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佑泉同志,冒雪赴静宁县灵芝乡慰问看望帮扶贫困户。
一场早到的秋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平凉的气温骤然下降。雨雪寒冷时节,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佑泉同志更加牵挂学院帮扶的贫困户,他们的日子怎么样?生活还有啥困难?陈书记决定利用周末,跑一趟静宁,去看看学院帮扶的贫困老乡。
10月10日清早,陈书记一行驱车前往静宁灵芝乡尹岔村和前湾村。一路上,大雪弥漫,地面湿滑,能见度很低,六盘山银装素裹,寒风凛冽,行车需格外谨慎。上午10时,陈书记首先来到了帮扶户姜银萍家。姜银萍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供4个子女上学,这是一个因学致贫的家庭。学院扶贫干部结合实际,一方面引导姜银萍借助国家助学政策,帮助三个上大学的孩子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一方面鼓励协助她精心务农,自力更生,把扶贫扶志结合起来。通过努力,该家庭已于2020年脱贫。
陈书记一行又来到了尹中军家,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尹中军父亲生病治疗,其子脚畸形,做手术矫正,家里花销大,负担重,是一个因病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院帮扶干部帮助尹中军联系医院,为家人治病,又帮助尹中军谋划养牛,增加收入。如今尹中军儿子的畸形脚也治好了,家里还养了6头牛,种着十几亩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已于2019年脱贫。寒冷雪天,尹中军家的屋子干净温暖,墙上挂着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送去的字画,见证着浓浓的帮扶情谊。
陈书记最后来到尹尚才家。这是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三口人,尹尚才儿子30多岁了,听力有障碍,在上海创荡打工。这个劳动力不足的家庭,在学院帮扶下,精心耕种着15亩地,养着3头牛,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日子过得有了盼头,已于2019年顺利脱贫。
陈书记此次一行,踏雪为每户送去面粉和食用油,代表学院党委把关心和温暖送给老乡。每走进帮扶家庭,受帮扶群众热情地和陈书记拉家常,说变化,陈书记看看他们的锅台饭菜,摸摸他们的炕头被褥,家长里短,嘘寒问暖,给他们讲国家的政策,鼓励他们勤劳致富,创造美好生活,做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民。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自2017年9月起,将静宁灵芝乡尹岔村和前湾村确定为帮扶对象。四年来,学院积极践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派扶贫干部下沉村庄,扎根农户,既扶贫又扶志,与帮扶家庭共同谋发展,协力拔穷根。
资金扶贫。2017年,学院为两个帮扶村各投资5000元,用于购买电脑、打印机,改善村部办公条件,提高办公信息化水平;2018年,学院资助2.6万元,改善两个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资助8400元,助力当年考上本科的7名学生(人均1200元)圆大学梦。2019年,学院不仅为7名考上大学的学生人均资助2000元,帮助他们启航新征程,把“为国育才,为党育人”育人爱才教育初心落到实处,还着眼发展产业脱贫,拿出4.6万元,资助46户贫困户(户均1000元)发展养猪,引导贫困户搞创收,助力他们彻底拔掉穷根。2020年,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再投资5万元,为两个村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夜间出行,成为了学院精准扶贫的靓丽风景线。
文化扶贫。作为地方职业教育高校,除了资金扶贫,学院还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着力文化扶贫和精神引领。2018年动员学院教师创作字画,为46户贫困户家家送去字画,2019年又给尹岔村捐赠篮球架子两幅,给前湾村投资6万余元购买音响、鼓、二胡等文化误乐设备,极大地丰富了两个村的文化娱乐活动,将学院助力创建健康和谐文明扶贫初心落实走深。
技术扶贫。四年来,学院先后组织专业教师在两村开展养殖、种植培训两次,受培人员达100人次,引领村民靠技术致富,靠科学致富,增强了村民自主脱贫意识,帮助他们树牢“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思想,从根本上防止返贫现象的出现。
如今,昔日的帮扶对象,住上了崭新整齐的庭院,住房宽敞明亮,生活宽裕舒心,实实在在过上了“两不愁三保障”的日子。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下个阶段,学院将着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面监测131户已脱贫户,特别是9户边缘户,防止返贫情况发生。学院将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继续抓好旱作农业、牛养殖业等传统产业,积极创新种植大棚蔬菜、种植灵芝养生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让两个帮扶贫困村早日成为小康村,幸福村,早日实现中国梦。
学院办公室主任陈柏林、扶贫干部张高良、任方奎以及挂职干部闫小川等陪同看望慰问。
稿件来源:宣传统战处
审核:吕
斌
编辑:
马颖萱
策划:
吴
琼
宣传统战处
平凉职业技术学院
网址:http://www.plvtc.cn
公众号:PLZYJSXY
投稿邮箱:plvtcbgs@163.com
招生咨询电话:0933-8880002 0933-8710323 0933-861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