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第二梯队来了!

西北师大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9+16,第二梯队来了!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关于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西北师大经济学、法学、社会工作、翻译、新闻学、地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美术学等9个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哲学、金融学、学前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俄语、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制药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舞蹈学、视觉传达设计等16个专业入选2020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01

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

1

美术学

美术学院

2

地理科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4

法学

法学院

5

旅游管理

旅游学院

6

社会工作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7

翻译

外国语学院

8

新闻学

传媒学院

9

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

2020年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序号

专业名称

所在学院

1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舞蹈学

舞蹈学院

3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4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5

会计学

商学院

6

学前教育

教育学院

7

行政管理

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8

金融学

经济学院

9

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10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11

制药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

12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13

哲学

哲学学院

14

人力资源管理

商学院

15

视觉传达设计

美术学院

16

俄语

外国语学院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美术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大

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甘肃,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育人精神;具有健全人格和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具有美术学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在中学、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和其它专门机构从事美术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水平人才。

西北师大

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科。1949年,改建成四年制艺术系,是我国最早设立美术学专业的五所师范院校之一,首任系主任为吕斯百。1996年,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成立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2006年,成立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分别于2007年获批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省级重点专业,2018年获批博士一级授权点。2019年获批甘肃省一流专业。

西北师大

本专业立足甘肃,高举“师范”大旗,凝练以美术教师教育、敦煌石窟美术、西北民族民间美术、西北简牍书法、敦煌书法艺术为主要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同类学校同类专业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地理科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发端于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史地科,抗日战争时期西迁成立地理系。经百余年建设,地理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形成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培养体系;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理学为B-;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7年自然指数排行榜中,地球与环境科学学科位列全国高校第24位、师范类院校第4位。

西北师大

地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寒旱区地理生态与资源学科群”为甘肃省“双一流”特色学科,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土地利用与综合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寒旱区生态水文过程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学科平台。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52人,高级职称和获得博士学位教师均占77.14%。

西北师大

地理科学专业设地理科学(师范)、地理科学(云亭)两个本科方向和 “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班。专业师范性、民族性、区域性特色鲜明,建系以来培养地理科学类人才8000余人,为基础教育长足发展贡献巨大,且绝大部分已成为教管中坚骨干力量;尤其为西部落后和民族地区输送了大批地理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促进民族融合团结、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依托区位优势,注重区域特色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西北、扎根西北的地学情结。

西北师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建于1983年,1984年开始招生,为甘肃最早的计算机专业。2000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2007年开始招收密码学方向博士生,2020开始招收公费师范生。本专业目前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专业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定位是:面向“一带一路”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范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培养具有西部情怀、创新精神和扎实专业知识,可从事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西北师大

体现的特色优势为:①传承+创新,育人环境优良。传承30多年办学经验和百年老校严谨朴实的精神,积淀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0人,博士39人。拥有1个甘肃唯一设在高校的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6个省级实验室(工程中心、实训基地)。②师范教育+工程教育,办学方向特色鲜明。面向西部尤其是基层需求,培养既有工程技术又有师范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0多年共培养4419名专业人才,现甘肃省属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40%来自于本专业,是西北重要的IT人才和计算机师资培养基地。

西北师大

法学专业简介

法学教育秉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适应新时代法治国家建设要求,立足西北,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基层法治建设、民族地方治理、“一带一路”建设培养“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卓越法治人才。

西北师大

法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著名法学家萨师炯、吴文翰曾在校任教。1959年成立法学教研室,1995年设立法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法学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4年获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目录外二级博士授予权,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法学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法学教育发挥“师范底色、政法传统”优势,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培养兼具专业性与综合性,适应多元化法律职业要求的法治人才。二十多年来坚持招收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从事法治工作的高水平实务人才。挖掘西北法律文化资源,打造“一馆一刊一所一中心”,构建“以文化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交流渠道,翻译沿线国家常用法律,培养熟悉相关国家法制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西北师大

旅游管理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设置20多年来,扎根西部,薪火相传,为西北地区培养了大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人才。2019年12月,旅游管理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20年10月,旅游管理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教学团队;2003-2016年Top100旅游院校和科研机构排名中,学院位列第25位;2014-2016年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排行榜一级学科和学科方向等级排名中,旅游管理学科方向进入“优势学科”序列,专业就业率及专业评价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排名前10%-20%。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应用研究方面,为区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积极推动了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地域特色方面,秉承“面向西部开发,创建一流专业,服务旅游产业”的办学思想,成为我国文旅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的区域性人才培养、旅游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地;社会服务方面,在人力资源培训、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文化旅游产业和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景区(点)规划、政府及文化与旅游企业诊断咨询等重点智力服务活动中,获得相关部门的极大肯定;实践教学方面,先后组织专业学生赴贵州、陕西、省内等地开展特色实践教学活动100余次,做到了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结合,为人才培养插上了实践与能力提升的坚实翅膀。

西北师大

社会工作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于2000年经教育部获批设立,2001年开始招生,是西北地区高校最早开设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之一,也是甘肃省高校开设的第一个社会工作本科专业。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获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授予权的33所高校之一,也是甘肃省第一所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高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目录外“西北地方治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目前已形成社会工作本科、社会学本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学硕士、“西北地方治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

西北师大

历经20年办学,本专业本科毕业生现已达580余人。近三年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毕业人数为73人,其中,27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到37%,在行政事业单位、各类社会组织和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为46人,占比为63%。2020届游思宇、2019届朱宁等毕业生先后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原强、李帅祥等20多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赴新疆、西藏等地基层机关工作,支援边疆省份建设;李建强、南国轩等30多名毕业生已成为“壹基金”等知名社会组织的项目专家或行政主管;毛楠、张华等50多名毕业生成功应聘伊利乳业等知名国有民营合资大中型企业。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翻译专业简介

翻译专业建于2003年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同年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10年通过学位审核;2011年获翻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张儒林获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2014年获“语言与跨文化传播”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2015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推广基地;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B-。获批为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翻译专业教师拥有博士14人,2人入选中美联合培养翻译博士项目;博导1人,教授4人,硕导9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4人获取CATTI口笔译资格证书;3人获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特等奖及一等奖。

西北师大

翻译专业学生在“外研社·国才杯”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全国口译大赛、许渊冲翻译大赛等竞赛中成绩斐然。

西北师大

翻译专业注重国内外院校合作办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语言文化交流实践,致力培养具有宽广视野、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长期秉持立德树人理念,传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力争打造西部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新闻学专业简介

2001年,西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设立,是甘肃省属高校中最早开设的新闻学本科专业。2013年,新闻传播学被评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14年5月,甘肃省委宣传部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新闻学院,同年设立文化与传播二级博士点与硕士点,是甘肃省首个培养新闻传播高端人才的博士点。学院设有甘肃省教育网络舆情监测中心、甘肃省融媒体培训中心、甘肃省融媒体工程研究中心、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西北师大

2015年,新闻学专业学生与新加坡大学生进行的“外国青年看中国-甘肃行”活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赞扬。2018年,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1项。

本专业教师出版相关专著50多部,发表高水平文章近100篇,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方面特色鲜明,师生共拍摄200余部纪录片、微电影,在央视和省市电视台播出,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其中,由我院教师导演并主讲的190集《话说五凉》、大型纪录片《甘肃扶贫进行时》和《月圆腾格里》等影片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均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西北师大

专业立足甘肃,服务西北,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培养一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新闻宣传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西北师大

经济学专业简介

经济学专业于1983年由甘肃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自设立以来始终与国家经济改革相统一,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一致,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相匹配,为地方经济改革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1983年开始招生以来,为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输送了10000余名高质量的经济学人才, 2016年经济学专业获批校级创新型人才基地班——云亭班,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西北师大

近年来,学院坚持以本为本,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坚持思想引领,严格教师立德树人过程管理;坚持内涵建设,增开《政治经济学II》《资本论选读》等课程,完善“史学论”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群,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成“经济综合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协同育人,推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坚持质量提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保障机制。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新时代本专业人才培养恪守“唯德尚能,经世济民”的院训,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坚持“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构建“三全五育十体系”育人机制,着眼于专业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着力从教好、学好、管好三个维度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凝聚教师潜心乐教、学生潜心向学的同向合力,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经济学本科专业。

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大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历史积淀深厚,曾涌现了焦北辰、詹启仁、向传璧等学者。1980年代后期,我校先后在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硕士点设置地理信息相关研究方向,培养了一批地理信息科学教学与研究人才,是甘肃省最早培养该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单位。2001年设置地理信息科学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2003、2011年学校分别获得该专业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成为西北地区为数不多的拥有地理信息学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权资格的教学科研单位。2012年获批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加强。近五年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稳定在全国前5~10%行列。

西北师大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具有雄厚的地理学学科基础;具有地图制图与应用的传统优势;拥有无人机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习实训基地;拥有与省内一流地理信息企业联合培养的教学机制;具有面向寒区旱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服务的特色。

西北师大

专业立足甘肃、服务西北、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区域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进步需求,兼顾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突出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特色,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建设成具有区域优势的应用型地理信息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舞蹈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大

西北师范大学是全国最早设立艺术专业的五所师范院校之一,2001年开设舞蹈学本科专业,同年招生。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30人,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专、兼职教师16人,柔性专家3人。1名教师当选全国高校美育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1名教师获甘肃省领军人才、文化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飞天学者”,1名教师获甘肃省技术标兵;4名教师获学校“教学科研双星”称号;2名教师获西北师范大学学生最喜爱教师称号;1名教师当选甘肃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2名教师当选甘肃省舞蹈家协会理事。

西北师大

舞蹈学专业以省级一流专业为引领,立足甘肃,面向西部,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谙熟党的教育方针与文艺方针,具有良好文化修养及较高的艺术综合素养,掌握舞蹈教育原理及各科舞蹈教学方法,一专多能型基础教育师资。

西北师大

舞蹈学专业连续8年就业率全校第一。秉承师范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办学特色,以服务甘肃文化大省建设为目标,为基层教育、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优质的基础教育舞蹈师资和艺术表演人才。长期致力于西部民间舞蹈与敦煌舞蹈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性研究特色。以挖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弘扬民间舞蹈为己任,注重跨学科交叉与研究,弥补以往研究的空白和不足。

软件工程专业简介

软件工程专业建于2012年,2015年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进行软件工程应用型专业高级人才的联合培养,2016年被设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专业所属学科于2011年获批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为省级重点学科。

西北师大

专业的定位是:面向“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围绕打造西北软件工程人才基地的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协作意识、职业道德和西部情怀,具有扎实的软件理论知识,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适应现代化工程团队、新产品和新系统开发需求,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人才。

西北师大

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为:

①工科教育与师范要素融合。立足OBE教育理念,突出师范院校特色,注重学生的表达、交流、组织、管理等综合素质培养。

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扎实的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实施本科“3+1+小学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③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协同。以西部软件人才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软件产业实际需求,在区域的社会声誉好,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

西北师大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以“推广汉语语言、弘扬中华文化,开展国际交流”为宗旨,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中国语言和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打造国内有影响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

西北师大

本专业前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西北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于2007年设立,2012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2009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2019年,获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招生权。

西北师大

本专业根植于西北师范大学百年人文教育土壤,已建设成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硕-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起依托国务院华文教育基地,连续七年招收中亚中华语言文化本科学历生,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高度肯定,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国家边疆稳定的重要示范性项目。专业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围绕“树立一个根本,服务两个大局,深化三位一体,促进四个回归”的专业建设总体思路,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规定,逐步形成“向西为主、内外兼顾、聚焦中亚、特色发展、提质增效,稳中求进”的中、外本科学生培养特色。2016年获批甘肃省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会计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专业自1993年开始招生,现已形成学士、硕士两个层次人才培养体系。2013年会计学专业获批“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基地班”、2016年获批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2020年获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本专业以大数据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价值塑造、精神引领、能力培养、实践开拓“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体现商学院“弘道求是,知术乐商”的院训,培养会计职业道德与素养良好、社会责任感强,管理学、经济学和财经法律基础知识扎实,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雄厚,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大数据商业分析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财会管理人才。将会计学专业建设成西部一流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全方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西北师大

经过多年的建设,会计学专业已形成以下特色优势:以应用型财会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社会合作办学、校内外教师联合培养,案例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竞赛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发挥学院商科与大数据管理应用融合发展的优势,突出大数据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培养;结合区位特征,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层次财会人才。

西北师大

目前商学院已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以财会师资为主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学科为支撑30多人的高素质专业师资队伍。同时发展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正高级会计师等执业资质兼职导师20多人。

学前教育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悠久,发展基础深厚。肇始于西北联大家政专业,前身为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所设家政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与教育系合并,下设幼儿教育专业,是全国开设幼儿教育专业的五所高等师范院校之一。是西北**同时拥有学前教育学士和硕士授予权的办学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本专业立足西北,面向全国,是西北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和专业管理的示范和引领;是卓越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发展摇篮;是西北最核心的学前教育和学前教师教育高水平交流平台;是西北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和教师教育转型的前沿阵地。

西北师大

本专业旨在培养热爱儿童、师德高尚、遵循教育科学规律、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在学前教育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管理、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卓越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西北师大

学前教育专业围绕学生成长这个中心,依靠教师发展这个根本,突出教学重心的发展主线,通过专业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援藏支教、援疆支教等多方式拓宽教育实践培养渠道,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扩大专业影响力,提高社会服务质量。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国际视野和专业发展格局,为西北地区学前教育的优质发展和社会发展服务。

西北师大

行政管理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的 “行政管理”选修方向。历经三十余年专业建设与学科积累,分别于2005年获批MPA专业硕士授予权,2008年获批行政管理本科专业,2011年获批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3年公共管理入选甘肃省重点建设学科,现已建成了本、硕、博三级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在省内高校同专业处于领先水平。本专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的,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公共责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本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有情怀、懂政策、强技能”为专业特色,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对接“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依托西北地方治理研究和“校府合作”“双师指导”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金融学专业简介

金融学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和合作精神,系统掌握金融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熟悉金融市场运行规则,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金融人才。先后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1600多名合格人才,主要就业于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等金融行业领域。2015年金融学获批省级特色专业。

西北师大

近年来,金融学专业立足甘肃乃至西部地区人才需求,不断推进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坚持以本为本,不断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坚持思想引领,严格教师立德树人过程管理;坚持内涵建设,紧盯行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开设《金融科技学》《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大数据与金融》等前沿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坚持协同育人,推广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坚持质量提升,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保障机制。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新时代本专业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专业建设全过程;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和进修访学力度,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行“课证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全面提升金融学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开拓学生国际视野。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发端于原物理系无线电教研室。1992年招收电子技术大专学生,1995年招收应用电子技术本科班学生,2000年专业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2003年获得“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 “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2016年获批“甘肃省智能信息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在“双一流”建设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校级特色学科,设有甘肃省智能信息技术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技术省级实验示范中心。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本专业始终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7支本科生创新团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思维,培养的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等全国性大赛中多次获得佳绩。结合专业特点,创立“STEAM工坊”,服务学校师范类专业,培养跨学科师资力量,有效提升了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始建于1995年,是在原数学系电算会计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1998年教育部调整数学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名称,将原来的七个专业合并为两个专业,即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所以从1998年开始,我院开始正式招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每年招收一个班,招收人数40人左右。依托本专业的主要师资力量,2000年我院获批设立计算数学硕士点,2018年设立统计学学术硕士点,2020年4月增设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目前已培养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向硕士研究生近两百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努力进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成为甘肃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西北师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已经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梯队合理、学历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目前,该专业有专职教师19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1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3名。

西北师大

西北师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就业面宽,遍布IT、银行、保险、行政、税务、统计、通讯、教育等众多行业,就业学生遍布全国各地。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工作适应快,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均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制药工程专业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是在195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研究室和生物技术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基础上于2002年设立。以本专业为基础,相继建立了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制剂GMP中试生产平台、省部共建制药工程与药物化学实验室、中药制药虚拟仿真等研发与实践实训平台,在省内外大型制药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实践基地26个。2015年被认定为“甘肃省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6年成功培育“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2017年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2020年入选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西北师大

制药工程专业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立足中药制药和生物制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助力做强做大做优陇药和生物药,服务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建设西部一流专业。

西北师大

制药工程专业依托植物化学和生物技术研发优势,围绕陇药资源与产业需求,在服务陇药产业发展和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特色与优势明显、贡献突出。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立德树人,聚焦学生提能拓素,注重“产教融合”和“育业衔接”、“创新素质”和“工程意识”并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社会认可。

西北师大

在新工科、健康中国和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与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将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对标国家标准和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四个回归”和“三全育人”,聚力学生提能拓素,深化推进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与“双创”教育,构建更加合理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的满意度、显示度与贡献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起源于化学专业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方向。1996和2000年分别获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2003和2005年分别获批建立甘肃省生态环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和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2年和2013年,材料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201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甘肃省重点学科,7月材料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助力学校化学、工程两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2019年获批“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20年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点。

西北师大

本专业教师队伍由41位专任教师组成,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24人,讲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中级实验师1人,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8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2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宝钢优秀教师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者1人。

西北师大

本专业以生态环境材料、新能源材料、光电功能材料等为特色,具备从新型材料制备、材料性能表征到功能器件开发与应用的完备科研和教学体系。始终注重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先后获批各类教学项目10余项;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1个。拥有齐备的材料基础实验和综合实验平台,包括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PECVD、磁控溅射、高性能工作站等总价值8000余万元的材料制备与表征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科研及实践能力训练和培养平台;学生参加各类省级及以上级别比赛、竞赛并获奖60余人次。

西北师大

哲学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53年的马列教学部哲学教研室,洪毅然、李洪林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此任教。2002年设哲学系,开始招生;2003年获批伦理学硕士授权点;2010年获批哲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3年获批“经典诠释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8年独立设置哲学学院。学院现有甘肃省级哲学一流本科专业;拥有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西人文经典诠释研究中心”和“甘肃省哲学重点学科”以及“现象学研究中心”三个学科平台;形成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以及宗教与伦理学三个稳定的主干学科研究方向。

西北师大

哲学本科专业就业前景广阔,近五年平均考研成功率达到40%以上。目前哲学一级硕士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五个二级方向招生,每年招收硕士生35名左右。目录外二级博士点在“经典诠释学”方向招生,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自招收硕士生以来,10多年来有56名毕业生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西北师大

本专业举办了一系列品牌活动:

哲学沙龙——中和论道,自2015年起至今已举行了70场,听众累计7000人次以上。国内外著名学者登台主讲,甘肃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报道。

面向全校开设13门哲学通识课程,包括中西哲学与文化精神、孔子与进取人生、老子与智慧人生、逻辑学、批判性思维等。

举办哲学读书会5个:“爱智求真”读书会、“哲学经典”读书会、“易道禅”读书会、“经典诠释”读书会、“四书”读书会。

每年面向全校举办包括哲学经典导读报告、哲学辩论赛、哲学知识有奖竞猜、哲学话剧展演等内容的西北师大世界哲学日主题文化活动。

西北师大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方面,本专业近年开展了具有甘肃地方特色的敦煌哲学与伏羲文化的研究;李朝东教授、姜宗强教授先后担任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甘肃省陆军总院生殖科人工生殖伦理顾问,服务地方医疗实践;本专业又积极服务于甘肃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为西北地区社会稳定和国防建设培养输入人才。

在国内外影响方面,李朝东教授领衔的外国哲学现象学研究在国内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哲学研究》发表9篇学术论文。本专业还外聘李炽昌、倪梁康、李晨阳、王庆节、李幼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荣誉学术顾问,推进并拓宽哲学学术事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简介

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以“精理论,强实践”为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国际化视野,胜任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需要的懂业务、精数据、能创新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西北师大

2006年获批本科招生,2015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所在一级学科工商管理获评甘肃省重点学科,建成本、硕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实践性、复合型和区域性三个鲜明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成近40个专业实验、实训、实践平台和基地,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持续开展“企业家进课堂”以及专家服务企业活动;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融合,不断将大数据技术、心理学等融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管理决策、数据分析和创新创业能力;注重价值引导,培养了解西部、热爱西部、扎根西部,能解决西部地区企业发展、地区贫困治理、人力资源开发等现实问题的管理人才。

西北师大

近三年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去向主要为国有银行、上市公司、大型国企等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保研学生大部分进入985、211院校;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克斯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和用人单位评价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政治素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意识、专业知识、行业相关知识的满意度平均达90%以上。

西北师大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简介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甘肃乃至西北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视觉审美判断,掌握设计创意及现代传媒基础知识,具有创新思维、设计理念、表达沟通、行业管理、设计策划、探寻新解等能力,能在艺术设计相关的设计、教育、研究和管理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实践等类型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西北师大

西北师范大学设计教育历史悠久、积淀深厚,20世纪30年代成立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劳作科。20世纪80年代美术系专业开设实用美术课程。1996年开始招收设计专业本科生(装潢设计)。2004年增设“艺术学”(设计方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列入甘肃省重点学科。

西北师大

本专业立足甘肃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秉承立德树人、专业立身的培养宗旨,开创了以艺术劳作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设计教育与区域特色资源的传承创新相结合、创意设计与当地文化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模式。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拥有职称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教学科研并举的优秀专业教师队伍。为甘肃乃至西北,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视传设计教育和实践人才,为甘肃和西北的现代设计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西北师大

俄语专业简介

西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设立于1950年,是国内最早设立的俄语专业之一。2002年和2004年分别开始培养俄语教学论和俄语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成立了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教育研究中心。2012开始实施“3+1”国际化联合培养办学模式。2018年被评为甘肃省省级特色专业。

西北师大

本专业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积极与俄语国家高校合作,持续推进国际化联合培养模式,开设俄语国际网络课程,举办俄语夏令营、参与国际性俄语赛事,立足甘肃、服务西部、发挥区位优势,为西部地区俄语教育培养卓越人才;通过国别区域研究、中俄公务员语言培训、语言翻译服务等社会工作助力“一带一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本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

西北师大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人文情怀和广阔的国际视野,掌握扎实的俄语语言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基础俄语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打造“精语言、晓文化、懂教育、善教学、能翻译、会传播”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卓越俄语师资,并能胜任与俄语领域相关的各类工作。

西北师大

至此,我校共有39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55.71%。

近年来,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统一思想、理顺机制、深化改革,在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特色做法。

本次9个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校在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对学校长期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充分肯定。学校本科专业建设将以此为契机,严格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强化专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做强一流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能力。

推荐阅读

西北师大18个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西北师大

排版 |董静文

校对 |张仙风童瑶

编辑 |子涵李培杰

审核 |雷鸣张学明

来源 |教务处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本科院校-西北师范大学-微高校-院校号-西北师大-9+16,第二梯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