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一年七月十七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特殊年份,交通工程系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是由教师党员、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先锋模范志愿服务队伍,旨在充分发挥党员身先士卒、敢为人先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利用科技、文化、信息等优势及同学们的专业所长,通过“三下乡”活动让同学们面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让大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并从中有所体会、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
实践服务社会,不负华彩青春
一、起程
2021年7月15日上午9:00,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举行“匠心筑梦颂党史,砥砺前行耀党徽”为主题的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及安全部署会议,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共计10人,党员教师1人,预备党员6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
砥砺青春,实践成才。党员教师组长刘娜倡议,同学们应秉承“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社会实践宗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在社会实践中履行社会职责,积极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添砖加瓦
2021年7月15日下午16:30到达目的地之后,举行准备工作会议,刘娜老师就开展好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对团队成员提出要求。
青春铸就交通梦,热血暖心开新局
二、复兴传统文化
我们在路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天祝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天祝各族人民相依相伴,相互融合,共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天祝八俗、天祝八艺、天祝八景、天祝八珍等。2021年7月16日早10:00,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匠心筑梦颂党史,砥砺前行耀党徽”实践团抱着文化复兴的使命来到了天祝县博物馆。
国宝铜牦牛展厅,了解到了天祝独有的白牦牛,天祝是白牦牛的故乡,它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苦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华锐民族服饰展厅。了解到天祝民族服饰、婚姻礼仪、酥油花、唐卡等民俗文化。
下午14:30我们受邀通过与小小讲解员的交流互动,了解到“我是小小讲解员”,是天祝博物馆以普及地方历史文化、劳固树立广大学生、市民热爱家乡的意识,了解人文地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学会更好的和他人沟通交流,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目的而举办的活动。实践团成员们看到小小讲解员都在为传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被深深触动,团队为小小讲解员们分发一些学习用品而给予鼓励,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念并发扬光大。
天祝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各民族像石榴仔一样仅仅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队一行成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天祝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实干担当做表率,勇争时代追梦人
三、实践服务社会,不负华彩青春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天津考察时曾说:“志愿服务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2021年7月17日9:30分,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系“三下乡”实践团来到天祝县炭山岭村组织开展“实践服务社会。
不负华彩青春”村庄清洁志愿服务活动在**领导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在炭山岭镇开展了村容村貌整治及卫生清扫工作。同学们走进社区挨家挨户清理门前杂物、并入户进行卫生打扫。村内道路两侧,一抹抹亮丽的红色是那么的耀眼醒目,只见身穿红马甲的青年志愿者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卫生清洁工作。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相互配合,干劲十足,将游客、村民遗弃的饮料瓶、烟头、塑料袋等垃圾杂物捡拾、清扫装入垃圾车厢,共清理各类垃圾、杂物等共计四车。
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我为群众做实事”实践活动中奉献力量,绽放青春,在服务中感受温暖,在实践中实现价值,实践团成员们在此次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时代篇章。受到了当地村民的认可和好评,也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
下午14:00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拉卜子村史馆。村史馆面积虽然不算大,但里面内容丰富,除了丰富的图文资料,引人注目的就是陈列的传统农具了。所陈列物件和拉卜子村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息息相关。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富有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老物件、老古董,洋琴、老式的缝纫机、浑圆的青石碾子、一扇一扇的红石磨盘、酸菜坛子、狮头香炉、煤油灯等
参观过程中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煤矿工人井下车场、打架支撑液压支柱、刷轩定邦、用肩膀退推矿车、手持风镐打眼装炸药等景象。在他们身上,凝聚的是一种振奋人心、奋发图强的工业精神;在他们身上,彰显的是“煤矿工人”的力量,“大国工匠”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不断砥砺前行。
五、党史交流研学活动
实践团与炭山岭村**干部开展了,“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研学交流活动,双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实践团副组长刘学军,代表实践团成员发表讲话,进行交流学习。
六、青春铸就交通梦,热血暖心开新局
2021年迎来了第59个雷锋日,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为发扬雷锋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弘扬青年服务社会,爱国爱党的精神,同时引导和帮助我院大学生上好与现实结合的“大思政课”,切实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我院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力,让他们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在社会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组建了一支青年党员志愿者实践团,由系团总支书记刘娜老师带队来到了天祝县,开展以“青春铸就交通梦,热血暖心新开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2021年7月18日上午10:30分,实践团成员前往天祝县市政管理所,看望并慰问环卫工人实践团成员们跟随着市政管理所环卫清运股股长王占福来到了环卫工人休息室,团队成员们的到来受到了环卫工人们的热烈欢迎。
通过座谈交流和现场观摩等形式,深入了解了一线环卫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以及为城市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为环卫工作者们送上慰问品。
实践团成员们为在高温下工作的“马路天使”们准备了毛巾、纯净水、手套、西瓜等,为他们送去了关怀和温暖,感谢他们为城市的整洁和干净做出的贡献,为环卫工人送去一丝“清凉”,传递社会对“城市美容师”的关爱,表达了对环卫工人最诚挚的慰问和尊重天祝县市政工程管理所所长刘成仁,听闻青年志愿者实践团为环卫工人送清凉,放下手中的工作来到活动现场,与同学、老师互换思想深度交流,他表示热烈欢迎青年志愿者来到天祝县为环卫工人们带来温暖与慰问。
在领队刘娜老师和所长的沟通下,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委派的交通系实践团决定将天祝县市政所确定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以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场地,锻炼青年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能力,每年组织学生来天祝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为今后开展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活动受到了天祝县电视台和市政工程管理所的大力支持,并接受电视台的采访此次活动不仅让青年志愿者们感受到了环卫工人们清理城市环境卫生的辛劳,更让青年志愿者懂得了爱护、维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让青年志愿者感受到了助人为乐,乐在其中的快乐。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践行的是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更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的全方位提升。
七、薪火相传治沙精神,共建生态文明社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从山水林田湖草的“命运共同体”初具规模,到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再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实现良性互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美丽中国新蓝图正徐徐展开。
2021年7月19日下午14:00,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八步沙六老汉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纪念馆内陈列着六老汉治沙时的各种工具及获得的诸多荣誉,并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时的指示,实践团成员通过“遗梦、寻梦、追梦、筑梦、圆梦”六段时间轴,一幅幅画面浮现在眼前,领悟信念与意志的传奇,现如今古浪的盛世新林,无不归功于一代代治沙人最初的坚守与奋斗,他们就是时代楷模——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群体。
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此馆是集“两山”理论教育与实践创新展示、探索“旅游+扶贫+红色”深度融合新路径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是传承和弘扬八步沙“六老汉”当代愚公精神,更大力度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红色旅游事业发展的重大成果。
通过对两个场馆的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深深感悟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神圣使命,我们要做治沙精神的弘扬者、践行者、传承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奋斗终身!
八、学党史,缅怀革命先烈;忆往昔,传承红色基因
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缅怀英烈先辈,弘扬英烈精神,7月20日上午10:00,交通系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古浪战役纪念馆,开展“学党史,缅怀革命先烈;忆往昔,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活动。
回顾了西路军悲惨壮烈的战斗历程,详细了解西路军征战河西走廊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聆听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深切感受到了西路军浴血奋战、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追忆历史、重温经典、缅怀英烈,感悟红色文化,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幕幕场景,使同学们置身于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革命斗争的战火和硝烟虽已消去,但伟大的西路军精神却熠熠生辉。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被激励和鼓舞。命斗争的战火和硝烟虽已消去,但伟大的西路军精神却熠熠生辉。通过参观学习,同学们被激励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履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的使命,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积极工作,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九、实干担当做表率,勇争时代追梦人
2021年7月20日14:00,同学们赶往黄花滩移民区富民新村,夏天的富民新村,处处绿意盎然。实践团行走在贯通全村的亮化道路上,只见一座座院落整齐划一,日光温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这里正编织着新的致富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光更替,逐梦前行。富民新村老百姓不会忘记两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似春风化雨,一直镌刻在每个人的心上。两年来,全市广大**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发扬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新时代武威精神,努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通过此次的实地研学,实践团成员深深领悟到“党员好比种子,群众好比土地,我们要在群众中间生根、开花。”作为祖国建设者,交通筑梦人更要发挥实干担当的作为,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踊跃投身于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成为改革创新的主力军,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十、探寻历史文化,情系遗产保护
2021年7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匠心筑梦颂党史,砥砺前行耀党徽”实践团于2021年7月21日上午9时,来到了武威市西夏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筚路蓝缕,百年芳华”为主题的党史学习内容。遥望历史的天空,踏着闪光的足迹,在重温了一段段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后,作为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要厚植爱党情怀,铭记青年责任和使命,以无愧于历史的担当精神建设美丽家园。
此次博物馆参观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近距离感知了历史文化,增强了文物保护意识,同时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加深了对西夏故土文化的热爱与了解,切身感受到了西夏浓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激发了同学们探索和研究历史文化的兴趣,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提升了全民对历史古迹,关心推动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十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任务挑战,对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重要原则、进行了具体部署。讲话展现强烈使命担当、蕴含深厚民生情怀、具有宽广全球视野,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进军号令。
治沙人王森对实践团成员们寄语,他说青年学生们就应该脚踏实地的干一番事业,不要好高骛远,金钱固然重要,但也要相信人内心深处有比金钱更高的目标,年轻人更要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的人。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苦,就应该多下乡进行锻炼,体验一下,从中体会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那许许多多的“美好”之后有着多少人的辛勤耕耘。他还说年轻人一定要树立好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人类的贡献。
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党史学习共计四次,志愿服务活动三次,先后受到天祝县电视台报道、天祝县团委报道转载。
来源:团委
审核:李雪萍
编辑:方劲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