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近年来,课程思政作为高校工作的主体任务之一,得到了迅速的改革与发展,获得社会广泛关注。但在发展建设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仍旧存在提升空间。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我们要把握好如下的五大方向。
一、课程思政需要深化科学理论指导
课程思政作为科学性和实践性相兼备的理论思想,秉承“隐形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在马克思主义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传递思政知识,最终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课程思政是受到科学理论指导的科学理论成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是“无源之水”,缺少了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无本之木”。因此,课程思政绝不是在课堂上空喊口号,却对具体知识一知半解;也不是肤浅地浅尝辄止,毫无根据地天马行空,课程思政教学是真真切切地立德树人,绝非形式主义地得过且过。杜绝课程思政空喊口号的现象,关键在于深化科学理论指导。
坚持课程立德树人理念。课程思政,短期是工作,长期是育人。我们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做好课程的整体规划。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至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体制之中,用科学理念指导具体工作。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指导地位的同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示范和辐射作用。实践证明,课程思政不应是赤裸裸地空喊口号,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二、课程思政需依据实践土壤扎根
课程思政是国家进行意识形态宣传、实现思政教育目标的主要阵地和平台。因此,课程思政的设置不仅要具备高度的思想性、理论性,提升受教育者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生活性、针对性,提升受教育者的实践水平。然而,现实的课程思政还存在着追求理论化、理想化倾向,脱离实际的分析说理有余,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教育效果。一方面,课程思政理论化倾向明显。由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部分课程内容会概念化,缺少“源于问题、贴近生活”的现实土壤不可避免地会削弱课程感召力,降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容易忽视学生发展需要。 课程内容可能“习惯性”忽略学生内在需要,将自认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融入课堂,这样往往让人有不适之感。同时,课程内容需要与学生年龄阶段、学习程度相契合,将所有的知识不加区别地一而灌之不仅达不到学习预期效果,反而揠苗助长、事倍功半。因此,课程思政需要顶层理论体系支持,但绝不是“纸上谈兵”,需要扎根现实土壤,牢牢把握实践依据,真真做到“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三、课程思政需关注自然生动教育
课程思政的核心特点是隐性教育,其真正内涵是把价值观培养和塑造起来,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丰富其形式,生动其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到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因此,课程思政绝不是增开几门思政课,在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不是机械性地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地重复着老生常谈;更不是照搬照抄几项活动,形式单一,潦草收场。课程思政需要结合实际,在内容、形式上做到生动有趣,拒绝形式主义地生搬硬套,更多地关注自然生动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接受思政滋润。这就要求教师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 随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和要求的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力度空前提升,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在理论理解度、课堂专业度、知识育人度等方面都会存在明显优势,能够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通过生动自然、精心设计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在提升教师专业性的关键点上做足功夫,让更专业的老师创造更生动自然的课堂,摒弃形式生硬的传统教学,寻找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思政的魅力,让思政教育真正“润物细无声”。
四、课程思政需顺应创新开放趋势
课程思政既作为新的思政理念,对推动思政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又作为重要课程理念,赋予课程教学改革深远的价值。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同样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好创新趋势,不断挖掘有效载体与路径,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但不少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如秉持旧育人理念。部分教育者在思政教育中依旧受旧教育理念影响,即片面化、表面化学习,推崇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主张“填鸭式”教学等。这些旧育人理念需要在时代潮流中逐渐改善,转变为融合创新的新观念。学校的执行机制、质量保障机制、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等都需要随着课程思政的不断推进予以创新,适应课程思政的整体发展。总体而言,课程思政在融合创新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从育人理念、课堂内容与形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给予创新,帮助课程思政顺应创新开放趋势。
五、课程思政需重视常规基础课堂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为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各高校纷纷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活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低质量的教学竞赛活动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还导致部分教学问题。比如抱着一种“急”的心态,“急着出效果、急着要方案、急着找办法”,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短期竞争的层面,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和深度思考。教师因过多竞赛而模糊教学目的。教师把课程思政的认识局限在教学的展示上,而忽略这些做法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究竟有何意义和作用,把所谓的“竞赛”当成了唯一目的,“育人”反而成为“退而求其次”的事,影响到正常教学基础课堂的效果。因此,课程思政的基本是把重心更多地转移至常规基础课堂,更加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达到课程思政的真正目的。
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理念,顺应了时代创新的潮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助力。我们应牢牢扎根现实土壤,依据科学理论,顺应创新趋势,探索生动教育,重视日常课堂,抓住问题所在,打破矛盾隔阂,让课程思政的春风真正吹进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中!
来源:周铉博 孙秀丽(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教育厅第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具体路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来源|高校教发中心
编辑|田 苗
校审|李 曼
监制|杨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