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精神进校园 | 南梁红色故事《“奠基礼”》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南梁精神进校园 | 南梁红色故事《“奠基礼”》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奠基礼” 袁鹏飞 绘

1935年11月21日,陕北的深秋,已是“万花凋谢,寒气逼人”,具有历史意义的直罗镇战役打响了。此役红军共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俘敌5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直罗镇战役的胜利,给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央红军到达甘泉以南的象鼻子湾,与刚刚结束张村驿战斗的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为了统一对陕甘根据地红军部队的指挥,中共中央决定,正式恢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叶剑英任参谋长,王稼祥任政治部主任,李富春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张云逸任副参谋长,杨尚昆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

在整编中,原陕甘边区红二十六军部队被整编为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红二十六军第四十二师的红二团、红三团、骑兵团及西北抗日义勇军被整编为二三二团、二三三团、二三四团和骑兵团。红一团仍留在陕甘边南区坚持游击战争,因此未能参加整编。

这时,国民党东北军又调六个师的兵力,分两路向陕甘根据地大举进犯。东边国民党东北军六十七军之一一七师沿洛川、鄜县北上,西面5个师,即东北军五十七军一○六师、一○八师、一○九师、一一一师、一二○师,从甘肃庆阳、合水一带沿葫芦河东进,企图在鄜县地区夹击红军。党中央和毛泽东正确地分析了反“围剿”的形势,决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首先歼灭敌西路沿葫芦河进攻的一至两个师,继之视情况转移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打破敌人的“围剿”;而后向洛川、中部(今黄陵)、宜君、宜川、韩城及关中、陇东一带发展,扩大根据地和红军。作战计划将敌放进直罗镇,乘敌立足未稳,集中红军兵力,采取侧击、包围、突然攻击等战法,歼灭突入之敌;得手后再歼灭敌后续部队。为保证直罗镇歼敌行动的顺利,以红十五军团第八十一师之二四一团继续围攻甘泉县城,以调动敌人东进,以第二四三团在鄜县西羊泉镇,牵制鄜县、中部之敌西援,保证直罗镇歼灭战的胜利。

直罗镇位于鄜县西南,距鄜县约120华里,依山傍水,三面环山,一条从南到东的大道穿镇而过,悠悠古道淹没于巷尾。镇子的东头,有一座古老的小寨,里面的房屋虽已倒塌,可石头砌成的寨墙完好无损,镇子的北半面潺潺细流平静地穿寨而过,河川南北两侧是高山,山顶多灌木,山坡多乔木森林,便于屯兵隐蔽。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迟滞了东北军重装备部队的穿行,但却是红军伏击敌人的好战场。

为了保证直罗镇战斗的胜利,毛泽东和彭德怀亲临直罗镇观察地形。决定以红十五军团主力隐蔽埋伏在直罗镇的南山,并以一部分兵力隐蔽在直罗镇与黑水之间的张家湾南山,当敌进入包围圈后,即截断敌人的前后联系。以红一军团主力隐蔽埋伏在直罗镇北山,并以部分兵力隐蔽在张家湾北山,准备打击敌军增援部队,追击溃逃之敌,红一方面军指挥所设在直罗镇北山的宝塔一带。按照统一部署,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主力立即在直罗镇一带隐蔽集结,进行战前的准备工作。红军将士情绪高涨,以逸待劳,决心打好会师后的这一仗。11月20日下午,敌一○九师牛元峰部在六架飞机的掩护下,果然到达直罗镇,落入红军的“口袋阵”之中。傍晚时分,夕阳渐渐跌落在远处的山头。随着一声令下,红一军团从北向南,红十五军团从南向北,向敌人展开包围行动,在黎明之前,红军将敌一○九师紧紧合围在直罗镇。天微亮,两路红军就像两只铁拳,砸向敌军,顿时冲锋号四面响起,红军将士奋勇冲入敌人的阵地,步枪声、机枪声、手榴弹声,汇成的隆隆巨响震动着大地。敌人遭此突然打击,晕头转向,指挥失灵,建制混乱,被紧紧夹在两山之间的川道里,失去了抵抗力。经过不到两个小时的激战,红军攻占了敌一○九师师部所在地直罗镇,大部分敌军被歼灭,只剩下敌师长牛元峰率残部逃到镇东头那个小寨子里,指挥残部负隅顽抗,等待援兵。

这时,总指挥部下令,以部分红军围困寨子,主力红军急行军迎击敌援军一○六师。在追击战中,敌一○六师一个团被红军歼灭于鄜县黑水寺,一○六师全线溃退。23日傍晚,主力红军回师直罗镇,再次攻击寨子中的残敌。敌师长牛元峰见固守待援成了泡影,慌忙弃寨逃跑,又被追击的红一团歼灭,牛元峰被红军击毙。

至此,直罗镇战斗胜利结束,此战红军歼灭敌一个整师又一个团,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直罗镇战役给进攻红军之敌以沉重的打击,国民党东北军第六十七军退回了甘肃合水一带,一一七师退出了鄜县。至此,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对陕甘根据地最大规模的“围剿”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新成立的陕甘省组建了直罗镇战役支前工作团,动员和组织群众支援和配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歼敌行动。在支前工作团里,中央红军来的同志对西北话听不明白,他们讲的南方话根据地的群众也听不懂,群众信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同志,就由原陕甘边区的干部做翻译。由于“刘志丹、习仲勋同志培养的陕甘边区干部作风好,工作能力强,刘志丹、习仲勋同志深得民心,保密工作做得好,中央红军主力大部队隐蔽在群众家里,敌人就是发现不了,部队战前得到充分的休整,提高了战斗力。”在原陕甘边根据地同志的积极努力下,“支前工作团的工作很快就顺利展开,组织了数百人的运输队、向导队和担架队,完成了及时运输军需给养、带路和转运伤员的任务。根据地在家的青壮年不多,有的军烈属家中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仍然踊跃参加支前工作。人人动员,个个支前,宁愿自己受冻挨饿,也把仅有的被褥给伤员盖上,把自己仅有的口粮都送给红军。”正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才使红军在前方战场中如鱼得水,捷报频传。正如毛泽东在总结直罗镇战役大捷时高度评价陕甘省的支前工作:“没有群众与我们一致,则隐蔽主力、搬运伤员、供给粮食都不可能做得这样好。”还特别强调,“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镇战役以后,中央红军找到了休养生息的落脚点。但由于陕甘苏区面积狭小,人口稀少,粮食和物资匮乏,红军给养困难,扩军更不易。为巩团和扩大落脚点,在中央红军与陕甘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毛泽东重建红一方面军,先后进行了东征与西征,这是巩固扩大陕甘根据地,进而创立陕甘宁边区的重大战略行动。陕甘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的无私支援和踊跃参战,是直罗镇战役和后来的东征、西征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来源:陇东报社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甘肃专科院校-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南梁精神进校园 | 南梁红色故事《“奠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