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视频号“宗爸家庭教育”
学习更多家庭育儿经验
宗春山教授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专家库专家;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性教育学会副会长;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等栏目嘉宾;
听
宗爸第51讲: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是比死亡更加沉重的话题。
因为它过于沉重,所以,我们都习惯性地在孩子面前回避这个话题,生怕吓着孩子。
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其实这是根本没有办法躲开、避而不答的问题。一部分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遇到了家中重要亲人尤其是爷爷奶奶们离去。
也有许多孩子从小就喜欢饲养小动物,所以,也会常常经历他们的动物朋友突然病死、被养死或者老死这样的事件。
面对这样严酷的生命消失的话题,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心情?是不是向我们很多家长所说的:“孩子没记性,过两天就好了,别理他”?
场景一:路上
小女孩:(看见路边有人在卖小鸭,央求妈妈)妈妈,你给我买只小鸭好吗?妈妈,我想要小鸭子。
妈妈:(架不住小女孩死缠硬磨)那好吧,给你买,不过,你每天要照顾好它。
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好的,好的。
宗爸小议:呵呵,这样的情景在我家、您家可能都出现过。孩子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就如同喜欢幼小的他们自己。
他们要通过饲养小动物,体验一下照顾“别人”的乐趣。同时,也“观察和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只不过,这个观察和回忆是孩子不知道的,它是人类的本能和生长的智慧。
场景二:家
小女孩:(把小鸭放在纸盒里,给小鸭喂了食喝了水,围着小鸭说啊唱啊笑啊,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鸭)小鸭,你早!
小女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小鸭)小鸭,你好吗?(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小鸭,抚摸着它滑软的羽毛)你好可爱啊,我好喜欢你。
宗爸小议:看来,我们这个小女孩真的是在用心的和小鸭子交朋友,甚至把小鸭子当成自己的孩子了,和小鸭子一起玩起了“过家家”的游戏。这真的是个好事,但是也蕴含着一个潜在的危险:如果有一天,小鸭子突然离开,这个孩子受得了吗?
场景三:又一天早晨,家里
小女孩:(一天早上起床后,照例去看小鸭,大喊)妈妈,小鸭怎么不动了?!我怎么叫,它都不理我!
妈妈:(被她一吵,过去一看,淡淡地)哦,死了!
小女孩:啊?它死了?我的小鸭子死了!呜呜,呜呜……
妈妈:别哭了,回头妈妈再给你买一只。现在赶快穿衣服去幼儿园,要迟到了!
宗爸小议:什么?再买一只?这个回答让宗爸哭笑不得。我能感觉到妈妈的好心和善意。可是,妈妈有没有想过:孩子哭闹的是一只普通的鸭子吗?这可是她自己的鸭子!我们能再给她买回一只被她当作好朋友甚至“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小鸭子吗?一个“买”字,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说出口?
小女孩:(哭着哭着,孩子问妈妈)妈妈,小鸭为什么死了?
妈妈:死就是死嘛,不回来了呗!(边说边三下五除二帮小女孩穿好衣服,拉起小女孩就走)
宗爸小议:妈妈说得没错!死就是不回来了。不过,从这样干脆利落的回答中,宗爸感觉到了一丝冰冷。在妈妈的心中,可能埋藏着这样的心里话:不就是一只鸭子吗?犯得着这样小题大做吗?按时上好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小女孩:(边走边回头,哭着央求)妈妈,小鸭怎么办呢?别扔它好吗?
妈妈:好好好!(妈妈拉着小女孩离开家,在路上边走边说)
爸爸:(一会后,爸爸也去上班了,离开家的时候顺手把小鸭带出去扔了)
场景四:家里
小女孩:(从幼儿园回来后,看到小鸭不见了)爸爸,我的小鸭呢?
爸爸:小鸭死了,爸爸把它扔了。
小女孩:(大哭道)不是说不扔吗?(边哭边拽着爸爸的胳膊)你们说话不算数,还我的小鸭,还我的小鸭!
宗爸小议:“死了就扔了”这在爸爸们的思维世界中,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咱们别忘了,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她的好朋友和“孩子”死去了,离开了。
此时此刻,她内心的震惊、害怕、无助、伤心等等情绪和大人们在遭遇亲人死亡时候是一模一样的,甚至比我们大人的情绪更加真诚和无条件。如果我们不关注和妥善处理这样的创伤和情绪,今后,父母的爱在孩子眼里会是什么呢?
换个说法
场景一:家
小女孩:(把小鸭放在纸盒里,给小鸭喂了食喝了水,围着小鸭说啊唱啊笑啊,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小鸭)小鸭,你早!
小女孩:(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小鸭)小鸭,你好吗?(双手小心翼翼地捧起小鸭,抚摸着它滑软的羽毛)你好可爱啊,我好喜欢你。
场景二:有一天早晨,家里
小女孩:(一天早上起床后,照例去看小鸭,大喊)妈妈,小鸭怎么不动了?!
妈妈:(急忙起床去看,蹲下来摸摸小鸭的身体,轻声)宝贝,它好像死了!
宗爸小议:“急忙”、“摸摸身体”、“轻声”三个关键词,生动的呈现出了一个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共情的妈妈!
小女孩:(伤心地大哭)为什么它会死啊,妈妈?它昨晚还好好的!
妈妈:(抱着小女孩)妈妈也很伤心,难道是昨晚温度太低了把小鸭冻坏了?!都怪妈妈,没注意到温度低。
宗爸小议:这轻轻地一抱,让宗爸非常感动。更不用说那句“妈妈也很伤心了,都怪妈妈”了。此时此刻,即使妈妈不继续和孩子分析原因,就这么抱着,这么陪着,静静地赔上一分钟,孩子的伤心和恐惧也会慢慢减弱。
小女孩:(点点头,带着哭腔)妈妈,小鸭怎么办呢?别扔它好吗?
妈妈:好的,不扔。现在先去上学,晚上妈妈一定给你想个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把爸爸拉到一边)你先别扔小鸭,晚上我和女儿回来再处理。
爸爸:(点点头)
宗爸小议:看来,家庭的气氛真的是相互感染的,即使是最理性的男儿,看到妻女如此温情的一幕,听到妻子的嘱托,也不会漠然拒绝的。因为这个温柔善良的妻子,她的善心一定在平常就让丈夫和周围人感受到了,并且受益了。这就是妻子的人格魅力发散出来的光芒,最终又折射到了妻子自己的头上:丈夫肯听她的话。
小女孩:(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快速地穿好衣服和妈妈去了幼儿园)
场景三:放学了,幼儿园门口
小女孩:(一见到妈妈,迫不及待地)妈妈,小鸭还在吗?
妈妈:(点点头)在呢!(牵着小女孩的手往家走)
小女孩:(忧郁地)妈妈,小鸭怎么办呢?
妈妈:(想了一下)你看,小鸭子就像睡着了一样,咱们给小鸭找个安静的地方,让它永远安心地睡觉,你有空就可以去看它,好吗?
宗爸小议:天!如此沉重的丧失和死亡话题就被妈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办法。如果死亡仅仅意味着换个地方去睡觉,而且还能去看它,这件事情还那么可怕吗?对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这个答案不仅暂时就够了,也开启了她一生对死亡这个可怕话题的哲学思考和共情。
场景四:小区的院里
妈妈带着小女孩在院子里挖了个坑,小女孩把小鸭轻轻放进去,她们一起给小鸭身上盖上土。
妈妈:(轻声)小鸭子,你在这里好好休息吧!
小女孩:(轻声)小鸭,我会想你的,你乖乖睡吧!
(回家路上)
小女孩:妈妈,什么是死?
妈妈:死就是离开了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小鸭子它会永远记得你们之间的故事,就像你记得它一样。
小女孩:那我想它了怎么办?
妈妈:你可以到它睡觉的地方看看它。每个人都会有死的一天,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有时间限制的。你想用自己的时间做什么?
小女孩:我想认识好多朋友,想吃好多好吃的,还想……
宗爸小议:呼……轻舒一口气,小女孩以如此美好和多情的方式和小鸭子告别了,也和死亡带给每个生命的恐惧暂时告别了。因为妈妈用自己的行动让她知道:只要爱还在自己心中,任何逝去的生命都不会彻底的消失、死去。
★
★ ★ ★
★
如果你想和宗爸
聊聊家庭教育、育儿的那些事儿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宗爸助教进行咨询~
▍作者:宗春山教授,家庭教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专家,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今日说法》《法律讲堂》等多档栏目嘉宾,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智库专家。
▍编辑:青华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