年四月的一天,因第二天还有其他安排,研究团队需要在当天把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制成相应的图表,团队的一位学姐带着她连夜用SPSS和MAT鄄LAB软件在实验室的电脑上处理这些数据,“眼睛盯着屏幕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小黑点,看数据就跟看小蚂蚁似的。”四月份的榆中,晚上还透着一丝凉意,段媛媛对这次熬夜工作记忆犹新,也让她更加感觉到科研工作需要坚持和耐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这样一个总说自己在“打酱油”的女孩儿,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以及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在国家核心期刊《草业科学》上分别以第三、第四作者发表文章各一篇,推开了科研这扇紧闭的大门。
她希望自己能继续在草业科学这条道路上学习,做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如果有机会,我想成为像任继周、南志标院士以及自己的老师郭正刚教授那样的专家型学者,为草业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难忘的国旗护卫队
“这是我做的最不后悔的选择!”在学校里,段媛媛参加过很多的活动,但对她影响最大、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国旗护卫队的两年经历。一提起那段日子,她总有说不完的话。
“因为小的时候一直想当一名军人。”大二开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国旗护卫队在纳新,怀着对军营和部队的向往,她报了名,经过层层选拔后才留了下来。
和根据男女生不同的身体差异制定不同训练项目的体育课不一样,国旗护卫队对男生和女生的要求和标准都一样,快速跑、俯卧撑、平板撑、深蹲、推车、波比跳、仰卧起坐、拉伸运动、高抬腿、折返跑等一系列的体能训练,一刻不停息也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把整个项目完成。
“早上差不多6:20左右起床,7:10要准时在昆仑堂前集合,冬天的时候天还是黑的,就在灯光下开始日常跑步。最累的还是每周两次的体能训练,每次训练完后,心脏跳的特别快、大脑有点供血不足,会有头晕眼花耳鸣的感觉。”
在进入国旗护卫队之前,她没有想到会那么辛苦,但其他队友都是大一加入的,只有自己是大二加入的,看着比自己小一岁的队友们都能坚持下来,不服输的她也从未落下训练。
榆中的冬天,冷得让人不想出被窝,尤其是下过雪后,即使有太阳,走在路上还是会感觉到刺骨的寒风。每次的室外训练,都是一次惨痛的经历,她坚持不下来时,总会想起队友们兄弟姐妹般的鼓舞和关心。
“记得有一次正步端腿,站在那手和脚都冻僵了,结束的时候已经没有知觉了,当时回到寝室就不想再去训练了。”但是想起队友们,她第二天还是按时去了训练场。
“快速跑考验一个人的爆发力和耐力,出发的时候大家都在一起,跑着跑着女生就跟不上男生了,这个时候师兄师姐们就会带着落下的人一起慢跑,直到所有人把这个项目完成。”在国旗护卫队,她感受到了所有人是一个集体,大家不分彼此相互照顾对方,这个团队让她收获了大学里最珍贵的队友情。
训练场上,流汗和流泪是常有的事情。每次结束,衣服上和身上都散发一股汗臭味。有时候她也会想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但是只要一想到这样的经历一生也许就这一次,就觉得任何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有昆仑堂前的三道白杠,将军院的训练场,最重要的是有彼此的诚挚真心。每次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时,那一抹迎着朝阳的红总能让我热泪盈眶、浑身颤抖。这些,足以让我一生铭记!”
“我十分清晰地记得清晨时分昆仑堂大厅传来的天籁般的读书声,夜晚十点闭馆后回宿舍时小路旁叶子的优美婆娑声。”回忆起这三年来的点点滴滴,她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知足。
“我想去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给周围的人带来属于自己的温暖。”未来的时光里,这朵“向阳花”希望能够把属于自己的阳光分享给更多的人,“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争取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报》总第955期
文字 | 陈方涛 孔子俊
编辑 | 徐子禾
责任编辑 | 张田甜
主编 | 肖坤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