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父母才能养出学霸孩子?那非学霸父母该怎么办?

高考学习经验
内容摘要:
速读文章内容
学霸父母才能养出学霸孩子?那非学霸父母该怎么办?

来源 |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最近,“最强大脑”少年版的《超脑少年团》开播。

24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少年学霸,齐刷刷出现在大家面前。

看他们做着超高难度的题目时,只能心生佩服,说一句“别人家的孩子真棒”。

本想在节目上取取经,了解这些孩子们的成才秘籍。

发现大部分的超脑少年,父母自身就是学霸。

不禁发问:难道学霸父母,更有教育优势吗?

场上嘉宾马清运,知名建筑大师,前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拿儿子马伯骞的例子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身为学霸型父母,他和妻子对儿子有很高的期待,也试图引导儿子走上和自己相同的道路。

掌门1对1

然而儿子对建筑行业丝毫不感兴趣,只喜欢唱歌和演戏。

面对儿子的不按套路出牌,他坦言:内心做了很多挣扎。

掌门1对1

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想着没办法改变儿子的想法,便决定放手,让儿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从他身上,看到为人父母最大的智慧。

无关学识,无关背景,仅仅是因为对孩子的认识和理解,和孩子保持最健康的相处模式。

如教育家爱尔维修所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做到这四点,我们都可以成为“学霸父母”。

01

找到孩子的兴趣,是教育的开始

常常听说这种说法:想孩子优秀,就要不断“逼”他:

逼他牺牲玩乐的时间,做一大堆能提升成绩的练习题;

逼他上其他学霸也会上的,开发大脑智力的兴趣班;

逼他千军万马挤上考名校的独木桥。

总之,父母千方百计帮孩子“杀”出一条路,就把孩子赶上路。

结果成绩上来了,孩子却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各种“空心病”、“抑郁症”接踵而来。

学霸,难道不是逼出来的吗?

节目中,嘉宾伊能静说了一番话,引人深思:

“(这些天才少年)并不是被逼出来的,全是因为喜欢。”

掌门1对1

“逼”从来都不是教育的重点,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才是。

兴趣,是孩子成才最好的老师,它帮助孩子寻求“自我”,并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一步步成长。

前段时间,15岁的B站音乐博主“宣宣”火了。

凭一小段突发奇想的旋律,短短半个小时的编曲创作,就写出了一首点击率超过千万的作品。

掌门1对1

不知道的人,以为她是横空出世的音乐天才。

打开她的个人空间,才发现,早在2年前,网上已有她的身影。

翻唱作品一首接一首,创作作品应运而生,喜欢并欣赏她的人越来越多。

如此天赋异禀的女孩,并非科班出身,在学校主修小提琴。

虽然专业学习压力繁重,可她就是喜欢唱歌和创作,父母也从不加以阻扰,反倒鼓励支持。

掌门1对1

所谓的天赋异禀,实际上都是父母的功劳。

找到孩子的热情所在,鼓励他为之全力以赴去追求,并将兴趣发挥到淋漓尽致。

这么做的父母,无疑是孩子通往成功路上的伯乐,帮助孩子这匹千里马,驰骋自己的人生。

02

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教育才有优势

央视纪录片《镜子》中有位工人爸爸很好奇:

为什么其他家庭优渥、父母高知的孩子,也会跟自己的儿子一样成为“问题少年”。

普通家庭教育资源远不如学霸家庭,就连教育的方法也一知半解。

孩子的起点不同,终点却都一样。

这恰恰应证了武汉大学老师陈铭所说的“教育具有不确定性”:

“父母懂,跟内化到孩子心里,再到外化成孩子的行为模式,还隔着十万八千里。”

《镜子》里的家明。

父亲是企业高管,大学时期特别努力上进,对他也是同样的要求:读书,考个好成绩。

可他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想养猫养狗,做个背包客,或流浪歌手。

每一样都犯了父亲的禁忌。

掌门1对1

自己想做点什么,都不被同意和接受,总被要求要“读书”。

被压得喘不过气的家明,只能用极端的叛逆,来反抗一切来自父母的控制和强迫。

原本和睦的父子,终究成了仇人。

掌门1对1

说到底,孩子的问题是果,因在父母身上。

父母的爱,仅凭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没有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爱也就没有自由可言了。

因此教育家认为,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教育才能发挥优势。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有自己的想法,规划,目标,父母不应该过分插手或控制。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聪明能干,典型的精英女性。

她从小都不要求三个孩子选什么专业,做什么赚钱的工作,去哪里生活。

只要是孩子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她都尊重。

她的孩子,包括埃隆,都十分独立有主见,如今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上做得有声有色。

掌门1对1

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就是让他活成真正的自己。

没有外界胡乱干扰的声音,没有不加节制地入侵孩子的生存领地,父母的教育和爱,才能流淌进孩子的心里,成为孩子的力量源泉。

03

允许孩子失败,教育才发挥效力

中国家庭,对“失败”看得很重。

孩子做不好,或者没达到预期,父母为了“激将”一下,总爱用打击、否定来强化孩子的羞辱感。

美其名曰让孩子“越挫越勇”,实际上,只会让孩子“越挫越怂”,不敢失败不敢输。

7年前,节目《最强大脑》来了一位12岁的天才少年李云龙。

在和意大利对手比拼时,误以为自己输掉比赛,当着所有人的面崩溃大哭,瘫软在座椅上。

掌门1对1

就连爸爸过去扶他,他都起不来。

意想不到的“失败”,一下子将他击垮,大家都痛心:这孩子太输不起了。

原来,平日里的他一直被要求“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他真遇到失败,根本扛不过来。

很多时候,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失败。

有智慧的父母,从不认为“失败”有什么大不了,而是把“失败”当成孩子成长的机会。

战地记者周轶君有次走进创业大国以色列,发现当地父母对孩子“失败”这件事包容度极高。

甚至,在他们的定义中,孩子最大的成功,就是失败了仍敢于尝试。

2019年,三个当地年轻人通过长达十一年的探索尝试,打造了全球第一个私人出资并完成绕月飞行的探测器。

虽然探测器最终在着陆时不幸坠毁,但这三个人,一夜间成为全国追捧的“英雄”。

每个父母都觉得,失败并不是结局,而是提醒。自己上一次犯了错,下次就能避免了。

掌门1对1

不允许孩子失败,就是不允许孩子成功。

每个孩子的成功,总要建立在一次次“失败”上,不准他失败,就是在剥夺他探索世界的可能,会让教育的效力大打折扣。

允许孩子不成功,就是让“失败”做教育路上的副手,助力孩子一步步成长起来。

04

做给孩子看,胜过100遍教

童话大师郑渊洁说过这样一句话: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教孩子前,父母先教好自己。身教,远胜过言传。

节目中,有一位学霸爸爸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秘籍,只有一点,就是“把自己玩游戏的时间挤给孩子,孩子学多少,自己就学多少”。

掌门1对1

教育孩子,不能光说不练,总要有行动,做出榜样。

孩子看到的一切,都将成为他的观念,随即成为他的理念,践行一生的信念。

最近,山东一个“学霸村”火上了热搜。

掌门1对1

不足500户的小村庄,出了16名博士,30多名硕士,100多个本科,每家每户都有大学生。

听上去,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里的父辈,文化水平并不高,平日里不比谁的钱多,只比谁家的孩子读书优秀。

掌门1对1

这并非是为了面子上的攀比,而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中成长成才。

父母也不是光在嘴巴上说说,他们也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村里一位女博士的爸爸,每天一有空就习惯拿起报纸认真阅读,20年天天如是。

掌门1对1

爸爸对知识的重视,潜移默化影响着女儿。女儿凭借对学习的渴望,一路走出家乡。

正如台湾心灵作家黄淑文说的:“只要活出你自己要给孩子的典范,孩子自然会成长为他们所看见的人。”

对自己有要求,不断追求自我提升的父母,终会发现,自己活好了,孩子自然不需要“教”。

他也能有样学样,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活出自己应有的生活。

05

孩子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跟父母对他的关注、尊重、接纳和榜样示范有关。

也许父母没办法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学历和来历,但总能改变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

用最好的状态走在孩子面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人生所向,让他有机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每一个父母最成功的爱。

*作者简介:哎呀妈。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成长/教育

本届奥运会3位“爆红冠军”家庭背景曝光,原来这才是他们厉害的真相

成长 / 教育

凌晨3点,《乡村爱情》“谢大脚”车祸去世,现场画面首次曝光让人后怕…

您的分享、点赞、在看

就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首页

相关内容

最新发布

专题合集

艺考培训-高考-高考信息资源-高考号-高考学习经验-学霸父母才能养出学霸孩子?那非学霸父母该怎么办?