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根据教育部和甘肃省教育厅关于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的有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于8月22日至8月25日组织全院教师赴玉门、酒泉、武威、张掖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研修及思政课教师走基层活动。
8月22日下午,老师们首先到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参观学习。期间各位老师认真听了纪念馆讲解员讲关于“八步沙”林场的历史发展以及每一代治沙人的故事、八步沙人治沙技术、八步沙人产业治沙成果等内容。
在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
在纪念馆前和两代治沙人合影
之后,各位老师跟着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贺中强到八步沙林场实地观摩学习。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侵蚀周围村庄和农田,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为保护家园,上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等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献,科学治沙、绿色发展,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林场,老师们了解了方格埋沙治沙技术、沙漠各种植物的生长等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们真切的感受到治沙人的艰辛,由衷的敬佩他们不畏艰难的“愚公移山”精神。
在八步林沙场进行实地学习
在八步沙林场合影
8月23日上午,老师们前往临泽县梨园口战斗遗址。在遗址纪念碑前老师们先向西路军烈士进献花并行三鞠躬礼,之后老师们缓步绕行,瞻仰烈士纪念碑。最后在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讲述下,老师们一起追述历史缅怀先烈。开展了一堂梨园口战斗现场教学课。
在梨园口战斗遗址缅怀先烈
现场教学
8月23日下午,老师们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英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首先老师们来到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前列队肃立,进行献花篮仪式、行三鞠躬礼并在纪念碑下对着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之后老师们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听两位烈士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的故事。最后老师们进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学习西路军的历史。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第三十军、九军、五军等共两万一千八百余人,奉中革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由于形势的变化,宁夏战役计划中止。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河西部队组成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军。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先后转战古浪、永昌、山丹、甘州、临泽、高台、肃南、安西等地,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连续奋战半年之久,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对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了重要作用。最后西路军虽然失败了,但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走出纪念馆,老师们难掩沉重的心情。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内听讲解员讲西路军的故事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前合影
8月24日清晨,老师们到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参观学习。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玉门铁人干部学院”坐落于玉门市老市区,这里是铁人王进喜诞生地、玉门油田所在地。
首先老师们到学院“王进喜纪念馆”跟着纪念馆讲解员的步伐了解了“铁人”王进喜的人生历程。王进喜出生于1923年10月,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首创“钻机整体搬家”技术。1960年3月,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在他身上集中体现出来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成为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随后,老师们和讲解员深入地下六十多米参观玉门防空洞。最后到玉门油田老一井参观学习,了解玉门油田的开钻发展史。
在玉门铁人干部学校门口合影
在玉门油田老一井听讲解员讲玉门油田开钻历史
下午,老师们带着满满的学习收获,深刻的感悟和思考,踏上归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非常重视此次实践研修活动,精心的策划和安排使学院老师开拓了视野也为今后的相关教学提供了诸多鲜活素材,这将有力的推动实践成果与思政课堂的进一步融合,将收集的红色资源素材融入到思政理论课中,打造精品思政课程。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高鸿斌/审核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王宇
图文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